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教學內容具有生活化,形象化;教學形式具有多樣化,活潑化等特點。英語學科中蘊涵著豐富的美育因素,通過審美實踐,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關鍵詞:審美教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美育就是審美教育,它不僅能培養人的情趣、陶冶情操,而且還能影響人的思想感情、聰明才智和精神面貌。美育在課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滲透審美教育呢?
一、在教材中挖掘美
教師要充分研究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英語課的趣味性。學習知識,呈現教材美的內容,提高學生美的感悟力。教師要提高英語課堂質量,就要用心感知并充分利用教材中蘊藏的美育知識。小學英語教育教材中的每一部分內容我們都可以設計成非常美妙的知識,把單調的語言個體轉化為具有生動形象的藝術個體。比如在學習的各種水果名,各種學習用具,各種具體的地點名等等。教師可以利用各種電教媒體(或彩圖)將各詞匯所表現的內容展現出來,鮮艷的顏色,熟悉的事物,如同一幕幕美麗的生活圖景,給學生以美的感受。同時大量的視覺材料也給學生以感官上的刺激,一個紅通通的蘋果,一條正在游泳的魚,一面迎風招展的五星紅旗......使教學化虛為實,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也增強了學生美的感受力。而課文對話的最大特點就是具有實踐性和交際性,我們可以再現教材中的交際情境,帶領學生入情、入境,調動學生積極的感情,以情學美,是學生在感受美、領悟美中自發的創造美。除了這些,教材中還有很多美好的環節—學習英文歌曲、小詩、繞口令等, 這些都是貼近學生生活的、富有情趣的,都可以給我們的英語課堂增添活力的美好東西,我們何樂而不學呢?
二、在情境中感受美
美的東西總是讓人賞心悅目。愛美、求美是兒童的基本心理。讓學生在學習中欣賞美、享受美,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美的熏陶,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必須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配上音樂使學生融于濃厚的氣氛之中,在教學中,通過色彩、背景、音響效果等,通過學生的表演,真實地表現人物活動場景。表演者和觀賞者都是審美的主體,都能從中感受和鑒賞美,學會創造美。教學中教師以飽滿的熱情,充分利用教具、體態語、動畫等,把學生帶入一個生動形象、富有感染的情境界中去,讓學生直觀感受美。同時充分利用和發揮教材中美和趣味性的因素,將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結合起來,使美育融于英語知識學習之中。
三、在活動中體驗美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開展各種活動能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教師在課堂中可引導學生動手創作,把單調的語言個體轉化為具有生動形象的藝術個體,邊聽邊做,邊說邊做,在發展聽力、訓練口語、培養創造性運用語言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力和創造力。讓學生畫一畫,說一說,或邊聽邊畫確的審美觀,具備濃厚的美育意識,創設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語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陽光,變成雨露,深深地滲透到學生心里,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感悟美、賞析美、體驗美,進而創造出美,寓教于樂,寓教于美。
(一)畫出美的意境
一年級學生剛接觸英語,重在興趣的培養。在學習Animals這一單元的內容時,為了更好地認知動物單詞,筆者嘗試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動物進行繪畫,然后把全班所有的動物圖片集合到一起,然后讓學生根據所創作的圖片進行描述。一幅幅充滿想象力的圖片躍然紙上,栩栩如生。讓學生創作了美,感受到了美,同時也將語言的美盡顯其中。
(二)唱出美的韻律
歌曲、童謠以其優美的韻律,明快歡樂或抒情的節奏吸引并打動學生的心弦,讓一個個英語詞句在美妙的歌曲、輕松的節奏中進入學生的世界。通過唱英文歌,不僅可以使學生記住很復雜的句型,還對學生的語音語調很有幫助。比如,教唱ABC song,可以讓學生輕而易舉地會說26個字母;一曲I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可以讓學生學會給別人祝福,也讓學生了解了圣誕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一首Days of the Week,可以讓學生輕松地學會說星期幾。總之,把音樂引入英語課堂使英語和音樂“聯姻”,讓英語課堂優美而富有魅力,在美妙的歌聲中,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學生的情操。
(三)動出美的氛圍
學生興趣濃厚,情緒高昂,學習效率才高,因此小學英語教學中,應讓學生動起來,在輕松、活潑、愉快的氛圍下,讓學生寓學于樂,樂中去學。如,在教學北京版英語一年級上第五單元I can sing .這一課時,開展男生女生之間的比賽,看看誰跳得高,誰跳得遠。學生一聽比賽,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情緒激昂,通過緊張而又開心的比賽,學生很自然地表達出自己的能力。
生活中從來都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小學英語教學處處滲透著美的教育,其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審美過程。在教學中,我們要通過滲透美育,促使學生對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讓學生在賞心悅目之中自覺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獲得知識,鍛煉能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實現精神的愉悅,心靈的滿足,情感的激勵,個性的陶冶,達到教學中真善美的和諧統一,把英語教學變得更生動、更活潑,從而更有實效。
參考文獻
[1]萬玲.英語課堂上不可不說的美麗[J].小學教學參考,2020(27):63-64.
[2]蔣琬瑜.小學英語教學要滲透美育[J].全國優秀作文選(教師教育),2019(06):30-31.
[3]彭卉.在小學英語作業中綻放美育的花朵[J].教師,2019(31):76.
[4]洪小曼.淺談小學英語教學的美育融入[J].校園英語,2018(47):123.
德惠市大青咀鎮中心小學 許繼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