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進入新的發展時代,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也面臨著新形勢。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招生逐年遞增,已逐漸成為發展學生黨員的重要陣地。與此同時,學生黨員作為黨的后備軍,是決定黨未來發展走向的關鍵性因素。因此,面對新的社會發展形勢,加強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性變革刻不容緩。本文從創新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必然性,分析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探尋可行性創新變革方案。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
隨著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為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一步推進人才戰略成為關鍵。社會的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偏重于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高職院校。新形勢下,社會發展要求高職院校培養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科學的文化知識,強健的身體素質、健康的心理素質,還要具備端正的思想政治素質。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必須加強學生黨建工作,在培養學生各項能力的同時,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
一、創新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必然性
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障,在于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而加強黨對高校領導的關鍵在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工作。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1]。高職院校作為培養社會技術型人才的根據地,其學生黨建工作是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中的重要組成,對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有著特殊的意義。
“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這是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把握的基本規律。”[2]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必然面臨著新問題、新情況、新機遇和新挑戰。從外部環境看,社會經濟的發展步入新常態,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社會意識形態多元而復雜,這為把握意識形態領導權,占據思想文化主動權,統一社會發展力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提出了新挑戰。從內部格局看,高職院校全面深化改革已成必然,內涵化發展取代規模化發展成為事實,為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創新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成為必然。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斷改革和完善高校體制機制;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有效發揮基礎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先鋒模范作用。”[3]在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中找出黨建工作所面臨的困難與存在的問題,對這些問題提出對應的解決辦法與解決措施。更好的完成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
二、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問題與原因
(1)思想建設薄弱,入黨動機復雜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理論上的堅定,政治上才能堅定,行動上才能自覺”。習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積極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必須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堅定黨員理想信念,補好精神上的‘鈣’”。然而,高職院校思想建設卻相對薄弱,校內學生入黨動機復雜。
一方面,部分高職院校“重能力,輕思想”現象嚴重,導致部分能力出眾的學生,思想并不出眾。甚至部分學生對黨的歷史、理論、路線、宗旨等基礎性知識沒有深入認識。致使學生僅從組織上入黨,而沒有在思想上入黨。另一方面,伴隨著國內社會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大學生思想意識的獨立性、選擇性、差異性逐步增強,致使學生在面對社會各種“誘惑”時,思想與心理都發生了“奇異”的變化,進而形成多元化、復雜化的入黨動機。這也使得學生們僅僅在組織形式上入了黨,而沒有從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組織保持高度統一。
(2)組織建設簡陋,審查機制欠缺
部分高職院校組織建設“簡陋”,組織體系不完善,基層黨組織并沒有真正落到基層。部分院校基層黨組織僅僅設立在校、院一級,系、班一級幾乎沒有,基層黨組織職能并不能完全發揮作用。
首先,對于入黨積極分子的審查。由于缺乏系、班一級基層黨組織,黨員發展只能從學生成績出發,無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考量,導致學生僅關注自身成績,而主觀忽視對服務意識和黨員意識的培養,進而引導學生向利己的方向發展,這是對黨組織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其次,對于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由于缺乏系、班一級基層黨組織的審查和監督,使得發展黨員過程多有“重入黨前教育,輕入黨后教育”的情況,進而導致新晉學生黨員黨性無法保持,信仰搖擺不定,長此以往,后果不堪設想。
(3)作風建設缺失,黨員作用模糊
正是由于“重入黨前教育,輕入黨后教育”,導致“入黨前拼命干,入黨后松一半”的惡性循環。進而造就了一批缺乏自身建設,作風不端,疏離群眾,作用模糊的“先進分子”。
首先,這些“先進分子”在面臨工作中的各種問題時,缺乏奉獻和服務精神,過分注重自身利益,難以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其次,當面臨急、難、險、重等問題時,缺乏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無法明確自身黨員責任,難以發揮黨員先進性作用。
三、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措施
(1)加強思想理論建設,純潔學生入黨動機
高職院校的學生基本都屬于是最后批次才被錄取的學生,大部分學生主動性并不高,甚至有的覺得破罐破摔進去混幾年隨便拿個證的想法。在思想上、行動上,并沒有很高的自覺性。因此,在開展入黨工作時需要嚴格把握“關口”,加強思想理論建設,純潔學生的入黨動機。
首先,高職院校黨政班子要帶頭加強理論學習,提升思想素質。積極參加各種黨性教育,學通、弄懂、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努力踐行“三嚴三實”和“兩學一做”。不斷強化自身理論修養。
其次,要始終堅持黨員政治建設、思想建設,切實開展“三會一課”,定期舉辦民主生活會,辯證看待工作與學習的關系,積極做到工作學習化和學習工作化相統一。
最后,要把個人學習與集體學習,經典學習與經驗學習有機的結合起來。一方面,努力做到看經典、學原著、讀原文、識原理,增強自身理論基底。另一方面,有針對性的將所學理論付諸實踐,并根據實踐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2)黨組支部建立到班,健全審查監督機制
只有深入基層,才能了解基層,只有與學生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了解學生。因此,將黨支部建立到班上,能夠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審查監督機制,健全審查監督體系。
首先,要利用班一級黨支部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綜合素質的審查。一方面,充分了解學生包括成績在內的綜合素質,全面考察學生在學習、生活、工作、社交、服務等領域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端正學生入黨動機,堅定學生“四個自信”和“四個意識”的培養。
其次,要利用班一級黨支部加強對作為新晉黨員學生黨性鍛煉的監督。一方面,加強對新晉黨員學生入黨后學習教育監督,促進黨性鍛煉自覺性,進一步堅定黨員信仰,堅守政治意識。另一方面,加強對新晉黨員學生作風建設監督,鼓勵黨員在工作學習中,不斷完善自身,提升自己,進而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3)豐富黨員教育活動,創新黨建工作形式
黨建活動是提升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載體,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手段。面對多元化的社會發展現實,豐富黨員教育活動,創新學生黨建工作形式,能夠有效提升黨建工作推進效率。
首先,建立“互聯網+黨建”的活動模式,運用網絡載體創新黨建活動。在心理學上,當一件事或者物連續出現在一個人的眼前,不論其是否仔細瀏覽或閱讀過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或改變一個人的認知與思想。網絡是黨建工作現代化的重要工具。在當今這個社會經濟與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網絡傳播的多樣性、高速性、廣泛性、自由性、開放性等特點,能讓黨建活動從紙質的、單一的、枯燥的形式轉變為靈活的、多元的、高效的、有趣的形式,有效升了學生對黨性教育的接受程度。
其次,建立獨具特色的高職院校黨建工作體系。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高職院校黨的相關建設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找準黨建工作的核心點,圍繞核心制定多元化且獨具特色的黨性活動,進而提升育人實效性。
總結:
高職院校雖然在當今社會的地位大不如前,但這并不能說明高職院校的學生就沒用武之地,高職院校的學生一樣是未來祖國的可用之才,是黨在未來的接班人。黨建工作是黨的建設的根本,也是高職院校發展的根本,在發展黨員時不能因為數量而忽略的質量,也不能為了質量而放棄數量。隨著時代的發展,黨建工作需要不斷做出改變,不斷創新,實現黨的先驅性。不斷為黨輸送優秀的黨員開展黨的事業。為國家的發展與壯大做出貢獻。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需要足夠的勇氣,敢于嘗試,不斷創新,大膽做出改變。勇于創新才能讓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在新形勢下披荊斬棘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軍,加強黨建工作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J].紅旗文稿2016,(28).
[2]李斌,評論員觀察:把百年奮斗延伸到未來.[J].人民日報2020(09).
[3]王正譜,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提供堅強組織保證.[J].人民日報2020(12).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2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