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市政工程建設作為城市發展的基礎,對其需求越來越多,在工程建設中的標準也越來越高。所以,加強工程建設中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就目前的市政工程的管理措施和條例來說,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例如:對于監管工作不到位,監管意識不明確,施工安全沒有落實,成本預算有出入等。就以上這些問題,本文進行了探究分析,并制定出一系列的解決方案,為提高市政工程建設管理的力度和施工的結果,提高居民生活的環境。
關鍵詞:市政;工程建設;管理;解決對策
1.關于市政工程的管理特點
市政工程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其主要包括電力、天然氣、排水、照明、道路以及橋梁等等,這些都是和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造價上不僅較普通的工程更高,因為工程繁瑣,需要的施工人數眾多,因此其工程周期一般也較長。所以對于此類的工程建設,需要更嚴格的管理標準,在提高建設速度的同時還要保證其建設質量,盡早的投入使用來方便和保證居民生活舒適和出行安全[1]。
2.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問題
市政在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是制約工程建設質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最應該優先解決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本文進行逐一列出。
2.1質量監管不到位
一座建筑物從規劃到施工再到使用,其質量是整個工程的核心,如果質量不達標,在施工時反復的補救,不僅延長了施工的周期,還減少了其使用的年限,增加了政府的開支,耽誤了居民的使用,并增加了安全隱患,提高了市政工程后期的工作量[2]。在近期施工中,圖紙設計不合理、施工材料問題、技術指揮問題和安全保護設施不足等都是主要的問題,嚴重的影響著工程的整體質量。
2.2施工現場監管態度不明確
由于市政工程多以大型的工程項目為主,因此涉及到的施工人員眾多,會有少數施工人員不配合管理,導致施工現場秩序混亂。因此,建立施工人員的秩序感和其安全是最主要的。其次,對于需要進行露天或者高空作業的建設項目來說,材料設備的擺放和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現場管理不足,會造成材料損壞,影響施工的進程,露天戶外作業時甚至引起各種意外事故的發生,例如:雷擊、電擊、火災、踩踏以及高空墜落等。因此,監管人員要明確施工現場的監管態度。
2.3施工監管的制度不完善
市政的工程建設雖然屬于市政管理,但是具體的項目多數都多以承包的方式分擔出去,對于建設中的具體內容和細節的要求,承包工人并不是非常的了解,因此,也并沒有相關的監管制度建立,這也是導致施工出現漏洞和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
2.4施工成本的控制不合理
很多工程在施工前都進行了成本的估算,但在實際的應用中,會因為材料、水電、設備、工資等費用的出入而影響最初的估算。工程前期因資金充足而無節制的投入,等到后期時各種意外事件的發生,資金出現短缺,延誤工程的進度,甚至會因為資金的問題造成整個工程的擱置,不僅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出行,還降低了整個城市環境的市容市貌[3]。
3. 對于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案
加強市政工程建設的管理,是對整個城市負責。對于當前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做出了如下的解決方案。
3.1提高監管力度
加強對施工原材料的質量管理。在材料選取時,要由經驗豐富的、專業的、職業道德較高的人員進行原材料的選購,并配合優秀的運輸系統和分配系統來完成從運輸到使用的過程,配備優秀的監管團隊,對每個流程進行管控,來提高監管力度[4]。
3.2加強施工現場監督
首先是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其次是保護材料,最后才是保證整個施工的質量和進度。對現場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的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以及自我保護意識。并對施工現場進行嚴格的安全管理,設置好警示牌,安全距離和安全標語,以及報警設備,對現場的水、電等設施加強保護,來減少施工現場意外的發生。
3.3建立監管制度
建立從小組長、團隊小組、施工團隊、項目分承包以及項目總承包的管理體系,明確每個級別的責任,提高管理效率。對于具體的設計、采購到施工現場都進行了監管,建立相關的考核制度來促進工程質量的完善。
3.4控制成本
提高隱形支出的預算,為保證市政工程建設的完成。在做預算時,要選擇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進行估算。對整個工程都涉及到的方面進行預算。并同時對施工人員進行合理的分配,減少人員超出的發生,減少水、電、材料和人工的浪費。
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政的工程建設是一項涉及范圍較大的工程,只要抓住了其中的細節才能保證工程的完美收官。對于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的發現,對其進行分析和解決,才是真是為市政建設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巡.市政工程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1(02):124-125.
[2]鄒金強.探究市政工程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城市建筑,2020,17(20):179-180.
[3]孫寬.市政工程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決策探索(中),2020(05):53.
[4]劉永紅.市政工程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智能城市,2020,6(09):90-91.
作者簡介:李聰(1994—),男,四川資陽人,專科學歷,建設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