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巧紅
摘? 要:司法體制改革之后,刑事偵查受到了強烈影響,因此相應的刑事偵查學的課程教學也需要作出改進,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刑事偵查學課程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在課程教學理念、人才專業素養培養等方面仍有不足之處。基于此,本文從司法改革的概述入手,探究司法改革視域下刑事偵查學課程教學的問題,分析司法改革視域下刑事偵查學課程教學的應對措施,希望可以借此給刑事偵查學教學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司法改革;刑事偵查學;問題;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D631.1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13-0044-03
一、司法改革概述
(一)司法改革內容
從2012年開始,我國司法改革不斷推進,改革的內容也十分豐富。
首先在司法體制上,我國開始從以偵查為中心逐漸轉向以審判為中心,這樣就能實現刑事訴訟的構造強調法庭審判的重要作用。這一措施有效解決控辯平衡的問題,進而保障司法的公正性。
其次,在改進的過程中,刑事證據立法也逐漸實現了體系化,這樣就在宏觀層面避免了案件認定的隨意性,建立起了嚴格的證據審查體系。在我國司法體制的改革中,偵查權的運行方面也建立起監督制約的體制,突出了人權保障的理念。該項改革主要是以辯護權監督制約行政權,形成了值班律師制度、律師會見制度等,有效推進了偵查權的規范化運行。
(二)公安政法院校應關注司法改革
司法改革進一步推動我國司法制度的完善性建設,在改革的過程中不斷融入現代化的理念,取得了諸多實踐成果。從實際情況來看,刑事偵查學的課程與我國司法體制有著密切的關系,相應的教學內容需要與我國的司法改革理念和制度深入融合,這樣才能培養出更符合需求的人才。因此,在司法改革的視域下,公安政法院校要時刻掌握司法改革的動態,據此明確相應的人才培養目標,進而為國家輸出更多優秀的刑事偵查人才 [1]。
二、司法改革視域下刑事偵查學課程教學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未能作出轉變
教學理念體現了教學活動的態度,對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自司法改革以來,我國建立了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體制,這對刑事偵查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相應的偵查理念、專業素養等方面的培養滯后于司法改革實踐,在教學的過程中過多關注偵查本身,缺乏對偵查展開的深入分析,使教學過程極為封閉。當然,教學理念的滯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很多教師未能結合司法改革來轉變教學理念,仍然沿用傳統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如果刑事偵查學的教學理念無法與司法改革相匹配,就會導致教學內容缺乏現代化的實踐成果,使教學的目標與方法等與社會實際存在偏差。
(二)教學內容與其他學科的銜接不足
刑事偵查學需要與其他課程配套,才能幫助學生樹立起完整的體系,進而提高其綜合素養。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公安政法類院校將刑事偵查學、證據法學、刑事訴訟法學作為偵查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并由此構建了相應的學科教學體系。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刑事偵查學的教學內容與其他兩個學科出現了矛盾,甚至還會出現教學效果的沖突。例如,刑事偵查學講究偵查訊問策略的多樣化,但是司法改革要求采用體系化和規范化的詢問過程,這兩者本身就存在矛盾。從本質上來看,這是因為課程教學的銜接不暢,未能深入探究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進而從整體上構建課程體系。當然,這也和教材有著一定的關系,雖然當前刑事偵查學不斷吸收司法改革的成果,但是在教學內容的改革方面存在滯后性,進而引起了課程內容的矛盾 [2]。
(三)課程教學忽略了偵查素質的培養
在當前的刑事偵查教學中重點強調偵查經驗,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課本知識補充的作用,且有利于學生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但是偵查經驗的傳授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很多案件的偵查經驗僅限于特殊的領域,很容易對學生形成錯誤的引導。在中國司法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偵查權被科學約束,在進行偵查的過程中要采取多樣化的偵查技術,不能過多地強調偵查經驗,而應注重偵查素質的培養,這樣才能從刑事偵查的本質入手來提升學生的素養。除此之外,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未能充分融入司法改革中對偵查權監督制約的相關內容,核心仍是放在偵查業務能力的培養上,這很容易引導學生產生錯誤的認知,過分注重偵查技能,忽略了偵查的合法性。
三、司法改革視域下刑事偵查學課程教學的應對措施
(一)構建以審判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在我國司法改革的過程中,建立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是我國司法改革的核心內容。在刑事偵查學的課程教學上,要跳出原有的限制,建立以審判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圍繞訴訟制度的構建來開展各項教學活動,這樣才能讓教學與社會實際相符,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在這方面,刑事偵查學的教學要著力強化學生程序意識的培養,同時讓學生具備人權意識和證據意識,認識到偵查行為需要接受約束和司法審查。
教學理念需要根據社會的需求不斷改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特別是對于刑事偵查學的教學而言,它關系到司法活動,所以教學理念更應準確、及時地吸取司法改革的新要求,將各類司法實踐的成果應用于教學中,這樣才能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的刑事偵查人才。所以,院校的領導需要重視理念的轉變,首先在教師層面進行培訓,突出現代化刑事偵查學課程的理念變化方向,然后在全校范圍內進行深入改革,打破傳統理念限制,以此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
(二)課程教學內容的優化調整
在上面的分析中提到,當前刑事偵查學課程教學的內容與其他學科的銜接不足,導致了教學沖突,因此刑事偵查學的課程內容要作出調整和優化。在這方面,首先要將新的司法改革成果融入教學內容中,用現代化的案例培養學生正確的刑事偵查思維。其次,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要立足于整體來進行改進,將偵查技術、偵查措施、刑事法學等學科合理地融入刑事偵查學中,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讓刑事偵查學的教學更具開放性,有效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特別是在偵查人員業務素質的培養方面,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不斷豐富課程內容,以此將教學內化為學生綜合偵查素養。為避免教學內容過度強調經驗,在課程中還需要強化偵查理論教學,針對案例來挖掘其中包含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逐漸擺脫經驗式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 [4]。
刑事偵查學課程教學內容的優化調整要緊密結合我國司法改革的實際,明確司法改革帶來的不同點,然后將現有教學內容中與改革不適應之處進行剔除,同時補充司法改革的新成果。需要注意的是,相應的課程內容改革必須具有時效性,讓學生能夠隨時了解到司法改革的變化,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5]。
(三)課程實踐吸收司法改革的成果
刑事偵查學的課程具有較強的系統性,當前我國各大公安政法院校都在課程教學中設置了實踐教學,以此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院校制定了相對固定的實踐教學大綱,對某些項目訓練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而且在大綱中也融合了刑事偵查的各項理論。
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刑事偵查學實踐教學的核心仍是偵查技能的培養,忽略了偵查人員業務素質綜合性的要求。結合我國司法改革的內容,刑事偵查學教學忽略了偵查行為合法性的相關內容,且沒有足夠重視偵查取證資質的意識培養。
因此,在后續的實踐教學中,可將辨認筆錄制作和辨認規則納入實踐教學中,最好通過模擬審訊等方式來讓學生從實踐中理解我國司法改革的相關內容變化 [6]。
四、結語
司法改革有效推動了我國司法體制的完善,在實踐中取得了輝煌的成果。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刑事偵查學課程體系需要緊跟司法改革的發展趨勢,避免教學內容與改革實踐脫節。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刑事偵查學課程教學與司法改革仍存在不適應之處,主要體現在教學理念未能作出改變、教學內容與其他學科的銜接不足、課程教學忽略了偵查素質的培養三個方面,本文對這三個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然后結合時代發展的需求提出構建以審判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課程教學內容的優化調整、課程實踐吸收司法改革的成果三項措施,希望可以借此給我國刑事偵查學教學的優化提供一定的方向,進而使其與司法改革相對應,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為我國輸送更多刑事偵查人才。
參考文獻:
[1] 蔡萌生. 大數據背景下刑事偵查學實戰化教學改革思路研究[J]. 無線互聯科技,2020,17(15):130-132.
[2] 麻愛琴. 公安院校傳統教學的調適與革新——以刑事偵查學課程為例[J].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9):137-140.
[3] 陳燁. “以審判為中心”背景下刑事偵查學課程教學的解構與重構[J]. 陜西教育(高教),2018(07):21-22.
[4] 王林,章立早. “以審判為中心”改革背景下 公安院校偵查學專業課程教學的改良與重構[J]. 公安教育,2017(10):60 -? 65.
[5] 蘇道敬. 論影視教學法在《刑事偵查學》教學中的運用[J]. 法制與經濟,2015(04):91-93.
[6] 方福建. 論法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以刑事偵查學為例[J]. 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浙江工商大學教學改革論文集,2012:120? -124.
(薦稿人:盛舒洪,廣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