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盛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課堂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當然,高中語文也不例外。與此同時,高中語文的成績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整體的成績,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對學生后面知識的學習和綜合素養的提高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所以,作為高中語文老師,必須足夠重視高中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在提高自己自身知識水平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課堂有一個創新優化,與學生共同配合,打造一個高質量,高效率的高中語文課堂,便于學生開展學習。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語文是高中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同時語文學科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重要保障和基礎,是培養學生的素質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在當前我國高中語文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受到傳統語文教學體系、理念影響較為明顯,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無法有效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設計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從而影響了語文教學的整體效果。
一、高中語文課堂呈現低質量、低效率的原因
(一)老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
學習興趣語文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在語文的教學中,如果沒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過分的依賴教材課本的話,就會導致老師講的語文知識非常的僵硬,整個課堂也沒有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教學方式過于單一,不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眼界,如此一來,就不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但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又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需要更多的課外知識來對自己的語文知識有一個補充和擴展,那么這種傳統的課堂就滿足不了學生的實際需要,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文成績,更會影響到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
(二)老師的教學課堂過于傳統,沒有新意
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有很多老師的教學理念并不先進,他們還沉溺在傳統的老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樣的教學課堂當中,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辦法及時地更正和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手段,不能夠合理地及時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反饋和評價,對于一些學困生沒有給予一定的鼓勵和幫助,對學生隨機提出的一些問題,老師也不能夠及時的解決,所以導致開展的語文課堂缺乏創新性,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認為語文這門學科也是比較枯燥乏味的,由此導致教學課堂質量低下。
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一)觀念陳舊,主動性不足
一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仍然使用較為落后的觀念,主要是因為長久以來傳統教育思想和模式的影響,自認為如果學生自主學習屬于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應該用更多的時間多做練習題。與此同時,因為進行自主學習需要較長的準備時間和煩瑣的準備內容,部分教師認為會影響整體教學的進度,從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愿意采取這種模式。
(二)缺少認知,教師自我定位不高
部分學校的高中語文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從而導致在實際教學中沒有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沒有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引導,從而導致學生沒有對教師及語文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課堂討論安排不科學
教師在安排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和討論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的所有因素和特征,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形成互相幫助的狀態。
三、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具體建議
(一)作為高中語文老師,應該認真備課,鉆研教材
作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應該注重自己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備課的過程中,應該把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以及在教學課堂中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都有一個應對的措施。在每天的教學后之后都有一個反思與總結,以便于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夠及時的改正。同時,教師之間也應該相互借鑒,共同尋找出對方的問題,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老師還應該鉆研教材,對教材中的每一個細小的知識點以及里面涉及的的重難點都能夠做到全部掌握。只有做到對知識的掌控,才能夠在教學的時候做到游刃有余,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老師不僅應該認真的備課鉆研教材,還應該認真地研究班內的所有學生,通過分析不同學生之間的學習水平和接受能力之間的差異,來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的教學,明確哪部分內容是學生可以迅速掌握的,哪部分是學生容易忽視的。通過這樣的創新性來充實自己的語文課堂,來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有一個優化,進而提高自己的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例如老師在研究班內的學生的時候,可以通過分組的形式,讓學生之間有一個互幫互助的模式,在每一個小組間都能夠有一個優秀的人作為領頭人物,帶領的組內其他人員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學生當做整個課堂真正的主人
作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應該重視學生在自己課堂上起的關鍵作用,在構建一個全新的高中語文課堂的過程中,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學生當作整個語文課堂真正的主人。在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不但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還要給學生恰當合理地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加全面,更加有利于自己的綜合素養提高。例如老師在講到某一課內容時,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播放一些相關內容的影片,然后讓這個影片作為整個課堂教學的一個主題內容,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了解整個影片所講的主要內容,然后再通過影片的內容與課文的內容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促進學生快速地理解和內化整個課文的重點以及難點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快速地抓住學生的眼球,加深學生對于本篇文章的重點印象,也能夠為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付冬梅 . 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問題驅動的教學方法研 究與實現 [J]. 大學教育,2014(4)
課題基金:此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影視資源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運用與效果研究》(項目編號:GS[2020]GHB3456)
(甘肅省武威第一中學 ?甘肅武威 ?7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