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人民監督員制度法理淵源,論述該項制度的必要性,以期我國的人民監督員制度,能夠充分發揮維護司法公正、體現司法民主、保障人民權利的作用。
關鍵詞:司法改革;外部監督;權力制衡
中圖分類號:D926.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6)32-0225-01
作者簡介:季巍(1978-),男,漢族,江蘇泰興人,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2008級法律碩士研究生,就職于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人民檢察院,研究方向:刑訴法。
人民監督員制度是司法改革的重大舉措,是檢察機關對直接辦理的職務犯罪案件加強外部監督設立的制度。該制度建立以來,促進了檢察機關執法觀念和執法方式的轉變,規范了職務犯罪案件的查辦,體現了訴訟民主的要求,既順應了以和諧為要義的傳統價值取向,又保證職務犯罪偵查權的正確行使。
一、人民監督員制度的法理淵源
(一)主權在民
有限政府理論和主權在民皆主張公民有權參與社會事務,公開性、開放性和人民性是監督所體現的法律要義。監督以民主為前提,抽取了民主,監督不可能為自己立論。檢察權是人民所賦予,檢察機關也應當接受來自人大整體的監督和具體個案的監督,但由于全面監督具有普適性,所以不可能介入到案件的所有訴訟環節,而個案監督具有很強針對性,通常集中在社會影響大、關注度高的案件。因此,人民監督員制度兼顧兩種監督,既體現具體性個案監督,又體現原則性全局監督。①
(二)憲政精神
人民監督員制度的法律依據來自憲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條的精神,我國的一切權力都屬于人民。人民依照憲法規定,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社會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憲法》第二十七條的精神,所有國家機關及其國家工作人員都要依靠人民支持,同人民群眾經常保持密切聯系,傾聽人民的建議和意見,主動接受人民監督。
人民監督員制度的設立源于憲政精神,而憲政精神在美國法律體系中尤為明顯。1791年的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規定:“無論何人,除非根據大陪審團的報告或起訴,不得受判處死罪或其他不名譽罪行之審判。”美國人信奉法律至上,且司法至上的精神也日漸堅決,此程序精髓在于保護個體法益,這與人民監督員制度不謀而合。
(三)權力制約
權力制約有兩條途徑,權力制衡權力和權利制衡權力。對比國家專門機關監督,人民監督員的制約具有社會化屬性,對比檢察監督,人民監督員的制約則又表現為外部監督。權力制約理論來自于歐洲的啟蒙思想,以盧梭人權天賦、洛克近代政府等為其理論基礎,孟德斯鳩和杰弗遜等人主張的分權制衡理論則使權力制約更為成熟。在英美等國家,表現為三權分立與相互制衡,而在我國權力制約表現為監督。
二、加強人民監督員制度的必要性
人民檢察院作為法律監督機關,因監督手段的司法訴訟性、監督效力的國家強制性,在權力制約體系中發揮很大作用。但監督者更需要被監督,如何對作為法律監督機關的檢察院監督,也需不斷完善?
第一,我國檢察機關獨立性較弱、一體化較強。雖在檢察機關內部實現了偵查、逮捕、公訴相分離的監督機制和方法,但僅依靠現有內部監督和內部制約,不能達到最佳狀態。必須要引入一定的外部監督機制。
第二,對自偵案件更需要加強外部監督。由于偵查具有較強的強制性和較強的侵略性,另外,偵查工作有限的自我約束能力,按照現代偵查制度的要求,應當對偵查機關加強外部監督。但由于我國沒有建立司法審查制度,對檢察機關偵查并沒有其他機關進行制約。
第三,公訴權由檢察機關行使,有必要設置外部監督。在我國刑事訴訟框架中,公訴權是由人民檢察院行使,而人民法院無權開展司法審查,其他各項權力也難形成制衡,公訴權濫用就會不同程度存在。
三、人民監督員制度的作用
第一,通過人民監督員制度可以確保司法公正、維護公平正義。在我國法治建設中,不同程度司法腐敗仍然存在,設立人民監督員制度,既可實現對檢察權有效制約,也可通過制約實現對檢察權保護,使檢察權在正當、合法框架下行使,從而促進司法公正。
第二,推動憲政建設,實現動態平衡。權力本源于權利,但權力產生于權利后,具有極強擴張性和侵略性。人民監督員制度通過人民監督員監督,有效實現憲法賦予公民對檢察權監督,防止檢察權濫用和懈怠。
第三,促進司法民主,有效打擊犯罪和保障人權。人民監督員制度介入人民檢察院所直接辦理偵查案件,則可保障人民檢察院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確保檢察工作人民性、生命力提升,也可防止檢察權在實際中濫用,從而確保獨立、公正行使檢察權,保障司法權威的樹立,將各種外部干涉相對隔離。這正是司法民主原則的體現。②
保障人權與打擊犯罪是有機統一、密切聯系。目前,對人民檢察院有一定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但通過人民監督員參與,則可以實現訴訟結構平衡。施行人民監督員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發揮人民監督員外部監督與人民檢察院內部監督間的互補性。另外,人民監督員制度所體現的外部監督超然性,可以彌補人民檢察院直接辦理案件在立案、偵查、逮捕、公訴等環節的封閉性缺陷。
[注釋]
①李峣,陳慶鳳.論人民監督員制度的法理淵源、價值與強化[J].學理論,2009(30):153.
②陳傳啟.人民監督員制度價值探討與完善[J].行政與法,2007(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