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宇 袁芳
近些年,人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現(xiàn)在的一個比較突出問題。焦慮與抑郁這些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多是由社會和心理因素引起的,但是現(xiàn)在并沒有一個很科學明顯的治療方法。但是現(xiàn)在大量的數(shù)據(jù)表明體育鍛煉不僅能夠提高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對于人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抑郁、焦慮等)有著顯著的改善作用。本文通過實驗法與數(shù)理分析法,對30名實驗者進行時間為8周的實驗,觀察體育鍛煉是否會對心理健康問題有著顯著的改善,經(jīng)過實驗證明,體育鍛煉對于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有著明顯的改善作用。
1 研究目的
通過實驗法以及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于30名實驗者進行實驗,通過SDS等量表來進行檢測試驗著的抑郁以及焦慮程度,觀察體育鍛煉是否能改善試驗者的焦慮以及抑郁程度。
2 實驗對象
選擇30名焦慮、抑郁程度相同且長時間不進行鍛煉的人(每周鍛煉次數(shù)小于1-2次)。隨機分為3個組。
3 實驗方法
將實驗對象隨機均分為三個組,其中一個組每周進行3至4次的體育鍛煉,第二組每周進行1次訓練,每次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另一個組不進行體育鍛煉,三個組的實驗對象每周的生活照常,除了實驗組的每周增加三到四次體育鍛煉,經(jīng)過8周的訓練,觀察實驗對象的焦慮以及抑郁的指數(shù)有沒有明顯的下降。
4 研究結果與分析
健康的標準應該是心理、生理、社會適應三者的有機結合以及和諧統(tǒng)一,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有著各種各樣的心理健康問題,比如焦慮、抑郁等等。但是卻并沒有一個比較科學比較良好的方法來解決這種問題。但是最近幾年大量的實驗證明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人們的心理健康,而且對于人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有著比較明顯的改善作用。大量證據(jù)表明,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通過對美國和加拿大10年間多組人群的橫向調查顯示,較高水平的體育鍛煉與總體幸福感、低水平焦慮和抑郁以及總體積極情緒呈正相關。長期的適量體育鍛煉有助于大腦皮質重量的增加,體育鍛煉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為大腦神經(jīng)細胞的運動提供充足的氧氣使其保持充分的能量供給,提高大腦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的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有助于預防和治療學生因生理變化而產(chǎn)生的各項心理健康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隨機選取30名焦慮抑郁程度相當?shù)膶嶒瀸ο螅S機分為3組,每組10人左右。實驗組1每周進行一次體育鍛煉,實驗組二每周進行三到四次體育鍛煉,第三組為對照組,不進行體育鍛煉,三個組每周的生活照常,體育鍛煉主要為有氧的跑步以及籃球這兩個項目,每次的時間約為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經(jīng)過8周的訓練,再采用SDS等量表檢測實驗對象的焦慮、抑郁程度。看體育鍛煉是否會能否顯著改善試驗對象的焦慮以及抑郁程度。自變量:進行鍛煉的時間長短。因變量: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因變量通過主觀疲勞表來進行檢測。其他有可能影響的因素還有學生當天的精神狀態(tài),這個是可以控制的。通過調查與通知讓學生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時間充足,沒有熬夜的現(xiàn)象。另外實驗組的進行的體育鍛煉的強度也要適量,不能過于大,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放松。不能夠讓學生更加的疲勞。盡量減少跑跳等等大強度的運動。體育鍛煉能夠直接的給人帶來愉悅和放松的心情,并且能夠緩解緊張與不安等一些負面情緒。從而來調控人的情緒、改善心理健康。并且有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可以使自我的概念清晰度明顯提高。并且肌肉力量與自尊情緒的穩(wěn)定性也呈正相關的影響。并且一些團體項目例如排球、籃球等也可以增加人們的團隊意識以及能夠讓人們更好的融入到團體之中。人們在體育鍛煉中變相的也在融入各種各樣的小團體,并且也漸漸的能夠在小團體之中更好的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宣泄自己的情感。從而也能夠達到調節(jié)心理的作用。體育鍛煉也能夠增強我們的心肺功能,心肺功能的提升也有利于我們的心理健康。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能夠促進我們的血液循環(huán),從而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抑制的交替轉換過程得到加強,促進感知能力的提升,使我們的大腦思維更加的靈活、協(xié)調。體育鍛煉的初期是較為容易疲勞的,這也更加需要我們有一個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還需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心。通過一定的體育鍛煉是可以達到一個心理上的滿足感。也可以增強人們的自豪感。從而讓人們的心情愉悅,對于抑郁等一些情緒也是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針對存在焦慮情緒的實驗對象在實施體育運動鍛煉時應注意,體育鍛煉改善試驗對象心理健康水平的程度因體育鍛煉的強度的不同而存在差異, 中等強度產(chǎn)生的效應明顯優(yōu)于小強度和大強度。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可使人體全身以及大腦血液循環(huán)加快,其對緩解心理壓力具有一定好處,因此應注意鍛煉的堅持性和持久性,同時體育鍛煉可分散實驗對象的注意力,使其從困擾事件中擺脫,加強其對課外體育鍛煉的興趣。將運動范圍控制在中等運動強度,可提高在校大學生對體育運動興趣,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其焦慮情況,同時通過運動強度和體育運動技術可改善實驗對象面對社會時所需的良好心理素質和堅強毅力。自我效能理論認為具有身體鍛煉習慣的人會體驗到一種成功感,并提高自我效能,有助于打破與抑郁、焦慮和其他消極心境狀態(tài)相關聯(lián)的惡性循環(huán),改善心境,增加對影響心理健康事件的處理能力;任務掌握假說認為當機體成功地完成某項任務后,就會產(chǎn)生我能行的自信心、積極的情感和再次嘗試的欲望,使機體獲得獨立感和成功感,并遷移到生活中來,改善心理健康;社會交互作用假說認為在體育運動中形成的良性人際關系隨運動時間、次數(shù)的增加而不斷得到強化,被強化了的這種關系在以后的生活中成為經(jīng)驗,此種經(jīng)驗在后續(xù)生活交往中對原有的心理過程有很好的調校作用。經(jīng)過8周的實驗后可以顯著發(fā)現(xiàn),每周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整體水平有積極的作用,每周參加3次以上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整體水平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體育鍛煉頻率對于強迫癥狀呈現(xiàn)消極作用,每周參加1次和3次的消極作用較其他頻率明顯。每周參加3次及3次以上體育鍛煉對抑郁、焦慮、社會適應等指標作用較好。每周參加3次體育鍛煉對人際關系指標作用較好。體育鍛煉對焦慮、抑郁癥狀的降低具有有益的效果,其效果十分顯著。體育鍛煉可以降低睡眠障礙的產(chǎn)生,有利于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到目前為止的研究顯示,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能夠作為治療抑郁癥患者的方法,但是焦慮和睡眠障礙的運動強度的適當范圍還有待論證。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尊和自信,身體自尊是體育鍛煉影響大學生抑郁水平的心理中介變量,而焦慮和睡眠障礙的影響中介變量有沒有,是什么?需要我們進一步去驗證。最后,體育鍛煉可能對不同的學生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所以需要加強運動處方方面的知識來進行體育鍛煉方式的設計,使學生長期的參與體育鍛煉,達到終身鍛煉的目的。經(jīng)過8周的實驗可以得出結論,體育鍛煉可以顯著改善試驗對象的焦慮以及抑郁程度,并且通過查閱文獻可以得出每周鍛煉1次就可以對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有著明顯的作用,而每周參加三次以上的體育鍛煉可以大幅度改善試驗對象的焦慮抑郁程度。
5 結論
(1)每周參加一次體育鍛煉,可以較為明顯的改善實驗對象的焦慮以及抑郁程度。
(2)每周參加三次體育鍛煉,可以顯著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并能夠大幅度改善受試者的焦慮與抑郁程度。
通訊作者:袁芳
(作者單位: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排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