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井明
為深入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探索培養技能人才的新路徑,同時為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的通知》(教發【2014】6號)“在確定有需要的職業領域,實行中職、專科、本科貫通培養”的任務,根據《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教職成【2015】4號)關于“提升職業教育集團化服務現代職業體系建設的能力”的要求,我校開展了專業技能人才貫通培養的探索和試驗,特別是運動訓練專業,從崗位分析入手,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主線,注重與產業、企業、崗位對接,與行業規范和職業標準對接,整合課程,確定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1 引言
堅持立德樹人、全面發展,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途徑;打破體制機制障礙,整合融通各級各類優質教育資源,探索優質高效育人的教育發展新模式;促進教育公平,完善職業教育體系,構建人才培養“立交橋”,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對接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需要,改革專業設置,調整教學計劃,全面加強校企合作,培養高級技術技能人才;提升職業院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增強職業教育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力和影響力。
2 人才培養定位
這是教育改革的又一重大舉措,打破了傳統的“上高中—考大學—找工作”理念,進入本項目學習可“一步到位”實現高素質、高技能、高技術、高學歷的教育,達到培養高級技術、技能職業人才,服務社會的培養目的。
3 主要做法
3.1校企共建實踐平臺,突出職業能力培養
在云南省政府和云南省體育局的支持下,聯合30多家企業事業單位同本專業成立了“云南體育職業教育集團”,常年為本專業師生提供實踐機會和實訓基地,并采取“訂單式”聯合培養企業行業所需對口體育人才。本專業實踐課程主要通過到實訓基地采用“現場實踐教學法”、“項目牽引教學法”;頂崗實習主要“任務實訓教學法”教學,學生直接參與到行業、企業項目整個過程,培養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
3.2提升社會服務能力,強化特色示范作用
與云南省體育局體育特有工種鑒定站、云南群眾體育指導中心、中國高爾夫球協會、云南省足球協會、籃球協會等單位合作聯合開展了面向在校學生及社會學員進行籃球、羽毛球、網球、高爾夫球、足球、乒乓球等二、三級裁判員職業培訓鑒定工作,累計培訓鑒定5500余人次。
3.3 實踐人才系統培養,培養優秀體育人才
按照“教育、訓練、科研”三結合的原則,云南體職院與云南省各個體育運動專業隊及云南體育職業教育集團進行深度合作,加強“訓練入隊、實踐進基地、文化學習在高校”,實行專業隊、企業、行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及時跟蹤分析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和更新變化,實現跨場所、多元優化、動態契合的“體教結合+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模式,組織制定和實施了競技體育人才“小學、初中、五年制大專連貫”的教學支撐培養方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體系。
本專業先后為云南省專業運動隊培養輸送了1500多名優秀體育人才,其中,有10人獲世界冠軍,3人獲奧運冠軍,11人參加過奧運會,16人獲亞洲冠軍,21人次獲全國冠軍,70人次獲全國青少年冠軍,100多人獲全運會冠軍。
4 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為進一步促進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我校每年都舉辦學生職業技能大賽,以檢驗我校學生培養質量,并從中挑選優秀選手參加全國體育高職院校學生技能大賽。通過不斷的積累,我校學生在2016、2017、2018、2019連續四年全國體育高職院校學生技能大賽中都獲得優異成績,這充分展示了我校各部門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的成果。
4.2建議
4.2.1著力抓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師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使教師既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
4.2.2積極從校企合作單位聘請兼職教師,實行專、兼職結合,改善學校師資結構,適應專業變化的需要;
4.2.3積極從本地知名大學體育學院聘請運動訓練專業的資深教師到我校任教,適應專業發展的需要;
4.2.4選派我校優秀的教師到國內知名體育院校進修、學習,促進教師水平的提升,逐步提高質量以滿足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確保教師質量整體提高。
(作者單位:云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