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娟
摘? 要:多年來,英語專業師范生培養重技能,輕人文。回歸經典閱讀,可以加強師范生的人文底蘊,塑造其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個人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本文對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英語師范生的經典閱讀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學生的經典閱讀不容樂觀。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當前英語師范生經典閱讀現狀和原因,提出了提升和改進學生經典閱讀策略,提高閱讀辨別能力,開展形式多樣的經典閱讀第二課堂,打造書香校園,幫助師范生實現人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關鍵詞:全民閱讀;英語師范生;經典閱讀;現狀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58.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13-0101-03
2020年《關于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指出,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增長智慧的重要方式,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精神發育、文明傳承的重要途徑。全民閱讀的核心是閱讀內容。好的閱讀內容可以引領價值觀,陶冶情操,明德守志,對師范生尤其如此。本文對英語師范生的文學經典閱讀情況進行了隨機問卷調查,發布180份問卷,共收回170份,其中無效問卷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2%。本研究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對當前英語高專師范生經典閱讀的現狀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并分析這些現象背后的原因,提出改善經典閱讀現狀的策略,以期有效推進和改進經典閱讀活動。
一、師范生經典閱讀意義
(一)課程思政,立德樹人
經典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增長知識、提高能力、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對于英語師范生來說,廣泛的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是培養學生人格的重要方法。英語經典閱讀首先可以提高學生讀、寫等專業技能。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擴大詞匯量,學習英語地道的表達方式,在不知不覺中加強自己的閱讀能力。其次,閱讀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促進學生思考、分析和總結。最重要的是,文學經典都是歷史和社會的反映,學生在閱讀英語文學原著的過程中,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社會體驗,感受世事變遷,領略異國風情。
(二)體現大學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英語師范教育的靈魂。教育本就是心靈的對話,大學教育也有它的靈魂,這靈魂便是人文精神。人們普遍認為,“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1]。當前,英語師范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前蘇聯“短訓班模式”,過于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缺乏人文精神,不能體現大學教育的精神。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離不開長期大量的可理解輸入,并由此帶來的語言內化。所以,基于經典閱讀的人文教育則應當是前置的教學內容。學生通過細讀中外名著,增加人文積淀。以閱讀經典為核心的英語專業教育,一方面通過高質量輸入,提高了學生對語言的敏感性,讓英語技能的問題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則“通過通識教育讓人的思想更自由、心靈更高貴” [2]。
(三)提高個人綜合能力
閱讀經典不僅能擴充個人的知識、提高個人修養和儲備專業知識,還能讓人在閱讀中審視自己、檢查自己和發現自己。對于英語師范生而言,在閱讀中英文學名著的過程中能獲得不同程度的社會文化體驗,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領略不同的風土人情。同時經典閱讀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讀和寫等專業技能的發展,大量閱讀還能推動學生語言基本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提高。教育的本質是文化傳承,教師自身應具有優秀的傳統文化素養。經典閱讀會讓師范生更加善于思考,遠離浮躁,具備教育智慧與人格力量。
二、英語師范生經典閱讀現狀分析
“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在日益物質化的今天,經典閱讀尤為重要。本研究對英語師范生經典閱讀情況展開調查,發現學生的經典閱讀情況不容樂觀。
(一)學生存在閱讀惰性,對閱讀目的存在盲目性
調查顯示,52%的學生認為“想”閱讀更多書籍,但覺得時間不夠用。對于“閱讀目的”,學生對“增加知識,提高自身修養”“打發時間”“自己的興趣所在”都有選擇。說明學生雖然知道經典閱讀和名著對自身綜合素質提高是有幫助的,但這個概念有點抽象,在沒有強烈動機和外在壓力的情況下,難以推進和繼續。
(二)經典閱讀時間不夠
調查發現,95.8%的英語師范生認為經典閱讀對自己有用,雖然意識到經典閱讀的重要性,但并不愿意花時間去閱讀課外讀物。69.4%的同學偶爾閱讀,26.4%的同學經常閱讀,但不是每天,能夠做到每天閱讀的同學僅1.8%,還有2.4%的同學完全不讀。每天閱讀1個小時以下的同學占61.7%,29.3%的同學每天閱讀在1-3小時之間。
(三)閱讀質量有待提高
學生的閱讀內容偏娛樂性和時尚性,在閱讀選擇上追求輕松和快感,規避閱讀的深度和難度。同時,學生容易受到周圍同學、網絡小說點擊率和網絡圖書排行榜等影響。研究發現,新浪讀書頻道小說類圖書點擊量排行(前20位),大多是言情、玄幻、霸道總裁等題材小說,這是閱讀淺俗化的一種傾向,應當引起高校的關注與反思。同時,英語專業師范生缺乏英語原版讀物閱讀量,調查發現,看過英語名著《呼嘯山莊》《小婦人》《雙城記》等的學生不足10%。在當今這樣一個數字化和快餐化的時代,大學生閱讀需要良性引導。
三、英語師范生經典閱讀策略
英語師范教育應有兩方面目標,即語言文學目標(即掌握目標語言系統和語言應用技能)和社會人文目標(即培養社會技能和人文素養) [3]。然而受社會環境等因素影響,我國的英語師范教育普遍偏重語言的知識積累和技能訓練,忽視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升,這也是導致當前英語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缺失的主要原因,高校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改變這種現狀。
(一)開設“經典導讀與鑒賞”等人文類課程
開設“經典著作導讀與鑒賞”等人文類課程,通過課堂上和同學們一起研讀,加上教師詳細解讀與指導,能夠促使學生接近經典,理解經典的真諦,有助于消除學生對經典著作“敬而遠之”的心態。為此,在課程設置方面,應該適當加大中外文化經典閱讀課程分量,增設“莎士比亞導讀”及“經典名著欣賞”等人文類選修課程。通過對這些課程學習,加深學生對經典閱讀的理解,讓他們學會并真正喜愛經典閱讀,培養他們熱愛經典著作,博覽群書的好習慣 [4]。
(二)制定并推薦經典閱讀書目
經典著作書目繁多,學生由于年齡和閱歷限制,缺乏選擇和鑒賞能力。教師應針對英語師范生,依據《新國標》和人才培養目標,認真遴選、推薦并制定經典閱讀書目(包括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 [5]。從內容上講,經典書目要兼顧英語專業綜合能力發展和人文精神培養;從數量上說,基于學生實際能力,要充分考慮英語專業內涵要求,確定合理數量。教師可以通過公眾號在線推薦適合學生水平的閱讀書目,或者通過“每月一書”活動,加大宣傳和推薦力度,讓學生了解書目內容,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同時,教師應該建立有效的考核機制,通過班級展示、撰寫讀書報告、分享讀書心得等活動,激勵和督促學生閱讀,讓閱讀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一種需要與追求。
(三)提高閱讀辨別能力,理性認識數字化閱讀資源
數字化閱讀的資源通過互聯網連接,尤其是大數據鏈接與云資源的融合,使得圖書資源的選擇實現最大化 [6]。數字化閱讀在給人們提供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大弊端,它縱容了讀者的思維惰性。人們只片面追求閱讀的快感,卻很難靜下心來品味著作本身語言的魅力和內容的豐富性。另外,大學期間,學生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完善的時期,學生會不時對社會和人生感到迷茫和困惑,當前一些書籍特別是網絡上的網紅小說所宣揚的一些負面觀點會給缺乏辨別能力的大學生帶來困擾。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經典閱讀第二課堂,打造書香校園
激發學生閱讀經典,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最有效途徑是組織形式多樣的校園經典閱讀活動。學校可以通過舉辦朗誦比賽、讀書活動月等活動推薦閱讀書目,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掀起學生的閱讀熱潮,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分享閱讀心得可以讓學生“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為自己的終身學習和職業發展積累必備的人文素養。
經典著作是經過歷史洗滌和篩選的文化財富,對人類有永恒的價值。經典閱讀可以使師范生獲取真正的知識和學識,幫助師范生實現人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尤其在數字化時代,師范生應摒棄浮躁,重新回歸文本經典閱讀,涵養品性,積淀生命的厚度,最終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
參考文獻:
[1] 施德東,王正平. 學校校園建設與管理[M]. 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07.
[2] 顧悅. 回歸經典閱讀:英語專業的人文性與基于閱讀經驗的文學教育[J].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6(02):42 - 46.
[3] 張紅玲. 跨文化外語教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4] 劉宏偉. 基于經典閱讀的英語專業學生人文素養提升策略[J]. 牡丹江大學學報,2017(08):156 -158.
[5] 馮光武. 新一輪英語類專業教育改革:回顧與展望[J]. 外語界,2016(01):12 -17.
[6] 王海紅. 全民閱讀背景下的90后大學生文學閱讀引導策略[J]. 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01):60 - 64.
(薦稿人:劉見陽,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授)
(責任編輯: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