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杭博
摘要:醫學影像是在輻射醫學即原子醫學或核醫學的基礎上,通過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及其在臨床實踐中的演變而形成的。傳統的放射醫學實際考試方法相對落后和單之前,結果圖像的密度非常小,這將影響到醫生意識到科學觀察和診斷在實際工作中,并最終影響到病人的有效治療后康復。現代醫學影像技術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基于此,本文將重點對醫學影像技術在醫學影像診斷中的臨床應用進行分析探討,以期對今后的實際工作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醫學影像技術;醫學影像診斷;臨床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096
引言
醫學影像學是在臨床醫學中利用疾病圖像的特點進行診斷的一門臨床科學。醫學成像技術包括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CT)、超聲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和放射性核素成像。在現代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醫學影像從簡單的一般形式組織和器官的圖像顯示解剖部分圖像,三維圖像,實時動態圖像,等等,不僅可以顯示解剖圖像,也可以反映出代謝功能,使形式圖像和功能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1.醫學影像技術與醫學影像診斷間的關系
醫學影像技術與診斷之間的互補性、醫學影像技術是醫學影像診斷的重要基礎和依據,醫學成像技術的準確性越高,技術性能好,也是醫學影像診斷的準確性越高,和醫學成像技術和醫學圖像診斷和改善性能有密切的正相關關系,也及時醫學圖像診斷的結果只會反饋,及時反映成像診斷和成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更清晰的醫學成像技術的漏洞和缺陷,及時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整改,只有通過改善和彌補缺點的醫學成像技術全面改善醫療成像技術可以有效地實現。簡而言之,醫學成像技術和醫學診斷是復雜的,既彼此依賴關系密切,需要基于醫學影像的診斷結果,醫學成像技術數據和基礎,和醫學成像技術在醫學影像診斷反饋技術改進的方向,和之間的相關限制,可憐的醫學圖像診斷結果不能及時有效的發現問題在視頻技術,醫學成像技術的水平不會提高,和低水平的醫療診斷技術的影響,不能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醫學影像診斷、共同進步一起改善之間,因此,醫學影像診斷和成像技術應該有效地集成,以提高整體醫療水平。
2.醫學影像診斷中影像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措施
2.1CT的臨床應用
CT以其較高的診斷價值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由于CT設備成本高,部分部件的檢查成本有限,目前將CT檢查作為常規診斷手段并不容易。因此,有必要在了解CT檢查優點的基礎上,合理選擇和應用CT檢查。CT檢查對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對顱腦外傷、顱內占位癥、腦血管病、椎管腫瘤、腰椎間盤突出癥等疾病有良好的診斷效果。螺旋CT掃描可以進行腦血管造影(CT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傳統的腦血管造影。隨著高分辨率CT和螺旋CT在胸部疾病診斷中的應用,CT檢查越來越顯示出其優越性。它對肺腫物和氣道病變的診斷有很高的準確性。增強掃描能很好地顯示縱隔病變及其與大血管的關系。腹部及盆腔疾病的CT檢查在腹部臟器外侵、炎癥性、外傷性及胃腸道病變、鄰近及遠處轉移等方面有重要價值。心臟及大血管的CT檢查也具有重要意義。
2.2X射線在臨床疾病診斷中的實際應用
在胸部病變、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以及骨關節疾病的臨床診療中,均需要應用到X射線檢查。
(1)胸部病變
支氣管炎癥、胸腔積液、氣胸以及肺結核等胸部病變的臨床診斷中,行胸部X線檢查。支氣管炎癥患者的x線胸片中,可見肺部紋理增多,表現為扭曲、走形紊亂,結合患者的咳嗽、咳痰和胸痛癥狀,能夠對疾病做出準確的診斷。胸腔積液患者的胸部X線片,可見弧形致密影,表現為外高內低。第4前肋、第4-第2前肋以及第2前肋等部位可見積液。如果x線片中顯示為肋膈角變鈍,說明胸腔積液量較低。在氣胸患者的胸部X線片中,呈外凸線條影,有明顯的氣胸線。胸線外為透光區,可見縱隔移位、氣液面。肺結核患者的x線胸片,可見肺內片狀陰影,表現為滲出、纖維、鈣化以及空洞。另外,在心臟病變的x射線診斷中,可見心影增大、肺血改變等表現。
(2)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疾病
發生于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疾病的病變,需要采取腹部X線檢查方法。腸梗阻患者的腹部X線片中,可見腸管擴張、積液,氣液平面異常。在胃腸潰瘍的x線診斷中,管腔輪廓之外存在橢圓形龕影。與此同時,在胃腸疾病的腹部x線檢查中,可以根據粘膜異常、管腔大小異常、移位、異位以及功能性異常(張力、蠕動、動力以及分泌功能增加或降低),進而對不同類型的胃腸疾病進行診斷和鑒別。而在泌尿結石患者的腹部x線片檢查中,可以清晰的觀察結石的形態體積大小,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3)骨、關節疾病
骨折、骨質破壞、關節強直、關節脫位以及關節退行性病變是常見的骨關節疾病,均可在X射線影像中清晰的予以呈現。
2.3MRI系統在臨床中的應用
主要是用來觀測活體組織中氫質子密度的空間分布及其弛豫時間的新型成像工具,人體含有占體重70%以上的水,這些水中的氫核是核磁共振(NMR)信號的主要來源,其余信號來自脂肪、蛋白質和其他化合物中的氫質子。由于氫質子在體內的分布極為廣泛,故可在人體的任意部位成像。另一方面,由于水中的氫原子與脂肪、蛋白質等組織中的氫質子的NMR信號強度不同,使用磁共振圖像必然是高對比度的,MRI軟組織對比度明顯高于CT。
2.4超聲造影技術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
將相關藥劑注射在患者的靜脈之后,利用超聲造影技術對肺部毛細血管等網狀結構進行分析,形成左心系統的圖像在藥劑的作用之下,可以獲取心肌部位、肝臟部位、腎臟部位等各類人體器官的圖像,在一定程度上,圖像的清晰度較低,有利于臨床醫生更加清晰地觀察患者組織血流灌注狀態的實際情況,提高診斷與治療的準確性。
3.結束語
為了讓我國中醫事業取得更好的發展,實現中醫學的新突破,讓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這就必須要借助當今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將更多的先進醫療設備引入到中醫臨床治療中,這不僅能有效提高我國的醫學臨床治療水平,也能拓寬醫學視野,研究出更多針對疑難雜癥的冶療方法,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同時,現代影像技術與中醫學的有效結合,也能促進影像技術的不斷發展,伴隨我國影像醫學的不斷發展,早期的單一影像技術漸漸演變為現在的多功能影像技術,探索層次也從原來單一的形態學診療開始往更深層次的多視魚分析層次。先進影像技術、功能診治以及臨床診療等綜合運用,已逐漸形成一門學科,這是當代先進科學技術與中醫藥學完美結合的成果,為中醫學辨證診療的實現提供了有利依據。中醫與現代影像技術的結合還需進一步探索,仍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這為醫學的長期發展開拓了新的視野,也讓人們意識到現代影像技術在醫學中的重要性,故中醫在發展過程中需時刻保持與先進影像技術的有機結合,為自身發展拓展更大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李晨,楊德民,苗壯,等.超聲影像網絡工作系統的建立與臨床應用[J].中華現代影像學雜志,2005,(12):1078-1080.
[2] 少銀,蔡國祥,葉鋒,等.關于醫學影像學診斷報告書書寫規范化的討論[J].中華現代影像學雜志,2000,(1):90-91.
[3] 林海波,曹然,葉暉,等.影像技術數字化建設面臨的問題[J].現代醫院,2004,(6):117-118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省濟南市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