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簡單的介紹了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實踐的內容及意義,通過對現階段高中生涯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來探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實踐活動有效開展的措施,以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適應新高考改革的要求,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從而推動我國高中生涯教育實踐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生涯;教育實踐活動
引言:
近年來,我國一直致力于素質教育改革過程中,新高考改革也是重要項目之一。現代教育,不同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不再是死記硬背,兩耳不聞窗外事這種教育模式,其不僅要求學生能夠通過課本的學習掌握一定的知識,更強調學生能將所接受到的知識全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并能將其應用于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對于高中生來說,其將面臨人生中第一個大考驗,這將會對其未來的職業發展起到重要影響。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開展高中生涯教育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能夠讓學生未雨綢繆,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所在,引導學生去規劃自己的未來。
一、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實踐的內容及意義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實踐的課程內容,主要包含了: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了解程度,學生對自我性格、能力、弱勢的了解,學生對不同專業、職業的認識、學生決策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自我規劃和管理能力等。其意義在于引導學生去深刻挖掘自己的潛能,全面認識自己,加深學生對職業環境的認識,使其能夠自主地去選擇最合適自己的職業,為自己制定一個科學的生涯規劃[1]。
二、現階段高中生涯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在高中生涯教育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第一,并未制定科學的生涯教育目標,沒有根據不同階段的目標,來開展有效的實踐活動。例如,部分學校讓高一的學生停一周課,去校外參與工作崗位實習,進行職業探索,但并未取得較好的效果,反而導致課時緊張,缺乏深度;第二,學校所開展的實踐活動,過于單一,缺乏多樣性,不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單一的實踐活動,會導致學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提升。
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實踐活動有效開展的措施
(一)確定目標,開展有效的實踐活動
為保障高中生涯教育實踐活動,則必須建立健全的教育體系,確定教育目標。對于高中生來說,其馬上將要面臨升學考試,所感受到的壓力不僅來自于考試,還有就是對未來的迷茫,其需要一定的引導,去發現和認識自己,因此這個階段的生涯教育目標,旨在幫助學生去認清自己的能力,正視自己的內心,具有一定的未來規劃能力,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內心需求,結合文理科的現實發展狀況,來科學報填自己的高考志愿。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長處和不足,使其能夠應對未來的社會生活。在制定好總教育目標之后,便可以根據不同的年級,來設定階段性目標[2]。對于高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生涯教育課程,應當以強化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為目標,使其能夠初步認識不同專業的性能;高二年級的學生,在進行生涯規劃學習的時候,要關注于自己的實踐能力,掌握一定的職業信息,進一步深入思考自己的職業心愿;而高三的學生,開展生涯規劃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決策能力,使其能夠綜合考慮,來為自己設定長期、短期的職業規劃目標。
例如,在高一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心理測驗,通過這種有趣的方式,來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看自己適合何種職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不同職業的短視頻,擴展學生對各類職業的認識,以從中發現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在高二的時候,教師則可以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來讓學生去體驗某職業的一天。或是讓學生在寒暑假的時候參與實踐活動,由家長督促完成,并通過拍照、視頻,以及寫體驗報告的形式,來作證明;在高三的時候,學校可以多組織一些職業生涯規劃講座,經由專家指點,讓學生能夠決定自己的高考志愿。
(二)開辦職業生涯活動
可在學校開辦各種豐富的職業生涯活動,以強化學生的職業生涯意識。首先,可以職業生涯規劃相關內容為主題,來舉辦班級板報大賽。每個班級的學生都可以在課代表以及心理委員的帶領下,從不同的角度,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并將其表現在板報上,進行評比。或者是組織以“夢想”、“青春和未來”等為主題的班會活動,通過小品表演、歌曲演繹、角色扮演、心理游戲等形式,來豐富班會內容,并在此氛圍下,融入職業生涯規劃,加深學生的認知;其次,還可以舉辦寫作大賽,讓學生將自己對未來的期望,對自己的認知,或是所承受的壓力,所向往的生活,作為寫作素材,來進行創作,以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并對學生所提交的作品進行屏蔽,以促使學生去進行有效的自我規劃。最后,所開展的生涯教育實踐活動,要由家長積極配合,學生可以體驗父母的職業,也可以選擇體驗自己最感興趣的職業。在學生進行職業體驗之前,要開家長會,發家長函,與家長有效溝通,使其了解實踐活動開展的意義,并予以學生重視和支持。
結論
就目前而言,開展高中生涯教育實踐活動,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其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局限性,涉及到多個方面,必須進行綜合規劃。部分高中學校,已經嘗試組織生涯教育實踐活動,但并未堅持太長的時間,而且取得的效果也不太好。如何兼顧課堂專業知識理論學習和實踐教育,是必須解決的問題。若是無法化解這一問題,則會適得其反,既無法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又影響了學生的知識學習,得不償失。教師應當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在涉及生涯教育課程的時候,不可脫離學生的實際情況,要貼合實際;充分利用學生的業余時間,來開展有效的實踐活動,讓學生事先體驗一段職業生活,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
參考文獻:
[1]劉剛. 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職業生涯教育探析[D].沈陽師范大學,2017.
[2]朱賽飛.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職業生涯教育現狀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7.
姓名:高瑩靜 出生年月: 1982.12 性別:女 民族:漢 籍貫:天津 職務/職稱:心理教師 中學一級 學歷:本科 單位:南開大學(畢業院校) 研究方向:生涯教育 心理健康 單位信息單位全名: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工作單位) 所在省市:天津 郵編:3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