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卓瑪 范叢華

【摘要】目的:主要探究急診科對于腦卒中危重患者手術護理中各種預見性手術護理的有效運用。方法:我院選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份在我院臨床急診科首次收治的急性腦卒中患者中66例患者作為實驗研究治療對象,對其采取電腦隨機分組,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相同干預時間,不同操作方式下,不同組別得到的實際護理效果均存在不同,可發現實驗對照組參與患者所得到的實際護理效果優于常規對照組得到的實際護理效果,且上述差異均具有重要統計學事實意義(P<0.05)。結論:在急診科實際臨床工作中,針對腦卒中患者的日常護理工作上,可在常規護理內容內,增強預見性護理干預,有效增加后,可較為客觀的提高預期護理效果,并對降低并發癥發生比例以及提高患者對醫護工作滿意度,具有非常客觀的效果,故方案值得推廣。
【關鍵詞】腦卒中;急診科;護理效果;預見性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167
腦卒中疾病作為一種同時具有較高生命致殘率和較高死亡率的常見型急性心血管疾病,尤其在近幾年,其發病比例越來越高,極大的威脅到患者身心安全[1]。在治療方式上,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治療干預的同時,更要對護理方式進行有效探究。所以,本組實驗我院選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份在我院臨床急診科首次收治的急性腦卒中患者中66例患者作為實驗研究治療對象,對其采取電腦隨機分組,針對不同組別分別采取不同護理干預措施,現將不同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選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份在我院臨床急診科首次收治的急性腦卒中患者中66例患者作為實驗研究治療對象,對其采取電腦隨機分組,針對不同組別分別采取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對采取常規形式護理措施的組別對其設定為常規對照組,在本組33例參與患者中,包含16例男性參與患者,17例女性參與患者。其中參與患者年齡最小42歲,最大78歲,平均(61.25±3.37)歲;在采取常規形式護理措施方式上,結合給予相應預見性護理措施的組別,設定為實驗對照組,在本組38例參與患者中,包含18例男性參與患者,15例女性參與患者。其中參與患者年齡最小42歲,最大78歲,平均(61.61±3.47)歲。
1.2方法
常規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基本內容基本為:采取常規操作方式,并對患者生命指標進行充分監督,以保證安全,在護理過程中若發現出現異常,則及時與醫生進行有效溝通。
實驗對照組在目前采取各種常規干預形式下制定護理風險措施干預方式上,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給予患者相應的可預見性質的護理風險措施,對護理患者們在接受特定護理措施過程中,可能必然存在的護理風險影響因素予以進行預先制定護理方案的措施干預,其內容包括:
1.2.1管控血糖:針對參與患者的血糖情況進行有效監督,每日早晚兩次進行監測。若發現患者血糖值大于11.1mmol/L,則立即應用降糖藥物進行控制。若發現患者出現低血糖情況,則立即給予升糖干預。注意,從患者出現血糖異常情況開始,則改為每兩小時對參與患者進行一次血糖監測。直到血糖維持48小時正常后,恢復到一天兩查。
1.2.2預防肺部感染:對參與患者所處病房做好常規消毒、通風等處理,更要保持空氣流通以及適合的溫濕度。若患者處于昏迷期,若參與患者進行鼻飼流食供給時,要更加注意,防止誤吸情況的發生。
1.2.3預防壓瘡:醫院護理崗位工作人員首先進行指導每位患者及其家屬如何對每個患者身體進行日常清理翻身處理,在進行實際操作時,護理崗位工作人員首先進行操作輔助對每個患者身體進行清理翻身日常處理,并隨后指導每位患者及其家屬對每個患者身體進行每日日常清理翻身工作,以少量溫水對其進行患者身體擦拭,并使其保持干燥。并保持干燥。
1.2.4預防下肢血栓:護理工作人員對病情相對穩定的患者要鼓勵其盡早開始相應的康復訓練。同時對于為進行實際運動的,則由護理工作人員協同患者家屬對患者下肢進行康復運動。
1.3觀察指標
針對相同干預時間,不同操作方式下,兩組參與患者得到的最終護理效果。最終護理效果根據不同護理干預措施組別參與患者接受干預后,并發癥發生比例作為參考依據。設定并發癥項目為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壓瘡、下肢靜脈血栓作為對應參考內容。
1.4統計學分析
本組織的實驗對所涉及的得到的實驗數據定量信息統一分析采用了sspss21.0軟件系統進行定量分析。
2 ?結果
2.1對比兩組參與患者得到的最終護理效果
相同長期干預護理時間,不同干預操作護理方式下,比對兩組不同參與護理患者干預得到的最終長期護理干預效果。發現同期實驗對照組護理患者臨床護理期間發生相應臨床并發癥患者發生率的比例明顯低于同期常規對照組護理患者。見下表1
3 ?討論
對于腦卒中患者,當發病以后有黃金三小時的說法,可見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是降低此疾病影響的重要因素。在探究治療方向的同時,增加更為有效的護理方式,更是非常重要。而預見性護理干預措施其根本核心在于針對常規護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分析后。增加針對性的護理流程,從而達到很好的干預可能存在的護理事件的一種護理方案。而結合研究結果顯示:相同干預時間,不同操作方式下,不同組別得到的實際護理效果均存在不同,可發現實驗對照組參與患者所得到的實際護理效果優于常規對照組得到的實際護理效果,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在急診科實際臨床工作中,針對腦卒中患者的日常護理工作上,可在常規護理內容內,增強預見性護理干預,有效增加后,可較為客觀的提高預期護理效果,并對降低并發癥發生比例以及提高患者對醫護工作滿意度,具有非常客觀的效果,故方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呂穎赟.急診科腦卒中患者護理中預見性護理的運用探究[J].中國保健營養 2020年30卷20期,201-202頁,2020.
[2]黃悅愛,勞美清,張翠雁.預見性護理在急診科腦卒中患者應用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20年39卷15期,166-168,180頁,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