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昌
摘要:我國擁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在歷史的長河里出現過燦爛的建筑文化,并且得到傳承發展。隨著科技發展,現代建筑設計發展非常迅速,但是傳統建筑設計不該被遺忘,仍要重視起來,實現傳統建筑設計和現代建筑設計的完美結合,打造出更具價值的建筑物。本文先概述了傳統建筑設計的基本情況,并詳細探討傳統建筑設計的應用原則,最后對傳統建筑設計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具體應用進行闡述,僅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建筑設計;傳統建筑設計;傳統文化
近年來,在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推動下,我國建筑行業也得到了穩步發展,而建筑設計對于建筑行業來說尤為重要,它是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符號,能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蘊。在現代建筑設計活動中,有些設計人員將傳統建筑設計要素加入進去,使得建筑物的品味及價值都得到提升,同時也提升了建筑項目的整體經濟效益。然而,在應用傳統建筑設計時也有一些問題存在,所以設計人員應采取有效手段對這些問題妥善解決,發揮出傳統建筑設計應有的作用,提高建筑項目的價值。
一、傳統建筑設計概述
我國傳統的建筑設計有獨特的設計風格,無論是采用的建筑材料還是布局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在古代,由于材料類型少,所以人們在建筑設計中大多采用的是天然材料,最常用的是樹木,可以輕松的在樹木上完成雕刻,能創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氛圍和高質量的意境。通過分析傳統建筑設計的風格,我們發現以群落的方式存在是古代建筑設計的特點,而人們的社會地位也可以通過建筑物的占地面積顯示出來。從工藝角度去分析傳統建筑設計,大多傳統建筑都是以手工及雕刻的形式來裝飾建筑物的。由于古代沒有信息技術,所以對建筑物的雕刻加工只能由手工來完成,以此達到人們的審美要求。現階段的建筑設計者往往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是結合建筑物的結構和功能來完成設計的,還將其作為雕刻風格的決定性因素,促使建筑物形成點線面層次結構,這樣就會有一個外觀驚奇的建筑物誕生。
二、傳統建筑設計的應用原則
傳統建筑設計應用于現代建筑設計活動中所需要遵循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功能性原則
功能性原則是指傳統建筑設計用于現代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不能因為傳統建筑設計的應用而使建筑項目無法實現其原有功能。換而言之,就是在傳統建筑設計的應用同時也要注意建筑項目的功能性,其功能性不允許被破壞。在建筑項目的使用功能得到充分保證的前提下,再將一些傳統建筑設計的元素適當的加入進去,由此提升建筑物的品味及層次。以園林景觀中的涼亭為例,在設計時先要保證涼亭能正常的使用,其次是安全性必須要保證,之后加入一些古代涼亭的設計元素,這種設計方法有利于園林景觀的層次和品味都得到提升,更好的滿足了游客的觀賞需求和歇息需要。
2、地域性原則
現代建筑設計中運用傳統建筑設計要素必須要遵循地域性原則,該原則是指應用的傳統建筑設計要素應該保持和該建筑物所在區域的整體傳統建筑設計要素大體是一致的,例如,人們對于北方的傳統建筑設計大體印象就是高墻大院以及明清皇宮內包含的建筑設計要素;對于南方的傳統建筑設計,給人的印象基本是水鄉小鎮或青瓦白墻內包含的建筑設計要素。由此可見,一旦將高墻大院的設計方式運用到南方水鄉的建筑物中,那么就明顯不符合當地的文化特色,同時還使周圍區域的協調性被徹底破壞,影響到整體區域的可觀賞性。不僅如此,為了保證遵循地域性原則,設計人員在設計時先要掌握當地的地域文化特點,使傳統建筑設計能得到合理運用,促使建筑物的品味及其價值都能得到提高。
3、協調性原則
該原則是指現代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合理應用傳統建筑設計元素,并保證這些要素與整體的建筑項目是協調的,避免因為對傳統建筑設計元素的過度或者隨意引用而使原有建筑物的整體性被破壞,建筑物中傳統建筑設計不能過于突兀。再次以涼亭為例進行分析,如果游客在整體設計屬于現代化設計的游樂場中發現歇腳處有一座古風涼亭,那么游樂場的整體觀賞度就被破壞了,還顯得涼亭非常突兀,影響了整體設計,這就是沒遵循設計協調性原則的結果。反之,如果涼亭是在小區的綠地周圍,里面又擺上石凳石桌,就不會顯得古風涼亭突兀,反而能在花草樹木的映襯下,給人清爽、舒適之感。
三、傳統建筑設計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1、傳統建筑風格的傳承
由于技藝上的不同以及建筑材料的影響,所以中國的傳統建筑材料是木材,隨著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要成倍的增加木材的支撐強度和難度。而現代建筑是以鋼筋混凝土為原材料,此時建筑技術能達到100m以下建筑物的需求,然而有些地標性的建筑物已經超過了600m的高度。雖然現代建筑與傳統建筑之間的差距非常大,但是設計思想及概念是相近的,是一脈相承的,追求的都是建筑物的穩定性及延長使用壽命。所以,在有效結合傳統的建筑技術和現代的建筑技術時,要加強完善及創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現代文化。
2、運用傳統符號
符號是一種文化的契機,同時它也能成為一種看待文化的角度。設計師在傳統的建筑設計中對于建筑物本身的社會和文化因素有更多的考慮。在建筑物質量得到保證的前提下,細致的設計建筑物能使建筑物的整體風格顯現出來,所以傳統建筑的文化觀念就得到直觀地展現。而在現代建筑設計中應該將傳統知名文化中的文化符號廣泛的應用進去,例如,蘇州園林的“錯落有致”、故宮的“對稱美”等。這些建筑無疑都是緊密結合了傳統文化符號與現代建筑設計,建筑的整體價值最終得到提升。
3、結合時代發展
我國最為典型的傳統建筑設計與現代建筑設計相結合的建筑就是蘇州園林,將傳統園林建造的基本原則融入其中,以自然環境為依托,改造過程中保證生態不被破壞,并運用現代建筑技術,“錯落有致”之感才得以形成。此外,在改造當代商業街時,這種結合時代發展的美也能形成。隨著時代的發展,古代的很多特色建筑已經不符合現代審美要求,所以改造商業街的過程中要保留其原本的特色,再形成自己的風格。福州的“三坊七巷”就是具有城市特色的商業街,賦予了歷史與文化價值,同時它還具有新時代的旅游價值。
4、添加設計理念
我國傳統文化以人與自然相處為基礎。如今,中國重點強調的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田園般悠閑的生活成為很多都市人追求的生活方式。設計師在景觀設計時必須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有全面的了解,以該理論為指導,用現代建筑技術對自然環境進行微調。可以用原始的綠色植物或附近的材料對建筑進行裝飾,這樣就能減少對環境的損害,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保護環境。
結語
總之,傳統建筑設計本身就有明顯的優勢,將其運用到現代建筑設計中是設計者關注的重點。設計者通過對傳統建筑設計理念的合理利用來完善現代建筑設計,不僅使傳統文化得到傳承,還促進現代建筑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葉立.傳統建筑設計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20(6).
[2]吳藝武.傳統建筑設計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20(4).
[3]李睿卓,胡娟.傳統建筑設計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居舍,2020(20).
[4]李琰君.現代建筑設計中傳統建筑設計的應用分析[J].陶瓷,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