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淑英
隨著人們素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教育教學工作也實現了高質量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于自身的身體健康。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將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高質量的人才。隨著小學體育課程教學新標準的提出,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將有新的更高的要求,將在提升身體素質的基礎上推動學生實現更好地發展。
體育課堂教學作為學生對體育知識獲取的重要平臺。小學體育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向學生講解體育運動的基礎知識和技巧,通過師生交流和互動,推動學生體育學科素養實現提升。隨著小學體育課程新標準的提升,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學生身體素質水平不斷提升的基礎上,推動學生體育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為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 體育課程核心素養和體育學科素養的基本概念
第一,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具體來說,就是基礎教育中不同學科的教學中,以多樣化的方式讓學生獲取到學習資源,學生通過學習探究、反思總結等方式來所具有素養。核心素養作為師生交流的基本素質,將讓學生對不同學科的難題進行更好、更快地解決。
第二,體育學科素養。學科指的是在特定化的情境中,學生通過對課程知識的學習所形成的一種能力、素質。學生通過學習所得到能力和價值理念具有系統性和科學性的特點,這是踐行素質教育理念的一種具體體現。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運動能力、體育品格以及健康行為這三者是互相影響的,學生將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實現體育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
第三,體育課程核心素養和體育學科素養兩者之間的關系。這兩者可以說是相互影響和作用的。核心素養作為對學生核心進行培養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體現。小學生通過日常體育課程知識的學習和鍛煉,將讓學生的體育基礎知識和技能掌握得更加扎實,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推動各方面能力素質實現均衡發展,為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創造良好的條件。從這就可以看出,學生具有良好的體育學科素養將是對高中生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的重要基礎。
2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方法分析
2.1 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情感
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體育素養。培養學生的體育情感,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體育課堂教學作為學生對體育知識學習和掌握體育運動技巧的重要途徑,以趣味性和互動性的教學來將學生體育課程學習興趣進行充分地激發,讓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態度更加端正,這是對學生體育情感進行培養的重要方式。根據作者的教學經驗,學生在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是有著巨大的差異,有的學生對于體育運動天生就有一種熱愛之情,各種體育運動項目都想去參加。但是有的學生就不愛運動,對于各種運動項目都是敬而遠之,在體育課堂學習中也顯得十分地被動。從這就可以看出,通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提升將是一件難度系數比較高的事情。
對學生體育情感的培養,是要以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興趣為基礎。學生只有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有充分地感受,才會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程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運動中來,推動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意識和習慣。不僅要對學生體育運動興趣進行培養,還要不斷地讓學生端正參加體育運動的態度。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之前,小學體育老師要對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身體素質等情況進行充分地了解,結合課程教學目標來選擇最佳的課程教學內容,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活動。在具體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為了將學生對體育課程知識學習的興趣進行激發,老師在具體體育知識和技能講解過程中可以增加趣味性和游戲性的教學元素。比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開展某項體育運動項目,就可以通過積分賽的實施,將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因素充分地激發出來,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運動比賽中。同時要注重積極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自由、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參加體育運動,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對體育知識和技能實現更加快速、準確地掌握。
在具體的體育課堂教學方法選擇上,小學體育老師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來進行確定。比如,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小學體育老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要充分地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將學生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
2.2 注重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實現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體育精神
在對學生體育運動興趣和態度培養的同時,也要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讓學生具有良好的體育運動精神。在傳統的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老師首先要讓學生掌握各種體育運動知識和技能,以此為基礎來培養學生的專項運動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將體育精神滲透其中,推動小學生體育綜合素質能力水平的提升。
在具體的小學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因為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體育運動興趣的差異,所以對于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的。所以,這就需要小學體育老師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來制定不同的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提升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學生在反復練習中能夠對體育運動的動作和技巧能夠切實掌握,推動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實現均衡性發展。所以,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對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將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2.3 注重對學生講解各種體育健康知識,培養學生具有健康行為
從以往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都存在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健康知識的問題,不夠重視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健康行為阿赫習慣,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不利于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要想讓學生的小學體育課程核心素養實現提升,小學體育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要注重解決這些問題,在教學中注重向學生講解各種體育運動技巧和方法,強化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育運動方法,以免學生在體育運動鍛煉中因為錯誤的運動方法或者技巧而造成身體上出現重大傷害。
第一,小學體育老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強化對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的滲透,讓學生掌握體育運動之前的準備鞏固走。在掌握正確的體育運動技巧之后,讓學生努力形成健康的體育運動習慣,這樣才能推動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為學生的體育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二,小學學校要高度重視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開展健康教育,可以成立相應的教研組,構建健康教育知識體系,從而讓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變得更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
3 結語
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體育課程核心素養,讓學生的體育綜合學習能力實現全面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作為培養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平臺,需要小學體育老師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來選擇相應的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推動學生小學體育課程核心素養的不斷提升。
(作者單位: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