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藝霏
摘要:移動互聯網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是一種全新的大眾化的傳媒產品,不少產業以此為依托迅速發展起來,視覺傳達設計就是其中一員。在此基礎上,不少藝術院校對視覺傳達專業的教學方面提出了更多要求。與傳統媒體采用的平面設計不同,視覺傳達設計更加注重視覺效果的動態化,前者被限制在二維平面內,而后者已經開始將平面化的形狀、圖片、色彩由靜態升級為動態,提高了視覺效果的空間層次,不僅將二維效果擴展到三維空間,甚至是四維空間也在不斷擴展中。本文通過對藝術院校中視覺傳達專業教學發展趨勢進行研究,來了解新媒體技術對視覺傳達設計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移動互聯網;新媒體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各方面都在不斷發生變化,其中,科技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重大推動力,科技衍生品也推動了人類進入新時代。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誕生了互聯網,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的移動互聯網成為了被人們廣為接受的新型傳媒產品,對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因此,藝術院校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是一個以應用功能為主的專業,經歷過許多不同的階段,比如早期的商業化美術、工藝品美術、廣告美術、平面設計等,最終演變成為利用視覺媒介來充當載體,并且通過視覺符號來表達立意的設計專業。雖然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更換專業名稱,但并不是說只是改變了名稱,內容沒有變化,而是隨著名稱的改變,從教學方案,到教學方法、模式等方面的設計都在不斷推陳出新,并且能夠緊跟時代發展。
一、在傳統課程目標中引入新的內容
在早期發展階段,平面設計專業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前身,因此,在當前的教學方案和內容中,平面設計的基礎課程仍然維持了相當大的一個比例,是視覺傳達設計的基礎性課程之一,具有一定的傳統性。這些基礎課程,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入門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基石,并且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能夠更好地進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但是,只靠傳統的平面設計課程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可以在保留這些基礎性課程的前提下,對教學方案和內容進行更新,并將互聯網技術引入到課程內容和教學中,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受到當代審美潛移默化的影響,緊跟時代發展,并且激發出這些傳統性基礎課程新的活力和吸引力。比如在進行《書籍裝幀設計》這門基礎性課程的學習中,從傳統的教學方案來看,這門課程起先主要通過對傳統紙質書籍設計、裝訂過程進行了解,來作為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和發展,電子書籍正在不斷占據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傳統的紙質書籍正在不斷退出市場,數字化閱讀和電子書籍成為了目前國民的主要閱讀方式和媒介,尤其是隨著移動電子書籍的普及,更是大大提高了民眾的閱讀接觸程度和依賴度。這個情況的發生,我們必須意識到在視覺傳達設計的《書籍裝幀設計》課堂中,需要用全新的角度,來讓學生了解書籍,并在感受書籍的過程中,體會到書籍和文字的生命力以及魅力。
二、以新媒體為教學媒介進行新課程的開設
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的信息平臺通過電子化手段正在不斷建立起來,因此,視覺傳達設計需要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才能夠在時代發展中推動自身發展。在發展過程中,視覺傳達設計已經打破了平面設計的范疇,將靜態轉為動態的基礎上進行視覺傳達設計是當前信息傳播的主要發展方向。新媒體技術和數字化水平的推動下,衍生了一系列動態設計藝術,比如多媒體設計、計算機網格設計、軟件設計等,隨著這些新興設計衍生產品的誕生,促進了人們之間的交流,拉近了處于不同時間、空間的人們的距離。在傳統的平面設計領域,一般只在二維空間中進行,而視覺傳達設計實現了從靜態轉為動態的轉變,將平面形狀、圖像、色彩轉化為動態形式,并且實現了視角的單維度到多維度的轉變。這種轉變,提供給了視覺傳達設計更多的發展空間,添加能呼應市場發展的新型課程,比如軟件設計、視聽互動媒體廣告、UI設計等。
三、擴大學生實踐應用活動范圍
在當前的高校教育中,只有不斷加強與學生溝通方面的努力,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才能達到提高大學人才培養能力的總體提升。因此,教師應該在對不同學生的個性進行逐一關注的前提下,回歸實際教學中,在緊跟時代發展中對課程設置進行完善,并且改變對待通識教育的態度。另外,教師應該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加大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實際操作環節的比例,并在在日常課堂中引入社會真實案例、設計競賽等,讓學生能夠一邊學習理論一邊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學校通過與企業之間的學習和交流,建立實習平臺提供給高年級學生,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進行實地學習,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更好地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理解。
四、任課教師需要不斷更新專業水平
當前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因此教師必須要將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不斷更新和發展,并且增強自身的專業技能,在把新媒體技術引入到教學方案中的同時,對課程模塊進行優化,并在這個過程中,構建出全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以此來適應不斷發展的時代。由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發展時間較短,再加上互聯網每天都在飛速發展中,不少教師的教學模式過于傳統,已經沒有辦法滿足當代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需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的思維和理論已經沒有辦法應對正在接受日新月異信息交流的學生群體,逐漸與社會當前流行內容脫節,除此之外,由于教師缺乏新媒體與視覺傳達設計實際應用的經驗,因此還出現了教師的教學理論沒有辦法應用到實際中來的現象。這些情況是由多種因素所造成的,首先,部分藝術院校缺乏對新媒體實踐運用到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來的關注度,并且反對、甚至禁止教師參與到企業的設計業務中,導致教師沒有辦法與最新訊息接軌;其次教師沒有積極地與外界進行學術交流,并且參與到講座中,因此沒有辦法了解到新媒體技術最新的發展方向和科研成果。除此之外,部分教師觀念較為保守,不愿意去進行新技術的學習,因此導致與時代脫軌的情況發生。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是一個注重實際應用效果的專業,只有加強企業與藝術院校之間的合作與聯系,積極組織相關活動、座談會,促進彼此的交流與學習,這樣才能讓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擺脫過時的傳統教學和設計理念的阻礙,才能不斷對教學方案、模式進行更新,并提高整體教學水平。通過數字化與新媒體技術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結合,讓學生形成全新的設計理念,并以此為基礎,發展出更多不同的視覺傳達方式。在多方努力下,實現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整體革新,并且不斷緊跟時代發展,不斷運用到數字化時代的方方面面中。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時代發展中的學生更具時代特性,更注重個人特點和獨立性,并且希望能夠發揮自身所長,因此,教師應該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指導,而不同階段學生應該結合自身實力和發展方向,更多地從新媒體技術和視覺傳達設計的結合中受益,在時代發展中實現自我價值。
參考文獻
[1]朱藝.新媒體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發展趨勢[J].參花(上),2019(09):99.
[2]洪瓊.新媒體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發展趨勢研究[J].傳媒論壇,2019,2(01):174.
[3]李光慧.新媒體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發展趨勢分析[J].藝術品鑒,2018(12):231-232.
內蒙古大學滿洲里學院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 0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