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兵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增長,畢業生就業形勢本身相當嚴峻,又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社會經濟發展遭受重創,市場用人需求減少,這無疑又增加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后疫情時代如何保障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將成為一大難題,對此一方面要政府加強引導,完善就業保障機制,一方面高校要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以幫助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本文簡要闡述疫情對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分析后疫情時代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的挑戰,重點研究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新路徑。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路徑;挑戰;后疫情時代
新冠疫情的爆發對我國社會各個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舉國上下采取了最為嚴格的管控措施,目前雖然疫情已經得到基本控制,企業也開始復工復產,但是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尚未完全消弭。在疫情期間大量企業破產倒閉,服務業、旅游業、制造業等多個行業遭受巨大沖擊,市場用人需求明顯減少,同時對于高校畢業生的線下實習以及面試等也產生影響。在此形勢下,高校畢業就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要解決高校畢業生在后疫情時代的就業問題,必須多方共同發力,共度時艱,全方位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便利。
1.疫情對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
目前,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生產生活秩序開始恢復,這得益于我國采取的嚴格的管控措施,但是疫情對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仍將持續。此次新冠疫情對于社會經濟是系統性沖擊,造成的是全局性的影響,世界范圍各個國家無一幸免,根據專業評測機構預估,新冠疫情將導致國內GDP下降1個百分點左右[1],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尤其是進出口貿易、投資以及消費領域遭受重創。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此次疫情對制造業、影視行業、餐飲業、旅游業、交通運輸行業以及娛樂行業的影響最為嚴重,大量中小企業因無法承擔停工停產的影響而破產倒閉,而中小企業是吸納高校畢業生的主力軍,其一旦受創必然會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產生影響[2]。從整體情況來看,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尚在可控狀態,疫情造成的影響正在逐漸消弭,只要貫徹落實政策相關政策措施,加強對高校畢業生的引導,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必然能得到妥善解決。
2.后疫情時代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的挑戰
后疫情時代高效畢業生就業面臨的挑戰主要有四方面,其一是疫情的沖擊與經濟下行壓力的雙重作用導致市場用人需求明顯減少。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經濟增長速度開始放緩,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本就比較突出,疫情的爆發使得社會經濟發展受到全面影響,更是雪上加霜,企業迫于生存壓力難以為繼,大量破產倒閉,用人需求減少,失業人口增加,就業形勢嚴峻。其二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結構發生變化。受疫情的影響,高校畢業生在擇業方面開始求穩,從高校畢業生求職意愿來看,求職行業、崗位以及工作區域等發生明顯變化,結構性矛盾突出,考公考研人數明顯增加,自主創業、出國留學人數顯著下降,同時新經濟行業受到高校畢業生普遍青睞,這使得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新的挑戰。其三是在常態化防控措施下高校畢業生需要盡快適應就業環境發生的變化[3]。目前,雖然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但是我國在疫情防控方面一直未松懈,疫情防控開始進入常態化階段,這就導致云招聘、云求職開始成為主流模式,大量企業選擇在線上完成人員招聘。而高校畢業生缺乏社會實踐經驗,網絡環境又極為復雜,其中的信息真假難辨,對于高校畢業生而言這無疑又是一大挑戰。其四是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又呈增長趨勢。根據相關統計顯示,2020年高校畢業生較上年增加78萬人,畢業生人數增加意味著就業競爭壓力更大,在當前市場崗位需求明顯減少的情況下,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對于高校畢業生而言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就業形勢。
3.后疫情時代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新路徑
3.1高校畢業生要明確職業發展目標,做好職業發展規劃
受疫情的影響,當下的就業形勢必然更加嚴峻,對此絕大部分高校畢業生都有清醒的認知,尤其是文科類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更為困難,因此要實現順利就業,高校畢業生必須明確自身職業發展目標,做好職業發展規劃。目前,新冠疫情已經得到控制,雖然政府仍在執行相應的管控措施,但是企業基本已經復工復產,生活生產秩序基本恢復,因此高校畢業生要理性的看待新冠疫情對就業的影響,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過于悲觀。從長遠來看,市場用人需求必然逐步恢復,并且隨著新興行業的崛起[4],用人需求將進一步擴大,因此高校畢業生應保持理性,適當調整自身的就業方向和就業目標,先就業后期再視個人情況調整職業,必要時可以適當降低期望。在畢業前夕,高校畢業生應積極主動參與學校組織的就業指導課程,結合專業發展前景、個人求職意愿以及當下的就業環境,準確定位求職目標,并制定未來一段時間內的職業發展規劃,為畢業后的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高校畢業生要保持理性客觀,求職期望不宜過高,要做好短期內無法就業的準備,并注意調整自身心態[5]。
3.2高校要完善就業指導,為畢業生提供全方位就業服務
高校畢業生雖然接受了系統的專業知識、技能培養,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但是其本身尚未從事具體工作,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對于未來的職業發展以及當前的就業環境認識不足,因此高校必須要加強就業指導工作,為畢業生提供全方位的就業指導服務。首先高校要重視就業指導團隊建設,提升團隊專業水平,從多渠道引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人才,引導學生理性客觀的認識當前的就業環境,根據學生的專業為學生制定職業發展目標以及規劃提供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同時高校方面要加強與企業的聯系,收集用人單位的信息,根據畢業生的專業分布進行篩選,并負責牽頭組織線上招聘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求職機會[5]。此外,高校方面要跟蹤畢業生就業情況,了解畢業生就業質量,并未畢業生提供相應的服務,確保其快速適工作環境,達到崗位要求。
3.3政府部門要出臺扶持政策,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兜底保障
后疫情時代,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必然更為突出,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做好準備,根據地區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保障政策,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兜底保障。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畢業生、農村生源畢業生、少數民族畢業生以及殘障畢業生等就業困難群體,一方面要為期提供就業指導以及就業服務,一方面在其為實現就業之前,要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解決其基本生活問題。此外,政府部門應發揮主導作用,協同行業協會、社會公益組織以及企業,充分挖掘地區用人需求,結合高校畢業生專業分布情況為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拓寬其就業渠道,同時在在政府部門用人方面應適當照顧應屆高校畢業生,增加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選擇。
3.4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參軍以及深入基層參加工作
目前,我軍也在實施現代化改革,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較大,高校畢業生接受過系統化的教育,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基礎,鼓勵適齡高校畢業生參軍不僅可以解決其就業問題,同時也能為我軍引入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強化我軍人才儲備,這對于推動我軍現代化改革,建設一致綜合素質優良的現代化軍隊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政府以及高校應支持和鼓勵高校大學生深入基層參加工作,我國幅員遼闊,在基層大有可為,比如我國實施的學生村官計劃、三支一扶計劃等,引導高校畢業生深入基層,積極投身到國家鄉村振興工程中,建功立業,奉獻青春,既解決了畢業生就業問題,也能提升基層人員整體素質,優化基層人員結構。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為大學生開辟新的就業渠道極為關鍵,政府和高校應當給予參軍以及深入基層的畢業生一定的獎勵,以激勵更多的大學生將就業目標瞄準軍隊以及基層的廣闊天地。
4.結語
綜上所述,受疫情的影響,后疫情時代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必然更為嚴峻,但是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個行業領域的用人需求將逐步開始增長,就業機會會更多,對于高校畢業生而言短時間內可能就業比較困難,但最終必然可以順利進入職場,開啟自己的人生職業生涯。
參考文獻:
[1]葉清清,陳前梓.新冠肺炎疫情視角下校友資源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路徑思考[J].廣東教育:職教, 2020(6):27-28.
[2]龍雪梅.大學生就業新動向的時代背景及其實現路徑[J].山海經,2015,000(011):P.81-82
[3]田曉清.堅定信仰砥礪前行——疫情時代實現高校畢業生精準就業問題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20, No.571(15):11+13.
[4]后疫情時代高校開展穩就業保就業工作實踐研究——以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為例[J].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 2021, 4(5):37.
[5]馮娜.后疫情時代,河北省畢業生就業如何推進[J]. 人力資源,2020,No.473(20):118-119.
[6]相雨佳.疫情沖擊下普通工科院校經管類畢業生就業現狀及提升對策[J].勞動保障世界,2020(2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