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教師在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應該重視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應該實現閱讀和寫作之間的互相促進、彼此結合,更好的帶動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因此,在現階段,小學教師在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就應該大力的推動讀寫結合模式的積極構建,使得理想的課程教育效果得到真正的達成。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法;應用
前言:在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寫作和閱讀之間往往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只有豐富閱讀累積才能夠讓學生的寫作素質得到提高。所以,在現階段,教師在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應該做到大量讀寫,雙規并行。通過這樣的方式讓閱讀和寫作在開展的過程當中互相促進和補充,有助于學生讀寫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推動以讀促寫,實現讀寫結合
在讀寫結合法運用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就可以實施以讀促寫[1]。在這樣的策略引入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聯系對照,大量閱讀,豐富學生閱讀的篇目,讓學生做到熟讀成誦。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此過程當中掌握更多的寫作方式,事物分析方法,如何表情達意等等,為學生后續的寫作豐富更多的累積。
例如,在將《我的故鄉》作為主題進行寫作時,學生在剛開始寫作時可能會比較迷茫,無話可寫,導致學生的寫作陷入僵局。為了避免這樣情況的出現,教師就應該提前對一些文章進行引入,引導學生閱讀。比如,可以為學生引入《故鄉的云》、《故鄉》、《家鄉的橘子》等相關的名篇名作,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分析作者在文章當中所運用到的寫作方法、是如何對自己的思想主旨和情感進行表達的。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后續寫作過程當中可以適當性的對方法和技巧進行運用,并在實踐當中不斷地內化,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不斷提高。
二、激發聯想能力,實現讀寫結合
在讀寫結合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利用優勢,帶動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得到提高[2]。眾所周知,學生的認知水平相對較低,年齡比較小,但是聯想和想象能力卻是非常豐富的。因此,在日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創設語境,讓學生能夠展現自己的聯想能力,投入到文章的改寫、續寫當中。這樣就可以在無形當中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寫作思維,實現讀和寫之間的互相促進。
例如,在講解《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章的過程當中,教師在文章解析之后就可以對情節進行創設。比如,可以運用生動的語言對學生進行闡述“目前為止,據科學家的相關報道,地球依舊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假如有一天地球遭到破壞,大家都無處可去怎么辦呢?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應該將保護環境保護地球作為宗旨,從現在開始做起!”讓學生可以寫一篇關于地球保護、環境保護的文章,讓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的宣傳。借助這樣的方式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展開豐富的想象力,讓學生的寫作自然成文。
三、豐富讀寫形式,實現讀寫結合
在讀寫結合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的讀寫結合的方式方法是非常多的[3]。比如隨筆寫作、仿寫、縮寫、擴寫等等,都是教師可以運用到的引導方式。所以,在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也應該盡量讓學生的讀寫結合的方式變得更加多元,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當中展現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講解完《楓橋夜泊》一課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古文的文體進行轉變。比如,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對古詩的理解,將原本的文體有效地轉變成散文的文體,對情景進行描述,可以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想的見解,讓學生的寫作得到開展。此外,在閱讀過程當中,當遇到省略符號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適當的展現自己的想象和聯想,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省略號當中省略的內容是什么?能否聯系上下文對這一段內容進行合理的擴寫呢?讓文章內容變得更加豐富。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實現讀寫結合,讓學生的寫作體驗得到進一步的深化。
四、拓展讀寫平臺,實現讀寫結合
除了以上這幾個方面之外,在引導學生讀寫結合的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對讀寫平臺適當的進行拓展。這樣可以真正的做到投其所好,讓學生在讀和寫的過程當中有更加新穎的體驗感。以此讓學生感受到閱讀和寫作的魅力,讓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豐富,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讀寫結合的效果。
例如,在日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打破課內的束縛,可以將微博這樣的軟件引入進來,以此成為學生在讀寫結合過程當中的輔助平臺。比如,教師可以在微博上引入一些熱點話題、辯論性較強的話題、有價值的文章等等,讓學生在閱讀和思考之后進行200字左右的寫作。在寫作完畢之后就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進行發表,讓學生互相點贊、閱讀、評論等。教師也可以及時地對學生的寫作情況進行掌握,讓學生的寫作體驗變得更加深化。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隨時隨地的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并能夠聯系時事、拓展認知、豐富素材,讓讀寫結合的價值和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展現。
結論:在小學階段語文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大力的倡導讀寫結合是非常重要的。能夠讓閱讀和寫作之間互相促進,將讀寫結合法的價值和作用充分的展現出來。在此過程當中,教師主要可以從推動以讀促寫、激發聯想能力、豐富讀寫形式、拓展讀寫平臺等等,讓學生的讀寫結合得到真正的實現,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教育成效。
參考文獻:
[1]王翠娟. 探究在讀寫結合理念指導下培養學生描寫能力的方法[J].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4):25-26.
[2]徐敏妮. 如何開展主題式讀寫結合的課堂教學[J]. 語文教學與研究,2021,(06):88-89.
[3]王秀玲. 讀寫結合,激活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J]. 語文教學與研究,2021,(06):132-133.
河北省雄縣北沙口鄉茫茫口小學?徐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