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秋容
【摘? ? 要】地理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很多學生反映學習過程中問題很多,難度很大。但是,無論是什么學科,總是有成績較好和較差之分,本文著重探討初中地理教學中有關后進生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 地理教學? 后進生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2.176
進入初中階段,學生各方面的壓力都加大,不僅要學會適應學科數量的增加,還要慢慢去接受自己在身心方面的變化。在這一時期,很多學生由于接受能力較差,會出現人生的第一個轉折期。有的學生在小學成績相當不錯,進入初中卻無心學習,成績開始下滑。當然,一些適應能力和接受能力強的學生開始從眾多的學生中顯現出來,成為比較耀眼的“后起之秀”。
地理的學習包括很多知識點,概括的知識面也比較廣泛,有句俗話是這么說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由此可見,地理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涉及的東西很廣,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高。正如每門學科都有先進生和后進生一樣,地理也是如此。本文先來分析一下地理學科中后進生暫時落后的原因有哪些。
一、后進生暫時落后的原因
(一)有抵觸心理
通過對眾多學科的成績波動的原因分析之后可以得出,很多學生之所以學不好這門學科,很大的原因就是不感興趣,換句話說就是不想學。雖然說這不是什么所謂的智力上的硬傷,卻也是比較難克服的學習障礙之一。學生一旦有抵觸心理自然而然學不好,就像你討厭一個人,見了就厭惡,那么怎么能和他好好相處呢?又怎么可能有和他產生比較好的感情呢?更別說和他一起生活一起做事了,那都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因此,地理教師先要盡可能讓學生對地理學科產生興趣,至少對地理不討厭,能接受,再慢慢地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同時,地理學科的教師也應該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語和舉止,不要給學生留有不好的印象,以此使學生排斥、厭惡地理的學習。這樣,那些暫時落后的學生才能慢慢步入學習地理學科的正軌,慢慢提高自己的成績。
(二)得不到肯定
很大一部分學生能夠克服興趣這一關,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用理智告訴自己必須學好地理,但是,一次次的付出卻得不到理想的回報,導致自己的內心一次次受打擊,長此下去,這部分學生就認為自己確實是學不好了,喪失信心,就會選擇放棄,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傾向。其實,這種心理很容易就會形成,比如,當我們一味地付出卻得不到回應時,理所當然就會傷心乃至絕望。這是很多地理學科后進生暫時落后的主要原因。
(三)能力差
正如心理學上學過的,智力存在個別差異。有些所謂后進生,可能很努力卻得不到應有的成績,這也不能遷怒于他們,畢竟存在個體差異性。對于這一部分學生,教師應該多付出,多些耐心,多給予幫助,可以適當降低難度、放慢腳步去等他們。新課改中強調的所謂的“因材施教”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對待不同類型的學生要運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找到學生身上的發光點,將其放大,并放慢腳步,慢慢的與學生共同進步。而不要一味的苛責與埋怨,過分的苛責與埋怨會給學生的心理蒙上陰影,嚴重的會對學生以后的人生產生負面的影響。
(四)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每個學科的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很多學生不注意養成適合自己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時候都在做無用功。大部分后進生都比較懶散,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貌似教師講什么他們也在聽,可是他們不重視自己消化吸收這一環節,沒有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就更不用談延伸出新的知識了。做筆記是學習習慣養成的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它能夠幫助學生課后消化吸收課堂上不理解的知識點,同時為以后的鞏固復習提供幫助。有一部分后進生也是非常聰明的,但卻過于聰明,自以為是的以為可以當堂消化掉,其實,恰恰相反,那些記憶都是短暫的,有些也并不是理解記憶,因此,基本上維持不了多久,更沒法為以后的學習提供幫助和打牢基礎。
二、如何才能幫助后進生學好地理
(一)樹立能學好的信心
大部分后進生總認為自己天生就不適合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是具有學習的天分。因此,他們在學習中不會用功和努力,直接自己把自己給否定了,這當然無法在學習上有一番作為。所以,對于后進生,初中階段的地理學科教師應該及時地去引導學生,幫助他們樹立一種正確的思想觀念,并不是說誰適合誰不適合學習,學習上人人都是平等的,付出就會有收獲。
班級里的部分后進生,他們也十分渴望能夠通過一定的渠道去證明自己,使自己的價值得到肯定。但是由于他們找不到正確的途徑,也得不到應有的幫助,所以他們往往會選擇在課堂上搗亂或是發出奇怪的聲音等來吸引同學及教師的關注,因此,教師應該多給這部分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獲得自信。
(二)多關心、多鼓勵
在學校里,難免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在教師的眼里,成績的高低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這一點是與素質教育的理念相違背的。很多時候,成績差的學生非??释處煹年P心,他們也有生活上的困難和解決不了的難題。但由于教師把目光都給了所謂的優等生,暫時落后的學生就很難引起教師的關心和愛護。
回憶以前,筆者的地理成績也是不理想的,每天處在默默無聞的角落里,學與不學似乎意義不大,也找不到奮發向上的動力。然而,有一節課自己的地理教師請了假,臨時過來一個代課教師??赡芩涣私馕覀儼嗬镎l成績好誰成績差,就沒有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同學們。這位教師提問了筆者一個問題,而且是用鼓勵和關愛的眼神,讓筆者頓時覺得被關注了,內心受到很強的鼓舞。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筆者竟然答對了那道題,從那刻起筆者覺得自己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仿佛覺得自己也是優等生。從那以后,筆者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地理,將來也做一個和那位教師一樣能夠改變后進生命運的教師。
(三)鼓勵學生之間互相幫助
僅僅憑借教師的力量難以照顧到每位學生,畢竟教師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但是,教師可以充分鼓勵學生間互相幫助,可以結成互助小組,這樣不僅可以使成績好的學生鞏固知識,同時還能起到幫助后進生的作用,可謂一舉兩得。同時,學生互助的模式在某種程度上要比教師去幫助學生效果更好,畢竟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是存在的,也沒有學生間的那種可以很隨便、無拘束的情感。由于很多學生尤其是后進生不經常和教師接觸,對教師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畏懼感,和學生間的相處會更自在,自然在輕松狀態下的學習會取得更滿意的結果。
總而言之,后進生問題是每個班級里都存在的問題,如何才能更好地幫助后進生踏上前進的道路,這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