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青
【摘? ? 要】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學生的學習大多都是在課堂進行的,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關注教學過程,精心選用優良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較為高效的課堂教學。在本文中,筆者將以初中語文學科為例,淺議教師如何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課堂導入教學法以及提問教學法進行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方法? 任務教學法? 課堂導入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012
在教學初中語文的過程中,教學法的選用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教師采用優良的教學法,才能幫助學生在語文領域學有所獲,同時才能體現語文教學的意義。在下文中,筆者將重點論述比較適合教學初中語文的教學法。
一、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
對于中國學生而言,語文這門學科并不陌生,學生在就讀小學之前便接觸過和語文相關的知識,因此只要教師采用妥當的教學法便能促進學生高效地學習語文。在初中階段,語文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較為有趣且簡單,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班級的語文教學質量并不理想。這主要體現在很多學生都漸漸脫離了學習的狀態,有些學生甚至從不參與語文學習,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現象,每一位教師都應該予以重視,并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從客觀的角度來看,產生這一現象不僅包含學生自身的原因,還和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法有不可分割的聯系。教學是一個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過程,其會受教師教學法、學生學習態度以及課堂氣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影響教學過程的諸多因素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法是主要影響因素,因為教學法能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課堂氣氛。
據筆者觀察,大多數教師都習慣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語文,所謂傳統的教學法指的是教師一人主宰教學過程的教學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扮演著教學活動的主角,而學生則扮演著教學活動的“配角”或“聽眾”等角色。也就是說,很多教師都會采用講授法進行教學,即“教師講授——學生聽課”的教學模式。雖然這樣的教學模式也能促進教學工作正常地開展,但并不能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因為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很多學生并沒有形成學習的意識,相反很多學生還會形成依賴教師學習的壞習慣,這并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所以每位教師都應該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并漸漸擯棄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創新的教學環境。
要想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筆者建議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教學。從字面上看,我們便知道,任務驅動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基于相關任務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學法,這一教學法能保證學生的學習參與度,避免學生脫離學習的軌道。和傳統的教學法相比,任務驅動教學法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都是在教師的強制要求下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認知,如若學生一味地在教師的要求下學習,很多學生都會漸漸喪失學習的興趣。只有教師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探究知識,學生才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而任務驅動教學法便能為學生提供探究的過程。
雖然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都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他們并不能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一大任務。而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則能引導每一位學生清晰地認識到學習是他們不可推卸的任務,并且還能誘發學生學習的動機,使他們萌發出學習語文的興趣。由于學習內容有難易之分,因此教師不宜盲目地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而應該根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運用。為了引導學生能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筆者建議教師可以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求學生學習較為簡單的內容,例如字、詞、句等內容的學習。這部分內容較為簡單,因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自行學習,并完成教師布置的相關任務。
二、采用課堂導入教學法
一堂課是由多個環節組成的,其中包括課堂導入環節、新課講授環節以及復習鞏固等多個環節。課堂導入作為一堂課的伊始環節,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其他環節的教學效果,要想保證一堂課的教學質量,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精心設計導入環節。這就要求教師應先認識到課堂導入的重要性,這樣教師才能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導入環節。教師切勿因為個人疏忽的原因而省略導入環節,缺乏導入環節的課堂是不完整的。雖然課堂導入的方法有很多,但教師應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導入的方式,確保學生能在適宜的導入環節進入新課的學習狀態。為了促進學生激發學習興趣,筆者建議教師可以將導入環節的時間交予學生,并要求學生在上課伊始做課堂報告。
為了促進學生能快速地進入新課的學習狀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所做的課堂報告應和新課內容有一定的聯系。學生可以在導入環節給全班同學講解或呈現和新課相關的內容。例如,學生可以講解文章的寫作背景、作者的介紹等內容。為了保證課堂導入的效果,學生還可以借助多媒體,以播放視頻的方式給班上的同學呈現以上內容,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新課內容。采用這樣的導入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采用提問教學法
提問教學法雖然不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法,但運用此教學法教學初中語文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的過程,并和教師形成積極的互動。采用提問教學法能引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形成提問的意識,使他們能根據課堂內容的設置向學生提出適宜的問題。在向學生提問的過程中,不僅能使學生的注意力定格在課堂教學中,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向學生提供一個思考的機會。最重要的是,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還能有效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輔助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查漏補缺。當然,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況選用提問的方式,可以針對個別學生進行提問,也可以針對全班同學進行提問,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教師都應該保證所提的問題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教育價值,這樣才能體現提問的意義。
綜上所述,教學方法作為指導教學過程執行的重要方針,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課堂教學進度,只有教師采用適宜的教學法才能促進教學過程有條不紊地開展下去。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根據自己的教學實況不斷探尋優良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全方位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侯俊英.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電子版,2014(2):190.
[2]黃革,呂嵩松.初中語文新課程課堂導入設計的特點[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000(001):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