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迪
摘要:新時期,面對教育行業現代化進程加速,不僅應重視學前教育創新問題,還應提升幼師的綜合素質。同時,需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發展所帶來的便利條件,促進區域幼師展開學習,使教師學員以在線互動、及時交流的方式共享創新理念,使其形成終身學習意識,以便促進育兒教育工作者綜合素質的提升。為此,筆者結合工作經驗,展開對信息技術促進區域幼師綜合素質發展模式的探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促進;區域;幼師;綜合素質發展
1、信息技術促進區域幼師綜合素質發展意義
知識經濟時代中,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5G等技術的發展,其不僅為幼兒教育工作開展注入了新活力,也對教師綜合素質提出了更好地要求。
學前教育工作開展質量如何將對孩子未來成長、性格發展等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應組合優勢因素、促進資源共享,搭建區域幼師智慧培訓平臺,促進先進理念、創新教育方式與優質教育經驗的流動,以便凸顯資源整合優勢,提高當地幼師的綜合素質。并且,應做好培訓宣傳,使更多的幼師可通過公眾號消息或指定學習平臺,參與培訓學習,促進他們與學前教育專家、經驗豐富的資深幼師進行學習、請教。在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中,組間區域幼師培訓聯盟,提升其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
2、信息技術促進區域幼師綜合素質發展策略
2.1打造社群陪伴式培訓提升模式
促進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培養幼師終身學習意識,應進行“社群陪伴式培訓提升模式”的構建。其是一種基于信息化的網絡平臺建構培訓模式,通過在線培訓使學員自主學習、相互督促、一同提升。并通過管理團隊運營虛擬社群空間,采用鼓勵、評價、分享、傳播等方式全程陪伴、引領促進并激發學員學習熱情,優化學習效果的一種管理運營模式。在大規模培訓中,實現互動、分享、參與,打破交流障礙、解決培訓經費不足、不易頂崗、幼師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以及部分幼師專業素養欠佳等問題。該模式主要包括培訓目標、課程框架、運營核心三方面內容[1]。
2.2重視對網絡平臺的選擇與應用
促進幼師綜合素養的提升,還應重視對智能教學網絡平臺與軟件的運用。譬如:CCtalk是一個課中實時互動課后回放的網絡教育平臺,有著豐富的網絡培訓經歷與經驗。在促進區域幼師綜合素質發展中,應重視對該類平臺的挖掘與運用,保證網絡培訓課程的實施和效果。在使用CCtalk的同時,還可運用其他智能軟件,如:微信公眾號、交流群等,進行幼師職業理念、職業道德、專業能力等方面的課程信息分享和課后學員心得、感悟、反思的傳播。在提升其綜合素質等的過程中,通過引導教師積極使用信息技術,也將培養幼師的信息素養。
2.3應做好專業化課程規劃與定制
幼師綜合素質構成,即職業理念、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文化素養、教師基本能力和專業能力等六方面要素,擬定課程規劃建設調查問卷,并在全市幼兒園進行廣泛調研。根據調研數據,明確課程內容、培訓方向,需重視與有代表性的園長、幼師的交流,以便擬定培訓計劃。
同時,可定期開展網絡答疑課程,邀請名師和專家為幼師解惑。還可開展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基本功大賽、優質課比賽、區角建設展評、食育活動展播等課程的設置[2]。為進一步豐富課程的內涵和外延,還可拓展“園所特色”等內容,促使調研疏理,開設園本特色課程,以鼓勵幼兒園間相互學習,形成比學趕幫正能量氛圍。初步建立起適合幼師基于互聯網學習的教育教學資源庫,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和信息化素材(譬如:云課程、案例、課件、教案、試題等)。線上課程模塊可分為法規政策課程、主題課程、專家課程、教育經驗交流、學員學習分享等幾大方面。
2.4關于優秀教師遴選與團隊組建
一方面,需成立專家組,根據已經制定的網絡課程題目,從全市多家省、市級示范園遴選教學名師和優秀管理工作者,進行課程開發和培訓工作。被遴選的教師須向專家組提交培訓課程申請、并附課程計劃、內容及相關課件,專家組研究確定后與教師研討交流其教育教學的實踐、案例或幼兒園的特色課程和管理經驗,幫助從理論高度進行總結、梳理,促進其提升的同時支撐網絡平臺的授課任務,達到共同提高的效果。構建名師網絡教學交流平臺,組建本市學前教育“名師指導”團隊。另一方面,可聘請高校、省內外教育教學專家進行網絡授課,有效保證課程教學質量,促進對先進教育理念、方式的運用,促進幼師擴充專業知識儲備量。
2.5關于網絡課程社群學習運營
根據網絡授課要求,招募課程管理人員,包括助講師、主持人、宣傳員,成立網絡幼師培訓運營管理團隊,明確任務分工,使其各司其職,分別負責課程預告、課程宣傳、課程助教、課程學習情況檢查,提交課后心得、反思(打卡+反思),并鼓勵學員跟帖互動、群內分享,助教人員需篩選出優秀的課后反思傳播的同時交由主持人,主持人在下一節直播課前暖場階段組織優秀學員及助講教師進行分享交流。通過優秀學員的榜樣帶動作用去影響更多的學員,這種“生”“師”身份的互換,讓學員更具成就感。通過每期一公布,每期一反饋,全部通過網絡平臺實施,助教人員全程陪同做好網絡課程實施和評價、反饋工作,激發學員內在的學習熱情,使學員們相互鼓勵、結伴學習、抱團成長。借助市學前教育平臺和相關公眾號,發布招生學員通知,使其自主報名,實名注冊,再統一分配賬號。
3、結語
綜上,助力區域幼師綜合素養發展,應重視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構建新型職業學習模式。這樣,既不會影響幼師的日常工作與生活,也將使其具有終身學習意識,提高職業素養,顯著提升學前教育工作開展質量[3]。同時,有助于幼師信息素養與專業能力的協調發展,在節約培訓成本的基礎上,打破培訓、交流限制,促進學員與幼兒教育專家、高校學者等密切交流,在雙方溝通、信息交互中,使幼師不斷地完善自我、提高職業素養,使教學培訓更優質、高效,具有時代性、創新性與先進性。
參考文獻:
[1]劉曼.幼兒園教師培訓者培訓需求調查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20(5).
[2]陳光春,陳佩佩,趙述鳳,李劍青.區域性城市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現狀調查——基于武漢光谷區域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數據[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20(11):15.
[3]底會娟.幼兒園教師質量監測研究——基于文化存在論教育學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