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潔 陸國曉 范季敏 趙雪燕
摘要:本文通過研究“00后”大學生的群體壓力現狀,從“00后”大學生的四大價值觀分析得出“00后”會在群體壓力下表現出調節自我和堅持自我兩種方式。在梳理群體壓力研究歷史脈絡的基礎上,對部分“00后”大學生進行訪談,由此得出“00后”在面對群體壓力情境下,對于不同的事件他們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關鍵詞:“00后”;群體壓力;消費
1.“00后”大學生群體特征
被稱為“千禧寶寶”的“00后”大學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2017年,央視紀錄片《零零后》熱播,總導演張同道在回顧這十二年的垂直跟蹤歷程時說道:“‘00后’明顯更加個性化,沒有對物質的極度需求,因為他不缺乏,當這批孩子再代表中國跟世界去打交道的時候,他是自信的。”
從價值觀層面看,“00后”的四大價值觀:自我、包容、適應、平等,每一個價值觀層面,都體現了“00后”大學生在群體中的角色和態度。首先,自我層面。通常,人們認為強烈的“自我”意識區別于學校以往倡導的集體主義,實際上,缺乏“自我”意識的學生事實上也很難真的形成良好的自我認同和集體認同感。“00后”大學生普遍認為,集體因其包容性和拓展性而更顯價值。顯而易見,“00后”大學生的“自我”意識非常強,他們非常看重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夠堅持下來。因此,“00后”更加敢于表述和堅持自己的見解,某種程度上也推動其進行個性化的人生路徑選擇。其次,包容層面。即使再追求個性化和強調“自我”意識的“00后”也依然愿意生活在同伴群體之中,當朋友觀點和自己不一樣時,“00后”第一行為反應是表述理解。再者,適應層面。近80%的“00后”能夠適應不同的場合并且采用合適的社交策略,例如在社交平臺發現與他人意見相左時,能及時調整自己的言行。最后,平等層面。69%的人如果遇到困惑的情況,在征詢專家建議后仍會自己去查資料。過半的人能在尊長面前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不會屈服于傳統思想,并且對于社會熱點和時事政治能夠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不難發現,面對有權威的尊長和重大的國家大事,“00后”大學生也依然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由以上可以看出,開放、獨立、自信的“00后”大學生在群體生活之中,會根據不同群體調整自己的言行,而且也同時伴隨著敢于表達和堅持自己意見的特征。
2.群體壓力的研究歷史脈絡
2.1群體壓力的概念
群體對全體成員存在一種號召力。當內部成員的觀念或行為和群體的看法或準則發生沖突,個體成員出于維系與群體關系的需要,做出群體能接受或認可的反應時所產生的心理壓力。
2.2群體壓力的研究起源
群體壓力學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紀三十年代,其中有兩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對于群體壓力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突破性,一是來自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謝里夫的自動移動光效果研究,實驗在昏暗環境下進行。實驗發現,個人環境下判斷的巨大差別會隨著群體情景實驗的進行,被不斷調整和修正,最后趨近群體推斷結果的平均值,謝里夫的研究表明群體壓力對于人的認知行為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和影響力。二是所羅門阿希的“線段實驗”,這次實驗環境明亮,有別于第一次實驗環境。實驗發現:被試在實驗的最初有著自己的想法,但是在接觸到來自群體的壓力后,表現趨于壓力的傾向,而且被試在屈服于群體壓力的過程中伴隨明顯的情感沖突。阿希的實驗結果表明:有些人愿意為了和群體觀點保持一致而放棄自己的觀點,即使這種觀點與其原有認知不甚相符,是群體壓力引發了趨同行為。
此外,研究者們就該領域還展開了許多研究,例如代祺等人(2007)研究發現在群體壓力的作用下會影響人的消費行為。蔣欽等人(2016)考察了大學生在群體壓力影響下推遲決策行為的變化,并且根據大學生由于其自我認識所表現出來的現狀與特點,完善教育方案上的應對措施。在傳播領域,群體壓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態度、輿論及其形成、傳播性質、社會功能等方面。在心理學層面則關注導致群體壓力和趨同行為產生的心理泉源、具體呈現方式和限制束縛因素等。
3.“00后”大學生受群體壓力的現狀
本研究為了更加真實的反映“00后”大學生受群體壓力的現狀,在金陵科技學院校園內隨機訪談了50名“00后”大學生,發現當代“00后”大學生在面對電子產品、化妝品等方面問題時,自己的思想或者行為與群體意見發生沖突,會選擇做出傾向于群體的行為。例如在訪談中18級金融工程專業的王某說道:“我在上大學之后想換手機,糾結了很久,之后聽身邊的同學一直推薦華為,說是買華為是代表愛國,華為手機現在的性能等方面都很不錯,其實我本來是想買蘋果的,但是最終我還是買了華為。”多位“00后”同學的訪談都表明了在電子產品的選擇上,會更多在意他人的想法,選擇他人推薦的產品。
而當面對電子競技、手辦等方面問題時,自己的思想或者行為與群體意見發生沖突,會選擇堅持自己的意見。“00后”大學生非常喜歡收集手辦,對于手辦,他們經常會收集一個系列,每個人的興趣愛好都不一樣。例如在訪談中19級市場營銷專業的夏某說道:“我收集最早的系列手辦是變形金剛,從小學到現在都還堅持著。到了大學之后,發現大家執著于新生代奧特曼還有海賊王系列。他們也給我展示了部分他們收藏的手辦,他們說變形金剛太難保存了,零件的原廠配置很難找到,雖然是有點難保存,但是我還是會繼續堅持收集變形金剛手辦的。” 由此可見,在電子競技和手辦等方面,當自己的喜好與他人不一致時,“00后”大學生更愿意遵循個人興趣愛好,堅持自己的原始選擇,而較少在意來自他人因素的干擾。
綜合上述,面對群體壓力情境下,當代“00后”大學生對于不同的事件他們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參考文獻:
[1]劉瑀釩.語言媒介與社會變革的理論想象[J].視聽,
2019(02):159-160.
[2]蔣欽,陳露露,王恩界.群體壓力對大學生延遲滿足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6(24):57-59.
[3]代祺,胡培,周庭銳.參照群體壓力下的不從眾與反從眾消費行為的實證研究[J].消費經濟,2007(06):80-85.
項目名稱: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群體壓力下自我—品牌聯系與消費行為的關系研究》項目批準號:2020SJA0525。
作者簡介:徐冰潔(1991.11-),女,漢,江蘇省南京市,當前職稱:講師.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