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云才
摘要:實驗室是進行檢驗測試的實體,利用實驗室對產品進行檢測并形成檢測報告,就是實驗室的產品,在這一過程中也有質量形成的過程,通過建立科學的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可以加強產品的質量監控。近年來,我國對于質量檢測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發展,必須從檢測中心的實驗室質量管理入手,構建完整的管理體系,提高實驗室的產品——質量檢測報告的質量。在此基礎上,本文對檢測中心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建議進行了研究,為檢測中心實驗室的發展以及質量檢測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關鍵詞:檢測中心;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改進建議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為質量檢測提供了更加可觀的發展前景,而且市場需求不斷的擴大,也為質量檢測質量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為了保證質量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必須從檢測中心實驗室入手,做好實驗室的工作質量管理,建立科學完整的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對影響到實驗室運行的各個因素,比如人員、機器設備、環境等都進行有效的控制,將質量管理體系落實到實處,使實驗室不斷的改進,提升質量管理水平,這也是本文中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檢測中心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的主要影響因素
檢測中心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的影響因素比較多,而且這些影響因素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工作人員的工作模式轉變、不同客戶的不通過需求、實驗室人員變更、實驗室標準和規程的更新甚至是實驗室中的設備等的更換發生變換,所以要想分析具體的影響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影響因素有一定的難度。在本文中主要針對比較常見且關鍵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從這些因素入手分析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的問題和形成原因,這樣可以更加針對性的提出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改進的建議。
1.實驗室設備
目前,檢測中心實驗室中,工作人員主要依靠專業的設備進行日常檢測工作,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設備的質量會對檢測數據結果的準確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從設備采購、設備檔案、使用記錄、使用期間的核查等多個環節中加強管理,保證設備的狀態,提高數據檢測結果[1]。設備對于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產生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主要在設備證書、標識、使用、維護、保養、管理以及核查記錄等多個環節中,比如實驗室中有很多的設備,其中僅有部分設備有明顯標識,其他的設備沒有;設備確認合格標識超期、沒有有效的確認合格標識;未定期對設備進行校準;未填寫設備維修記錄;未對設備進行定期的清理和維護保養等等。任何細節的工作未做到位都會對設備的使用產生影響,這些問題與操作人員有著直接關系。
2.記錄和文件
實驗室記錄和文件是用來證明所取得的活動或結果的,涉及到整個檢測的過程,是非常關鍵的,但也是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的關鍵影響因素,主要在于表格設計、記錄歸檔、文件變更等多方面[2],比如檢測報告中沒有使用設備信息;原始記錄未按照規定更改記錄;項目名稱不一致;相關信息未填寫全面;未按照規定歸檔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造成最終的檢測結果到不到要求,也會造成結果存在嚴重的偏差。
3.檢測方法
實驗室檢測過程中要根據要求以及樣品真實的質量特性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方法選擇是否得當會直接影響到質量檢測的結果,這也是影響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重要因素。具體問題,比如在相關標準更新之后,實驗室中未重新進行確認記錄和審批過程;對相關文件未進行修訂;沒有滿足客戶需求的檢測方法標準;對于新的標準學習和理解不透徹等,最終影響到檢測結果。
4.實驗室設施和環境
檢測中心實驗室的設施和環境也是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的重要因素,通常情況下必須在檢測之前對實驗室的環境進行確認,必須滿足環境條件才能進行檢測。在實驗室設施和環境方面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環境監控方面,比如沒有檢測室環境條件監控記錄;環境監控數值不可靠、不真實。
5.實驗室樣品管理
實驗室樣品管理也會對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產生影響,比如樣品收發簽字手續不全、樣品接收單的信息量不全、樣品未做好管理等。
以上問題的存在都與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懶散、質量體系意識淡薄、質量管理思想欠缺都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要想確保檢測中心實驗質量管理運行體系的改進還需要從工作人員入手,增強質量管理意識,不斷的提升質量管理水平[3]。
二、檢測中心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建議
從上述針對檢測中心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的影響因素可以看出,檢測中心實驗室運行中還有很多的問題迫切的需要解決,以下是從運行中的問題改進和持續性改進兩個角度提出的改進建議:
(一)檢測中心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的問題改進建議
1.實施性問題的改進
檢測中心實驗室運行過程中實施性問題很多也很繁雜,但是從根本上來看就是一個執行的問題,強化實驗室人員質量體
系意識,讓全員都樹立質量體系為上的意識,嚴格執行相關文件中的標準和規定,并對工作中各個環節進行規范的檢查與考核,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由于檢測人員自身的問題對檢測結果產生的影響,消除實施性問題[4]。針對上述分析的設備、記錄與文件、檢測方法、樣品管理等實驗室中存在的實施性問題,主要是從每項工作的細小環節進行,將每一個工作內容進行分解和細化,安排專門的負責人,加強責任制度的落實,這樣有助于增強全員的質量管理意識,從根本上消除實施性問題帶來的影響。而且將責任分配給每一名實驗室人員可以讓全員都參與到質量管理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規定性問題的改進建議
針對實驗室中的規定性問題首先可以對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文件進行動態化的管理,結合內審、管理評審和運行監督等具體的措施,對質量管理工作進行動態監督,當發現工作中存在于相關規定不相符的情況,必須及時進行討論和整改。同時,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根據認可準則、標準等的變化進行完善和修訂,保證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與時俱進,實時更新。其次要對實驗室相關文件進行定期評審,包括實施細則、操作規范、方法等,提升文件的有效性,而且可以調動集體的力量,讓員工對質量活動有更深入的認識。
3.效果性問題的改進建議
實驗室效果性問題有一定的隱蔽性,不容易發現,針對此問題,首先要求實驗室人員加強對相關標準和規程的學習,并在日常工作中嚴格按照實驗室相關文件執行;其次,可以與其他的實驗室進行交流和學習活動,分享經驗,改進工作中的不足,保證檢測工作達到預期的要求。
(二)檢測中心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改進的持續性建議
檢測中心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應該處于“運動”的狀態,因此質量管理體系的內容并不是固定的,應該不斷的完善、不斷的改進和創新。在具體實施中,要積極的引入全面質量管理理念,但是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涉及到檢測中心的管理層以及普通員工,要使全體員工都樹立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并堅持以國家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為準則,以持續質量改進為目標,從實驗室檢測工作的全過程、全方位將質量管理意識滲透。然后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可以更好的滿足質量監督和認證工作的要求,是實驗室質量保證活動的堅實后盾[5]。在質量保證體系中包括質量指標的確定,再按照質量控制程序落實質量控制措施,并對控制措施的實施以及結果進行檢查和監督,分析其中的問題再找到解決對策,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再出現類似的問題。另外,加強監督管理切實保證實驗室質量保證體系的落實,提升實驗室管理水平。
三、結論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檢測中心實驗室的健康運行,必須建立健全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全員都應該樹立質量管理意識,嚴格執行實驗室相關文件,做好每一項工作的細節,加強日常檢查與監督,提升實驗室質量管理水平。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影響因素比較多,并且這些因素也是隨著實驗室的運行以及工作中的完善,不斷的變化,因此要想避免這些因素對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產生影響,還需要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研究,及時的歸納總結實驗室運行中的問題和經驗,再改進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促進檢測中心實驗室的穩定可持續運行。
參考文獻
[1]周淵名,孫博,何苗苗.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及其運行[J].商品與質量,2017,(016):117.
[2]李承霖.質量管理體系在檢驗檢測機構實驗室的應用[J].石化技術,2020,v.27(02):292-293.
[3]陳衛.分析質量管理體系在實驗室工作中的有效運行[J].商品與質量,2016,(025):9-9.
[4]文靜.創新管理、提升效能 現場快速檢測迎來新突破[J].創新管理、提升效能 現場快速檢測迎來新突破-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中心,2015.
[5]周淵名,孫博,何苗苗.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及其運行[J].商品與質量,2017,(0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