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德育工作開展具有目的性,需要重視德育教育的要求,創新教育方法。乒乓球訓練具有時間短、專業性強的特點。因此,在乒乓球訓練中滲透德育教育內容的工作較難開展。本文主要對乒乓球訓練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原則進行闡述,結合其根本要求,提出乒乓球中進行德育教育的策略。
乒乓球訓練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運動員的整體素質,提升技能水平和個人素質。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務是進行人格教育,強化運動員的意志品質,全面促進人的成長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在乒乓球訓練過程中,強化德育教育工作,提升運動員的素質水平,需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即愛國主義教育、道德品質教育、思想意識教育。
1 乒乓球訓練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原則
1.1 以人為本原則
“以人為本”要求將教育的中心回歸到人的成長和發展中,重視教育價值的發揮和生活價值的回歸。將運動員的發展要求和素質提升要求擺在首位,創新教育方法,優化教育途徑,才能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德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教育,而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素質,因此,在乒乓球訓練中進行德育教育,需要結合運動員的主要特點和發展需求進行。
1.2 人文教育原則
德育教育應以人文教育為主,進行情感傳遞,培養運動員的人文情懷。傳統教育中往往忽視對運動員的情感進行培養,導致運動員的情感缺陷。情感是人類社會的維持紐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與運動員進行“靈魂交換”,以情感帶動運動的行為,呼喚他們不斷拼搏進取,對運動員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3 規律教育原則
規律和規則是組成社會秩序的重要方面。通過對規則意識的培養,能夠形成優秀的隊伍紀律,提升運動員的整體素質。以規則教育表現為運動員的服從程度,不僅是服從隊伍團體,更要服從比賽規則。因此,德育教育應該重視培養運動員的規則意識,提升運動員的綜合素質。
2 乒乓球訓練中滲透德育教育內容的途徑
2.1 強化國球意識,滲透愛國教育
德育內容主要包括道德素質、愛國思想、民族精神的培養。通過民族精神進行啟發式教育,培養運動員的愛國謹慎,能夠有效給提升我國運動員的身心素質水平,促進民族情感的產生,樹立民族自信心。我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乒乓球項目中屢獲金牌,成為我國體育的國家榮耀象征,使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不斷促進我國的外交發展。因此,在乒乓球訓練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離不開體育精神和奧運精神的滲透,對傳承我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在乒乓球訓練中傳遞“乒乓球精神”、奧運精神,鼓舞運動員不斷強化自身技能,提升體育認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能夠培養出立場明確、意志堅定的優秀運動員,并以民族精神指引,強化國人的運動素質。并通過比賽紀錄片、愛國電影等文化作品進行觀看,以比賽中運動員的精神為指導,繼承中國奧運精神,從而進行愛國教育,培養國球意識。
2.2 強化規則意識,滲透素質教育
運動員提升素質水平,保持良好的隊伍紀律,是構建運動員競技素質的重要內容。比賽規則是組成乒乓球運動的重要部分。當前,我國乒乓球運動的訓練方法眾多,運動員的比賽方法多不勝數。通過乒乓球項目的規則踐行,能夠有效約束運動員的多種行為,從而促進運動員的規則意識的產生和發展,從而提升運動員的道德素質水平。
例如,宣揚公平競技、友誼第一、合作共贏的比賽觀念,鼓勵運動員樹立尊重對手、關愛隊友的優秀競賽品格,傳達集體合作的團隊精神,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嚴格約束,構建良好的紀律隊伍。通過對規則意識的強化,運動員能夠采用更加公正的競技方式,提升個人的道德修養,展現出大國情懷和人文情懷。
2.3 強化競賽意識,滲透品質教育
乒乓球屬于對抗式競技體育運動。在乒乓球項目的比賽過程中,不僅需要運動員擁有強健的體魄,還考驗著運動員的意志力、專注力等心理素質。因此,乒乓球選聯眾也應該對運動員進行意志品質的教育,培養運動員艱苦奮斗、永不言棄、迎難而上、超越自我的優秀品質。
例如,在體能訓練中,教練員可以“以800*2為一組,一組結束以后心率保持每分鐘160次以上,持續3組為合格”的方式訓練運動員的意志力和耐力。在訓練方式上,選擇間歇式訓練,即每一組結束以后,需要間歇休息,慢走400米,直到心率降到每分鐘80次,再進行第二組訓練。長時間的高強度運動,運動員需要忍受身體和心理雙重負擔,在訓練中集中注意力,不但能夠快速提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水平,更能夠磨煉運動員的意志力。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乒乓球訓練中開展德育工作,需要對中國民族精神、奧運精神進行傳遞,樹立國人國球自信心和自強心,不斷磨煉意志品行。道德是構成文明社會的公民必備品質,是我國文明程度和社會和諧程度的重要表現。運動員的道德品行不僅表現在個人行為上,更表現在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的認識當中,因此,磨煉運動員的意志力、強化品德素質和滲透愛國教育是提升運動員道德素質的主要方式。
(作者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體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