摘要:利率市場化環境下銀行經營與發展面臨新的問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有鑒于此,文中分析利率市場化對銀行發展的影響,探討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提高銀行經濟效益的措施。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銀行;經濟效益
利率市場化是我國經濟調節的結果,有助于完善市場資金配置,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利率市場化對銀行產生顯著影響,需要及時調整經營戰略以滿足金融市場需求,占據更有利的發展地位。銀行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風險防控機制,提高經營效率,實現自身的長遠發展。
1.利率市場化對銀行發展的影響分析
1.1 影響業務辦理效益
利率市場化之前銀行貸款利率不存在差異,國家對于金融利率管控力度較大。當推行利率市場化后,銀行之間變成競爭關系,通過調整利率方式獲得更多客戶,卻降低自身收益。受到利率調整因素的影響,銀行需要對原有經營戰略與經營結構進行調整,進一步提升銀行效益。
1.2 影響銀行貸款利率
銀行資金壓力增加,影響到貸款利率。金融市場良好發展,用戶可以自由選擇資金存儲方式,結合自身需求對比多家存儲方式后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存儲方式。貸款及存儲業務辦理時,人們主要考慮的就是利率問題,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各家銀行利率不同,造成市場資源分布不均,造成資金壓力增加。
1.3 外資銀行數量減少
我國金融市場中外資銀行占有一定比例,全面實施利率市場化后,市場上銀行競爭力愈發激烈,直接影響到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同時外資銀行數量減少,需要對市場資源合理分配,吸引更多數量的外資銀行,以進一步推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
2.利率市場化下提高銀行經濟效益的措施
2.1 樹立精細化的管理理念
在銀行管理過程中,為了實現對現有資源的有效利用,需要推行精細化管理模式,幫助銀行提升自身經濟效益。銀行在鎖定自身目標群體后,需要對客戶實際需求進行全面調查和了解,通過精準營銷策略的推行,在差異化營銷的基礎上,實現主動定價,確保業務產品和內部利率定價的合理性。比如,銀行可以對收益性存款,包括按揭貸款、扶貧貸款等產品的績效計件價格進行適當下調,提升其銷售力度,保證資源配置的合理性。
在銀行發展過程中需要針對自身財務核算模式進行調整,遵循精細化原則的基礎上,鼓勵并引導內部財務工作人員學習先進的財務知識以及管理經驗,為銀行發展建立一套扁平化財務管理系統。同時,為保證資源配置的合理性,銀行需要借助全程動態化管理模式替代傳統靜態核算模式,針對不同期限和類型的貸款產品,銀行需要根據精細化管理需求,為其設定不同的資金內部轉移定價,通過具體部門,設定合適的管理條線和業務經營條線。
隨著利率市場化,銀行在發展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也在逐漸增大,因此需要針對在自身資產負債進行合理配置,對風險評估表進行重新填寫,針對銀行年化收益展開集中分析,以此對銀行資產以及到期負債進行適當調整,從而實現對現有資產以及負債現金流的有效控制。此外,銀行需要結合當前宏觀經濟調控以及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對內部現有流動資金實際運行情況進行分析,結合行業發展以及具體金融數據,針對同業存款客戶規模、潛在客戶流失、未按時還款等客戶的壓力指標進行動態監測。最后,銀行需要針對當前客戶存貸款力度進行分析,包括期限缺口、現金流量等,全面整合的基礎上,實現對現有經營風險全面監控,制定科學可靠的解決措施。
2.2 構建科學的中間業務拓展方案
在銀行發展過程中,為了提升自身經濟增長點,需要結合銀行實際發展需求以及現有資金結構,不斷加大對于中間業務的關注和開發力度,構建具有自身發展經營特色的業務模式,以此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實際需求。銀行也可根據自身服務的特殊性和學校、電信局、稅務局和保險公司等部門展開合作,開展代收業務。比如,銀行可根據自身安保性特點為廣大居民開展保管業務。除了金錢以外,銀行還可為廣大居民群眾進行一些貴重物品的保管。比如,貴重的首飾、合同、房屋地契等等,只要符合要求,不存在違法犯罪或者危害社會等行為,銀行都可為其進行保管,只需上繳一定的保管費用即可。但是,為了確保銀行在業務擴展方面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專業性,滿足不同顧客的實際需求,彰顯銀行專業性,還需要從外界引進一批高素質人才作為基礎,協助銀行開展各項資產管理以及財務咨詢等業務,幫助銀行發展開展更多增值業務的同時,提供更好的資金支持。
2.3 合理配置銀行資源
實行利率市場化前,銀行貸款部門更加關注大型集團企業與國有企業,銀行貸款利率受政府影響較大,小微企業與民營企業存在融資難問題,阻礙了市場發展與進步。在實行利率市場化后,銀行監督管理委員逐步設立風險自擔的金融機構,為中小型企業融資提供了一定支持。
對此,農業銀行應改變以往的經營理念與模式,以經濟效益為導向設立科學發展戰略,根據市場要求確定貸款對象,優化客戶結構,主動為中小型企業提供貸款,在發揮融資作用的基礎上,保證資金使用的安全性與高效性。
3.結語
總之,利率市場化背景下銀行貸款業務與儲蓄業務出現較大改變,銀行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銀行要想提高自身效益,需要結合利率化市場需求,引入科學合理的經營管理理念,控制資產與負債結構,提高金融服務質量,有效控制銀行經營風險,實現自身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王亞輝.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提高農業銀行經濟效益的措施研究[J].山西農經,2021(01):134-135.
[2]劉佳維.利率市場化下提高銀行經濟效益的對策[J].中外企業家,2020(16):60.
[3]郭靜紅.利率市場化下提高銀行經濟效益的幾點粗淺思考[J].科技經濟導刊,2016(33):260.
作者簡介:葉朝暢(1969.5-),男,漢,浙江杭州人,本科學歷,職稱:經濟師,研究方向:金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