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芳
摘要: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延伸,外語教學體系和英美文學教學也逐步走向成熟。認知詩學理論學更注重加強學生對文學文本的理解,可以有效的增強學生的文學理解能力,深入英美文學,分析英美文學的作者、作品和出版傳播等因素。將實際的生活和文學文本相互結合起來,提高文學作品的理解,完成教學有價值的引導,在心理的層面解讀,體會深層的文學作品效果。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需要探究的主要內容,之后,結合現在現狀,針對性的制定出科學的教學改革措施。提高英美文學教學效果,實現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關鍵詞:認知詩學;英美文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326
一、問題的提出
英美文學教學是英語專業課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核心。在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歷程中,英美文學課程的教學價值發生了重要的轉變。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水平和英美文學教學水平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距離。人們對于英美文學教學的重視程度在不斷下降,教學方式單一死板,無法有效的讓學生獲得真知,甚至沒有把知識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認知詩學就可以在認知語言學或者是心理學等學科的基礎上,達到有效的引導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能力。認知詩學可以實現英美文學教學中教化功能的客觀要求,完成英美文學教學目標,挖掘出文章內部豐富的內涵,引導學生向著更高的精神世界進行發展。學生可以將自身的生活和閱讀的感知結合起來,激發審美情趣,增強人文素養。鑒于此,如何在認知詩學視野下展開英美文學教學,就成為了目前形勢下,需要探究的主要問題。
二、認知詩學視野下的英美文學教學
(一)使用認知詩學的運用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此時,可以使用認知詩學的理論引導學生進行文學閱讀,增強學生的綜合性能力,保持學生的整體有效發展。在開始的時候,可以結合現狀,有效的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將生活實際與文學作品結合起來。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就可以使用認知詩學理論,構建虛幻的場景,在生活中理解作品,提高內涵理解。之后,學生還可以使用認知詩學的力量增強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在文學作品中加大聯想,組合后構思新的意境。
(二)以認知話題為中心展開教學
英美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其中文學發展史占據了較大的份額,主要是人物的背景和介紹開始。但是,這樣的內容在學習的時候,就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空洞感,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影響教學的效果。但是,使用認知詩學的方式,就可以有效的將教學內容轉變到需要探究的話題中,引發學生思考和欣賞,最后加大文學作品的認知程度,提高文學素養。在引導學生閱讀的時候,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合理的指導,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學會使用認知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構建文本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要鼓勵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重點內容進行探究。
(三)構建開研究性學習,實現文學教學的認知轉向
從現代化的視角看,傳統理念下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英美文學課堂的教學需求,此時,就需要教師秉承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思想,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為以后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初始的時候,教師需要以學生為重點,轉變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引導者的身份,幫助學生走近文學作品的世界當中。例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大綱與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探究研究學習內容,之后,將這些內容轉變為有價值的勞動成果。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為了進一步開發學生的理解性,就可以設置一些具有閱讀目的性的問題,讓學生在一邊思考,一邊完成任務。也可以在某一個文學作品中,提升學生的交流性,深化認知,加大感悟。
(四)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從目前的形勢上看,認知詩學給英美文學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教材編寫的時候,大部分都是以背景+作家介紹+選讀章節+注釋的方式展開的,此種方式很難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此時,教師就可以對編寫進行優化,從認知詩學的角度,以學生為中心,增加人文關懷,保持讓英美文學的教學方式的靈活性和豐富性。首先,在信息化的時代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使用信息化的手段收集更多的教學材料,提升教學的效率。其次,學生更加傾向的是大千世界的新鮮事物,對于課本的不少內容卻不愿意接觸。教師就可以從這一點入手,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式,找到閱讀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學會從不一樣的角度分析文學作品的內涵與價值。例如:在學習《傲慢與偏見》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使用信息化的方式,將《傲慢與偏見》的經典電影視頻呈現到學生的面前。此時,學生在心理上就會將教學內容與劇中的人物心理、思想相互結合起來,體會其中的內涵,感知立體化的人物描述。此種方式,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另外一方面可以幫助人物的鮮明性,為學生以后文學閱讀的深入理解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進一步豐富教學評價方式
英美文學教學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評價教學。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語言能力的評價已經從單一的測試,向著多元化與人性化的方向進行發展。認知詩學理論下的英美文學教學評價,不僅也體現了較強的開放性思想,并且還可以肯定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在循序漸進中,促進學生對英美文學作品的認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習慣。
總結:隨著社會的進步,英美文學教學的過程中,認知詩學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各種影響因素,符合市場經濟的需求,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師也需要秉承科學發展觀的主要理念,統籌發展,加大基礎建設,認識到認知詩學的重要價值,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在認知理論的基礎上,關注作者的思想,理解作者情感與讀者思維的共鳴,強化語言層面的文本理解,加大理解的深度,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提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蓉.英美文學教學與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培養——評《英美文學與英語教學》[J]. 領導科學. 2019(12)
[2]何輝斌.文學疆域的拓寬和思維觀念的顛覆——論特納的《文學的心靈》[J]. 當代外國文學. 2019(01)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 重慶江津 40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