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成武
摘要: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不僅具有十分鮮明的工具性,也有一定的人文性。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除了要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同時還肩負著學生審美素養和思想品德提高的責任。基于此,本文就高三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有效達成學科教學和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滲透與融合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班主任;德育教育;滲透
前言:
高中階段對于學生來說,不管是文化知識的學習,還是德育素養的培育,都是至關重要的。前者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收獲更好的成績,豐富文化素養,后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成長為更加優秀的祖國棟梁。因此,在高中階段,有很多語文教師都身兼班主任的職責,班主任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注意一邊教學語文知識,一邊滲透德育內容。
一、日常教學滲透德育
高中階段的語文知識教學存在很多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文化類知識,而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也會發現其中有很多知識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不僅僅要求學生會背誦會應用,更加要求學生要深刻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并且認真汲取其中的思想修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德育。這些內容的存在,也是無時無刻不再提醒教師在開展日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嘗試將這些語文內容轉變成思想品質方面的課堂教學,在課堂上滲透德育。
例如:在教學《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這篇語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課堂內容教學,結束之后滲透一些德育的內容,本篇課文主要描述了作者對于祖國濃濃的熱愛和對祖國故土深刻的眷戀。教師在教學完這篇文章之后,可以先邀請班級內部的學生來聊一聊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看法,以及在學習完文章之后,有沒有對課文內容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有沒有背課文中的情緒所打動?在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為學生尋找一些和愛國有關的視頻,為學生進行播放。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繼續深入思考是才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讓學生在日常學習語文課文知識的時候,也能夠學習一些寶貴的思想觀念方面的內容。在教學高中語文這門科目的時候,教師需要注意高中階段語文課文的涉獵方面是比較廣泛的,不僅僅可以在課堂上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還可以教學中華傳統美德以及先進的思想觀念等等。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有助于讓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就能夠對學生進行很好的德育,減輕了班主任的工作壓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
二、在寫作中滲透德育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教師的話語引導只能夠起到較小的一部分作用,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當充分意識到自己在教學方面的局限性,將更多的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并且自己給自己進行德育教學。這種教學理念的落實,可以體現在學生作文課的寫作上,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作文寫作的時候,可以注意滲透一些德育的內容。
例如:高中階段學生寫作文基本都是議論文,文體在寫作的時候不僅重視敘事,更加強調的是學生的說理能力,要語言言之有物,才能夠打動改卷老師。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寫作技巧的過程中,可以注意讓學生將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想滲透到作文里。比如在某一天的作文課上,教師提出讓學生議論“孝順在當今時代的價值”這個話題。在正式開始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教學兩個方面的內容,從尊重中華傳統文化的角度來考慮,孝順必然是一種優良的傳統美德,但是站在更加前衛偏西方的思想觀念上來思考這一問題,孝順似乎又不是一個人生的必選項。在學生正式開始寫作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制造一些思想觀念上的矛盾點,讓學生自主進行議論。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學生就會在作文里綜合自己的思想進行觀點指數,一邊寫作一邊進行邏輯思考,這一過程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也是思想熏陶升華的一個過程。通過不斷練習這種類型的寫作,學生對于很多問題都會有自己的看法,而德育的教學也可以在語文寫作的過程中得到體現,學生每寫完一次作文,對某個問題都會有一些全新的看法。通過不斷練習寫作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修養。
三、理性客觀評價學生
高中階段學生基本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思想價值觀念,這一時期,教師站在引導者的角度,對其嘗試進行教育,其實已經很難取得非常明顯的成果。但是班主任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也需要注意,正是因為高中階段學生的思想觀念已經開始慢慢固化,這一時期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有效引導,重視班會課的開展,當學生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能夠理性客觀評價學生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狀態。
例如:在每周的日常班會課上,教師可以開展以德育為主要目的主題班會,比如在下個星期的班會課上,教師希望帶領學生思考“紀律觀”方面的問題。在班會課上,教師就可以將最近幾周來班級紀律的表現情況進行統計,并且整體談一談最近班級管理工作中出現的若干問題,比如有些學生早上到校時間總是很晚,甚至總是遲到,再比如有些學生在自習課上習慣交頭接耳,與其他同學討論問題,不注意課堂紀律等等。對于這些現象,教師要建立一個客觀理性的評價標準,明確班級紀律是不容挑戰的,但是如果學生確實有特殊情況,也可以特殊處理,通過寬嚴并濟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信服班主任的管理,有利于更好開展班級管理工作。而在德育滲透方面,教師可以在班會課結束之后找到特定的幾名“沒有遵守紀律”的學生,對其開展一對一的德育,明確過去發生的事情都可以既往不咎,但是身為一名高中生,應當樹立起自我約束的思想觀念,自覺遵守班級紀律。
總結:
綜上所述,高中生經歷過小學初中的層層教育,在思想以及人格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是培養他們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他們完善人格的關鍵時期。語文是高中課程中的必修科目之一,是對于學生的整個人生都大有裨益的一門課程,對學習生涯中知識的豐富與思想道德的樹立十分關鍵。因此,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融入班主任德育是非常必要的,應當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
參考文獻:
[1]阿迪古力·溫都斯汗.高中班主任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語文課內外,2019,(34):205.
[2]鄭佳蓉.論高中班主任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讀寫算,2019,(13):24.
浙江省甌海中學 浙江 甌海 32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