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自力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往往會不經意地就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學生,覺得他們沒有認真學習思考,玩的東西很無聊,為一些不值當的事發生沖突。而我們則會恨鐵不成鋼地去批評他們,甚至打著為他們好的旗號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學生身上。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讓學生躲著老師,不再和老師說知心話,班級的各項工作也越來越難以開展。這些錯誤,前些年我也經常犯,而且覺得自己很委屈,覺得學生真沒良心。后來通過和一位在學校被稱為老頑童的老教師的交流,我才明白是自己錯了。這位老教師給我了八個字:理解、尊重、寬容、贊賞。也就是這八個字,讓我真正成為了一名受學生喜歡的老師。
一、理解,打開心扉的鑰匙
理解,就是俯下身子,從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平等地和他們談心交流,和他們一起游戲玩耍。這時你會發現成人覺得無聊的事是那么趣味無窮,成人眼中的小事對孩子來說卻是人生大事,而成人眼中的大事卻有可能微不足道。只有蹲下身子,才能真正理解學生,才能設身處地地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也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自己的管理。我班學生趙某因為經常幫爺爺奶奶干活,臉曬得比較黑,手上的皮膚也比較粗糙,被同學嘲笑為非洲人。這對大人來說微不足道,但性格內向,比較自卑的他,卻經常為此流淚,甚至有了輟學的想法。我知道后,就在班上講了他臉黑皮膚粗糙的原因,表揚他的勤勞和孝心,并號召大家向他學習。聽了我的話,同學們都露出了敬佩的目光,嚷嚷著要向他學習。趙某某的臉抬了起來,眼睛里也有了光彩。
我去年帶的是六年級畢業班,開學后業我就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作業存在應付差事、不認真完成的問題。從成人和教師角度考慮,畢業班沒有大量習題訓練,成績怎么提高?但我沒有批評學生,經過調查發現學生作業確實多后,與年級組老師商量后決定給學生減負。但沒過多久又聽到學生抱怨“老師又不做作業,他又不知道作業多難寫。”怎么辦呢?我決定和學生一起寫作業、比作業,學生一個小時的作業教師必須四十分鐘內完成。這樣一方面能確切地知道作業的數量和難度了。另一方面學生和老師比作業,更能激發他們認真學習的積極性。從那以后,學生寫作業的自覺性大大提高,作業質量也大大提高。
二、尊重,揚起個性發展的風帆
尊重孩子,就是要平等對待孩子,要把他們當作一個個獨立完整的人。要允許他們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要尊重他們的想法。和他們商量著處理班級事務。只有尊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理解和支持。也才能啟發學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在班級管理中,我采取民主管理,班級的班名、格言,班級活動的開展,都和學生商量著確定。這樣確定的班名、格言,開展的活動更符合班級學生的個性特點、心理預期。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的積極性也就越來越高,對班級的歸屬感也越來越強。其次尊重孩子,就是要承認學生的差異性,認可學生都是不可復制的個體。不一定每個都學習名列前茅。只要心理健康,積極上進,就是好學生。有了這樣的認識,你才不會因為有的學生成績不優秀而苦惱,才不會因為有的學生個性張揚而生氣。
尊重學生,就是要給學生留“面子”。學生小明上進心、自尊心都很強,但缺點也很明顯。老師如果在公開場合批評他,他輕則就會表現出一幅毫不在乎的樣子;批評重了,就瞪著雙眼,手攥得緊緊的,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對于這樣的學生,我剛開始也很生氣,批評得很嚴厲。但是發現效果并不好,他甚至故意頂撞老師來顯示自己的“英雄氣概”。后來我改變了策略,與他約定:每次他做錯了事,我不在公開場合批評他,而是私下單獨面談。后來他又和同學發生沖突,一到辦公室,還沒等我說,他已經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且在后面很少再犯。我抓住他愛“面子”這一點,只要他有閃光點,就大力肯定他。后來,他成為了學校學管會的紀律部長。
三、包容,減少摩擦的潤滑劑
學生畢竟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他們總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就需要我們多包容學生,允許他們犯錯,對他們的錯誤不上綱上線;更何況學生進步本就遵循著“犯錯——改正——進步——犯錯——改正——進步”這一規律。其次包容學生,也會讓學生懂得做人要寬容,更會學會寬容。有時談起現在的學生,有的老師就搖頭嘆氣,說現在的學生難管理,都比較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不吃虧,在游戲的過程中,你碰了打了他一下,他覺得吃虧了,就要找回來,一來二去問題就變嚴重了。而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為我們現在的學生與人相處缺少一種美德,那就是寬容。所以,作為教師,學生犯錯誤時,首先就要做到寬容學生,不要過多責備學生,要告訴自己,學生犯錯誤很正常。作為教師,主要幫助孩子分析錯誤原因,并及時改正。同時要經常教育學生換位思考。這樣,孩子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就會做出一些讓步,在別人犯錯誤時就會給予原諒。
四、贊賞,學生進步的催化劑
要善于找到孩子的閃光點,毫不吝嗇地贊賞它。有一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的,都有著他的價值和光輝。”而作為教師,我們的職責就是找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且把它放大、放大、再放大,讓它綻放出萬丈光芒,無限熱力,改變孩子的人生。
學生小晨,早產之后父母離異,母親在上海工作生活,他在老家由外婆外爺撫養。老人文化素質低,他的學習沒人管,上課不聽講,作業幾乎不寫,考試經常只考幾分,愛和同學打鬧,像一個好斗的小公雞。我多次觀察,都難于找到他身上的優點。后來在足球班的訓練中,瘦小的他滿場飛奔,防守積極,進攻兇猛,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機器。比賽完了之后,我把他叫到一邊,狠狠地表揚了他一番,同時告訴他只要有這種頑強積極的精神,沒有什么困難克服不了。要求他每天中午到辦公室,給他補習以前的知識點,監督他完成每天的作業。另外我和小晨的母親溝通,要求她定期和孩子溝通,關心孩子;一方面又和小晨談話,告訴他母親是愛他的,讓他理解母親的苦衷。漸漸的,小晨臉上有了笑容,學習也有了進步,也很少和同學打鬧了。我在班上大力表揚了他。他的各方面更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我深刻地認識到:愛學生,就是要理解學生,懂得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學生,就是要尊重學生,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也才能讓學生學會尊重別人;愛學生,就是要寬容學生,才會讓學生的心胸變得寬廣,才會讓學生遇事懂得謙讓;愛學生,就是要贊賞學生,才會讓學生有前進的動力,揚起進步的風帆。就讓我們對孩子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寬容,多一份贊賞吧!讓我們的學生在快樂幸福中健康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