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以培養和提高學生主體性學習而終身學習發展的能力。通過實踐探索,我們構建了“三學五環”教學模式,運用這一模式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動力和能力。
關鍵詞:學生主體性學習、能力培養、“三學五環”
一、我校構建“三學五環”教學模式的含義。
“三學”是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預學、導學、練學,課堂在時間上大體分為先十分鐘左右讓學生預學(或是課前)接著二十五分鐘左右是導學,最后是十分鐘左右是學生練學。
“五環”是指在“三學”中遵行“發現質疑——合作探究——展示互評——總結歸納——應用拓展” 五環節規律,讓學生在自學預習中發現質疑,在導學過程中進行合作探究,展示互評和總結歸納,在練學中應用拓展。
二、我校“三學五環”教學模式實施目標。
1、在運用該模式教學的過程中,創設學生想學的情感課堂,激發學習動力。
基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的目的,從三個方面創設情感課堂:①興趣激學;②流程順學。教學流程順著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緒走;③評價促學。讓自學、導學、練學過程鮮活有趣,大大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2、在運用該模式教學的過程中,創設學生能學的開放性課堂,給出學生主動學的空間。
給學生讓時間,留空間,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五環節過程中做到“三允許、六盡量”;允許學生說,允許學生想,允許學生做;盡量讓學生獨立觀察,盡量讓學生動腦筋思考,盡量讓學生動手操作,盡量讓學生動口表達,盡量讓學生質疑問題,盡量讓學生標新立異。讓教學過程成為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充分挖掘學生思維潛能。
3、在運用該模式教學過程中,創設學生會學的學用相長性課堂,形成學習能力。
在“三學五環”模式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學中做,做中學”自主學習。在實驗操作中,讓學生自主去做,去體驗;認識問題中,讓學生去分析,去解決;獲取結論中,讓學生去談去論去概括;與此同時,讓學生一邊學學法,一邊用學法,一邊用學法一邊創新學法,達到學用相長;
三、我校“三學五環”教學模式的操作要領。
1、教學操作流程圖:
四、我校“三學五環”教學模式提出的理論依據。
我校提出“三學五環”教學模式是為了推進新課改,實施素質教育,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規范課堂教學行為,構建高效課堂,主要依據四大教育理論。
⑴主體教育理論
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發展的主體,學生能主動學習發展是教學的終極目標。
⑵構建主義理論
構建主義認為,學習者知識獲得的過程,是個人參與知識構建的過程。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而主動建構知識,獲得真正意義的知識。
⑶合作學習理論
學生學習以學習小組為平臺,相互合作,相互作用,實現“兵教兵、兵練兵、兵正兵”。
⑷有效教學理論
有效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是指在遵循教學活動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是相對于無效或低效教學來說的。
有效教學就是要落實好“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和“三講三不講”。
五、我校“三學五環”教學模式實施的基本要求。
⑴ 課前集中研討備課:一是完善集體備課制度,加強學科備課小組建設與管理,大力開展集體研討備課活動。二是堅持精心編寫以“學”為主的“教學合一”的學案為追求目標,不斷探索昌樂二中“導學案”的規律,活學活用。三是把改革創新備課模式作為我校實施高效課堂的第一抓手。
(2)規范課堂教學之行為:一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是教學生“怎樣去學”,不是教什么知識,而是教給學生什么學習工具,盡量少教和不教。二是學生在課堂中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者。如:江蘇宜興實驗中學的“兩結構教學法”(知識內容結構和方法程序結構),讓學生自讀文章,概括出每段段意,在設計的“知識樹”上標出來,這就是概括出的文章“知識內容結構”,然后,教師請學生找出每段中的主要表達方法及其作用,在“知識樹”上相應地方寫出來,這就是概括出的文章“方法程序結構”。學生在探索“兩類結構”過程中,分析、綜合、歸納、演澤等能力得到了發展的同時,也就掌握了主動學習的工具,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實現了教師少教、學生多學,甚至教師不教,學生也能學的目標。
(3)重視教法和學法
模式只是基本的課堂結構和教學流程,只對課堂提供基本的操作程序,指明方向,不要為了模式而模式化,在模式結構和操作流程的背后是教法和學法,是教學理念。在模式實施中,要注意三個問題:一忌老觀念難以轉變,在實施中“走樣變行”,甚至把模式當作形式來走走,惟模式而模式,導致課堂效益低下;二是由于缺少與之配套的教法和學法體系,教師無法釋放,學生沒有解放,違背了構建模式的初衷;三是由于在模式操作之前準備不足,學案編寫不夠完善,導致課堂上出現“穿新鞋走老路”的混亂局面。同時,我們要在模式實施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傳播給學生一些學法,如:借助拐棍學習法、發現學習法、推理學習法、比較學習法、合作學習法、探究學習法等。
總之,我們要做到“不惟模式而模式,不惟模式惟高效”。
參考文獻:
【1】吳月云.優化“三步五環”之有效課堂教學模式[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4.
【2】李雷強.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J].新一代:理論版,2019,000(003):130-130.
蘄春縣管窯鎮中心學校 ,湖北 黃岡?駱效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