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田產量遞減分析是開發規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以葡萄花油層為研究對象,通過科學系統的分析油田產量遞減規律和影響因素,建立遞減模型,準確的進行油田未來產量規劃,為后期開發調整提供參考和措施建議。
1儲層特征
1.1儲層發育特征
葡萄花油層屬于姚家組地層,灰色砂泥巖薄互層,呈不等厚沉積,屬于三角洲外前緣沉積,有效儲層主要由水下分流河道和薄層席狀砂組成,主要發育PI21、P132、 P142三個層,平均有效厚度分別1.5m、1.6m、2.0m。
1.2儲層物性特征
根據葡萄花油層12口探井+2口密閉取芯井共300塊樣品資料,席狀砂滲透率主要分布在1-10mD之間,平均9.5mD,河道砂體滲透率主要在10-50mD之間,平均83.5mD。
2影響產量遞減主要因素
通過分析認識到提液和控水是影響遞減率變化的兩個主要因素。通過大幅提高單井供液量和控制含水緩慢上升,是減緩產量遞減的兩個重要舉措。
首先是含水上升速度較快是影響產量遞減的首要因素。通過分析含水上升速度對遞減率影響:統計2005-2008年期間年含水上升速度較快,年均10.0%,此時含水對產量遞減的影響較大;2008-2013年期間年含水上升速度變緩,年均在6.6%以下,含水對產量遞減的影響相對減弱。
其次受儲層裂縫的影響,前期油井供液能力下降明顯,供液能力下降井影響自然遞減率平均為2.8個百分點;注采系統調整后供液能力下降井對自然遞減率影響下降到1.5個百分點。
再次油田開發進入中高含水期后,產液增加幅度變小,提液余地小,加速了遞減。
分析制約平穩控水和提高供液的三個主要地質因素:
一是河道砂主力層親油性,油膜附著在孔隙內壁多,導致油井見水后,油相滲透率變小,驅油效率變低,含水上升,遞減率上升。
二是儲層東西向裂縫發育,層間平面矛盾突出,水淹比例高,其中河道砂裂縫水淹比例27.2%,席狀砂為達60%,增加了提液和控水難度,影響遞減率。
三是儲層發育層少且小斷層遮擋多、導致砂體分布零散,水驅控制程度低,產量遞減快。統計水驅程度74.1%,其中單向連通比例高達40.4%,三向及以上連通僅占8%。
3產量遞減變化規律
ARPS方法是目前被普遍使用的產量遞減分析法,包括指數型、雙曲型和調和型3種遞減公式。根據遞減公式分別將一、二、三類儲層產油量數據與時間轉化為線性關系,逐一與產量歷史數據進行擬合。
指數型:半對數坐標系中,產量與時間呈直線關系。
雙曲型:通過試算法確定n值,無因次產量與時間在直角坐標系中呈直線關系。
調和型:瞬時產量與累積產量在半對數坐標系中呈直線關系。
以投產兩年及以上的老井產油量為基數,分三類油層應用Arps方法進行擬合分析,結果表明,一、三類油層符合雙曲遞減規律,二類油層符合指數遞減規律。
3.1葡萄花一類油層遞減規律符合雙曲線遞減遞減類型
經過分析,葡萄花一類油層第一個遞減階段產油量變化趨勢與雙曲線遞減類型吻合程度較好,擬合誤差4.9%,分別較指數遞減和調和遞減擬合誤差低2.7和11.5個百分點,遞減指數為0.2。
經過分析,葡萄花一類油層第二個階段產油量變化趨勢與雙曲線遞減遞減類型吻合程度較好,擬合誤差3.2%,較指數遞減和調和遞減擬合誤差分別低1.0個百分點,遞減指數為0.2。
結果表明:葡萄花一類油層加密前后均服從雙曲遞減規律。根據所得到雙曲遞減規律,預測葡萄花一類油層十四五期間的產量。
3.2葡萄花二類油層第一階段產量遞減符合調和遞減類型,第二階段符合指數遞減類型。
經過分析,葡萄花二類油層第一個階段產油量變化趨勢與調和遞減類型吻合程度較好,擬合誤差2.6%,分別較指數遞減和調和雙曲線擬合誤差低0.4和1.3個百分點。
經過分析,第二個階段產油量變化趨勢與指數遞減遞減類型吻合程度較好,擬合誤差3.6%,較雙曲遞減和調和遞減擬合誤差分別低2.3個、1.0個百分點。
結果表明:葡萄花二類油層產量目前變化符合指數遞減規律, 根據所得到指數遞減規律,預測葡萄花二類油層十四五期間的產量。
3.3葡萄花三類油層目前只有一個遞減階段,遞減符合雙曲線遞減類型。
經過分析,三類油層產油量變化趨勢與雙曲線遞減類型吻合程度較好,擬合誤差1.1%,分別較指數遞減和調和遞減擬合誤差低1.3和3.1個百分點,遞減指數為0.2。
結果表明:葡萄花三類油層產油量變化服從雙曲遞減規律, 根據所得到雙曲遞減規律,預測葡萄花三類油層十四五期間的產量。
4控遞減可采取的技術對策
控遞減總體建議思路:根據影響遞減率的三個主要地質因素,按照不同砂體類型和裂縫發育情況有目的地進行控水提液,控制含水上升的同時保持一定注采比,適當提升油田的產液量,減緩油田產量遞減。
具體可以在水井上細做文章:比如進行個性化\優化周期注水方式,根據單井各層段調整周期和動用差異,優化周期注水方式,延遲油井見水時間。
也可以考慮開展個性化整體調剖,緩解層間、平面矛盾。加大細分和重分調整力度,通過識別低效、無效循環注水層,重新組合注水層段,減少層間干擾,限制“無效層”、加強“薄差層”注水。加強局部調整,改善零散砂體開發效果,挑選在水驅控制程度低和地層壓力水平低零散區塊邊部注采不完善,水井點少,供液能力不足,打補充井逐步完善油田注采系統;選擇吸水能力差的注水井,適當提升注水壓力或采取降壓增注措施,提高油井供液能力。
5結論
(1)深化葡萄花油層儲層特征認識,建立不同滲透率條件下的儲層地質分類標準,實現葡萄花油層系統精細分類。
(2)認識到了影響開發效果的主要因素,開展了基于礦場資料的水驅規律研究,建立了三類儲層的產量遞減數學模型。
(3)提出了主要調整挖潛思想對策,為低滲透油田合理開發提供指導,豐富發展低滲透油藏水驅開發規律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1] 高文君,王嵐,楊永利.水驅油田遞減率多因素分析模型的建立及應用[J].吐哈油氣,2004,9(3):269-271.
[2] 楊正明,劉先貴,孫長艷等.低滲透油藏產量遞減規律及水驅特征曲線[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0,27(3):55-63.
作者簡介:
劉玉,出生年月:1989.06,女,籍貫:四川榮縣,學歷:大學本科, 研究方向:特低滲透油田注水受效情況
大慶頭臺油田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黑龍江省大慶市, 16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