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盼
摘要: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創新,供應鏈金融作為一種新型的融資方式應運而生,其有效地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近年來,隨著金融科技的涌現,供應鏈金融也得到了較大的創新和發展,與此同時也產生了較多的風險變化,為保證供應鏈金融的健康有序發展,需要對這些風險做好及時的預防和管控。基于此,本文探討了供應鏈金融創新發展與風險管控。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創新發展;防控措施
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供應鏈的各個主體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逐漸呈現出彼此融合的發展趨勢。這種融合和緊密的聯系為供應鏈金融的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性環境。隨著近些年來區塊鏈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使得信息流通的效率更高的同時做到了成本更低。
1.供應鏈金融及其發展歷程
1.1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是在供應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供應鏈強調產品設計、采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過程,形成協同開發的有機整體,而核心企業是連接整個過程不可或缺的關鍵。如果沒有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就很難相互聯系。沒有供應鏈的存在,供應鏈金融就會失去意義。
1.2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歷程
1.2.1第一階段是商業銀行起主導作用的供應鏈金融。在該種模式下,商業銀行以供應鏈中核心企業信用作為參考依據,對其他相關企業的整體信用水平做出評價,從而提供一定的融資服務。金融機構作為資金貸方,其關注的重點是資金流的去向。然而金融機構不直接參與到供應鏈的實際運作當中,它只能依靠核心企業為其提供相關信息。此外,辦理手續較為煩瑣,審批時間過長,管理不規范,具有一定的操作風險是該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因此這種狀態不具有持續性。1.2.2第二階段是核心企業主導的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由線下轉到線上,且以核心企業為焦點。核心企業直接參與經營管理,更加熟悉上下游企業的發展狀況。利用線上技術的便利性,核心企業可以對上下游企業經營進行全面管理,包括物流、信息流等具體經營信息,這樣可針對性地和金融機構開展工作,在適當的時間將合適的資金借貸給有需求的中小企業。
2.供應鏈金融的創新發展
2.1金融科技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
云計算、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應用于供應鏈金融中,促使供應鏈金融走向智慧化供應鏈金融,金融科技對供應鏈金融的全面賦能,使得供應鏈金融活動高度融合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應用于供應鏈金融多個場景。一是云計算技術可以大幅度降低市場數據端經營成本。二是大數據在云計算的基礎上,描繪核心客戶的信用畫像,基于數據分析評估核心企業的信用等級和還款能力,降低由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三是區塊鏈技術的深度嵌入,利用區塊鏈分布式存儲、數據公開透明不可篡改、易于穿透性監管等特征搭建供應鏈金融場景,可以很好地解決企業之間信任關系的不確定性、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以及在供應鏈金融中存在的“信息壁壘”。
2.2通過加密數據保障債權記錄安全
目前債權實現的模式和債權記錄存在著明顯的弊端,人工記錄存在時效性差、主觀性明顯、難以有效控制準確性的不足,而區塊鏈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改變了上述現狀,通過算法計算可以實現實時、自動的更新債權,在云計算平臺和大數據系統上形成的債權記錄無法篡改。計算機系統來進行自動確權,首先,可以對于全數據系統和存儲在云計算平臺各項數據進行規范,從而保證數據處于安全狀態;其次,不再需要第三方的背書,減少了交易環節;最后,交易的雙方可以在保持數據透明的基礎上降低摩擦,注重了雙方的隱私安全。
3.供應鏈金融風險
3.1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應該是所有借貸業務的核心風險,核心企業處于供應鏈的中心位置,它可以將信用風險傳遞給上下游各參與方,所以防控核心企業信用風險一直以來都是學者的研究重點。融資企業的信用風險也不可小視,它可通過供應鏈傳導再放大,最后形成整個供應鏈金融的信用風險。產品質量、償債能力、盈利能力、信用等級、行業地位等都是影響供應鏈企業信用風險的因素,不可就單個因素來評估企業的信用風險狀況,而是要綜合各要素對其進行綜合評估。
3.2機制風險
在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過程中,完善風險控制機制對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供應鏈金融發展中,雖然其具有自償性特征,但是風險是貫穿于整個供應鏈的,由于在融資模式中參與的主體較多,且程序復雜繁瑣,其中所存在的風險非常多。而在現階段,絕大多數的金融機構沒有完善的風險控制機制,相應的信用評估體系也不健全,對主導企業以及物流企業不能進行監督和控制,使整個供應鏈管理處于不安全的環境中。
4.風險防控措施
4.1完善信用評估機制
供應鏈金融風險的防范首先應重點關注企業的信用等級,信用等級是一個企業信用的最好體現,也是金融機構為企業發放信貸額度的重要參考標準,以此可以避免不良信貸等風險。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評估機制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完善的信用評估機制能夠收集供應鏈中核心企業以及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詳細數據信息,這些指標可以對企業信用等級做出定量的分析,評估結果更具有參考意義。
4.2建設完善風險控制體系
在供應鏈金融背景下,雖然自償性特點較為明顯,但是基于供應鏈上的上游企業履約能力、下游企業支付能力、市場價格波動等因素,一旦有變動,將會產生較大的風險。同時銀行在金融融資業務中,要對客戶進行詳細的審核,提高銀行的融資水平,降低融資風險的發生。而對于不同信用等級的企業,可以采取不同的授信方式,以此來降低相應的風險。新時期,銀行的信用評級主要是針對大型企業,而對于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價還處在初期階段,所以應該盡快完善信用評級體系。
5.結束語
在全球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的過程中,供應鏈金融作為一種全新的融資形態,為供應鏈的上游和下游的企業提供可能的融資服務,從而形成了從產業中來、到金融中去的發展格局,這對于傳統的基于金融而金融的發展模式有著本質的顛覆,使得產業和金融之間能夠更好的結合起來,使產業可以在這種助力下得到迅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平.區塊鏈技術驅動供應鏈金融創新發展分析[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0(1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