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以來,傳統的教學模式阻礙了新式教育的發展歷程,心理學科逐漸變得重要,心理健康也為教育教學帶來正向的影響,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小學心理健康教師,應該認識到心理教育對于學生的高度重要性,并且對學生的心理發展進行深入研究,積極開展各種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心理活動,重視學生內心感受,以同理心體會學生的情感需求,促使心理教育能夠發出其最大化的正向影響,有效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心理教育;開展
引言:《義務教育階段小學道德與法治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必須與學生的身心健康緊密連在一起,要充分發揮心理健康的學科特征,促使本學科可以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積極影響。老師應通過課堂來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使其通過學習可以得到成長和進步,于此同時,教師應積極地尋找教學活動中的道德元素,融入多元化教學方式,開展積極向上的心理課堂,重視學生內心的培養,通過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水準,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念,讓學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發展和進步。本人結合自己多年的實際教學活動,就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中做好心理教育工作,進行簡單的研討。
一、注重老師與學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心理互動,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
教師在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互動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在老師與學生之間,還是學生之間,通過互動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全面且正確的認知,讓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個人品質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這可以極大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小活動和一些教學手段達到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更加完整客觀的全面認識,讓學生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人格。舉個例子來說,以“不一樣的你我他”這一課為例子,教師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教學實踐活動,讓四個學生為一隊,給每隊每人發放四張卡片,讓每個隊員在小卡片上將自己和另外三個隊員的優缺點記錄下來,寫完之后,每個人都拿到屬于自己評價的四張卡片,將我認為的“我”和別人眼中的我進行對比,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
二、建立多元化心理教學氛圍,促使學生更好地調控自我情緒
如果學生學習時充滿積極情緒,那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學生心里有消極情緒,那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會大打折扣。在以前的課堂教學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僅僅是依賴新課程標準展開教學,這是十分錯誤的,老師應該為學生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壞境,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情緒,促使他們能更快更好地理解新知識。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主動激發學生的各類情緒,讓學生親自體驗他們的情緒所發生的變化和原因,使“情緒”變得不再是虛無縹緲,而是可以被我們感受到的,從而讓學生對于“情緒”的種類與變化有更深刻的了解,這樣可以更好地增強學生的自我感覺。例如,在“學做快樂鳥”這一課的教學里,通過“體驗情緒”這種實際的活動來培養學生完成情緒控制。在即將開始上課的時候,我先告訴同學們他們將在休息日補課,學生們聽到這里時,全班學生都唉聲嘆氣,表達出內心的抗拒,有的只是單純地表現出失望。我接著又說:“剛剛老師在跟你們開玩笑的,周末不用補課。”這時,全班同學這才松了口氣。我又提出問題:“同學們,當你們聽到‘補課’的信息時,心里有什么感覺?當知道不用補課時,又是什么感覺?”進一步引出情緒“快樂”和“不快樂”,并告訴孩子,情緒能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學習與工作,我們要培養良好的情緒,面對生活中的一些不開心、不快樂的事,學著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三、舉辦豐富創新的課堂游戲,鍛煉學生的堅強意志
由于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對孩子過于保護和溺愛,這樣導致學生們失去了抗壓能力。為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靈活地運用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變得堅韌不拔,讓孩子們對教學活動重視起來。因此,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開展一些趣味小游戲,引入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們有沉浸其中的感覺,并且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意志力的重要。學生也有獨立思考和處理的框架,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所學知識,并完成對知識的導入,讓教學變得有意義。例如,在“自尊自信,自強不息”教學中,我組織了一個小游戲,讓學生站成一排,平舉雙臂,讓身體保持這種姿勢。學生最初并不會過多注意,認為這種訓練方式還挺有趣。隨著時間的變化,人們的身體會開始劇烈顫抖,肌肉酸痛,最后很少有學生能堅持下來。這次活動的設計是為了教育學生,很多事表面看起來輕而易舉,實際上長期堅持下去也并不容易,只有真正地經歷和操作過,才能讓自己的意志力提升,做好更多的事情。
結束語:總體上來講,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講是十分重要的,這關乎他們未來的成長,對于學生未來能否樂觀積極的成長有著重大意義。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正確地使用上述行而有效的方式方法,整合各類教學資源,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規范學生運用科學的學習技巧,從而培養學生堅韌的內心,促使學生對本學科知識的掌握、運用和拓展,最終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和成效。
參考文獻:
[1]宋岳新.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03):126-127.
[2]江安平.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000(003):00209-00209.
[3]李彥.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4.
[4]宋岳新.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
浙江省慈溪市長河鎮藍天小學?徐守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