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麗
藝術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內容,創意美術活動作為藝術教育的具體體現,在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培養幼兒的多元能力上具有重要的意義。除去游戲活動外,美術活動可以說是幼兒園階段所有小朋友皆喜愛的項目之一。創意美術活動重點在創意二字,它能夠激發幼兒得天獨厚的創造力。創造力的充分發揮有利于幼兒健全人格與獨立思考能力的發展。在此,筆者從個人的教學實踐出發,簡單談一談個人對創意美術活動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實踐。
幼兒園教育具有多元化、個性化、趣味化等特點,創意美術活動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日益顯露出來,創造力變成當前中國教育的重點開發內容。創造力的開發需要從小對孩子進行相應的鍛煉,利用幼兒階段豐富的創造力資源,形成正確的創造習慣,為以后的創造行為提供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幼兒階段的學習特點使這些創造性活動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幼兒的教育既要保證幼兒思維的活潑性,又要讓幼兒學習到足夠的知識具備足夠的技能,顯然創意美術活動便完美地符合幼兒教學的這一特點。基于此,筆者以個人的教學實踐為基礎,簡單介紹一下個人在幼兒園教育中對創意美術活動的應用。
一、確定活動主題,針對性教學
任何美術創意活動的展開必圍繞一個主題。教師可以從創意美術作品的主題入手,對幼兒進行針對化的教學。如環保等主題設計可以幫助幼兒樹立環保意識;愛護動物的主題可以幫助幼兒樹立愛心意識。這種方式既簡便又實用。以筆者的教學實踐為例。為響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筆者認為讓孩子們從小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是十分必要的。為此,筆者舉行了一場以“環保”為主題的創意美術活動。筆者先征求了幼兒們的意見,如向孩子們提問:“若是讓大家進行以環保為主題的創意活動,大家會怎樣完成你的作品呢?”有的孩子回答:“用廢舊的紙做一個東西。”有的同學回答:“畫一幅環保的畫。”經過幼兒們的投票,最后決定采用第一個方案。筆者以“變廢為寶”為主題,帶領幼兒進行了一場創意美術活動。筆者將幼兒們不要的繪畫作品收集了起來,以這些廢紙作為原料,帶領孩子們制作成了漂亮的小盒子、小玩偶、筆筒等,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活動結束時,筆者詢問孩子們有何收獲。孩子們回答,“生活中的廢物也能變成有用的東西”“要保護環境,不能亂丟垃圾”等。由此可見主題活動的有效性。
二、豐富活動形式,多樣化教學
創意美術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創意美術活動內容的多樣性,豐富教學內容,全面提高幼兒的技能水平。如,剪紙可以讓幼兒學習到剪紙藝術的技巧與魅力;繪畫可以激發幼兒的創造力與對生活的觀察力;捏泥人可以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等。以筆者的教學實踐為例。橡皮泥的可塑性較強,在幼兒的技能訓練上發揮著較多的優勢,同時,捏泥人的活動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筆者經常利用橡皮泥的這些優勢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由于身體能力的限制,家長一般不會讓幼兒做家務,造成了幼兒的勞動意識缺失。為了彌補這問題,筆者會帶領幼兒進行“包餃子”的創意美術活動。筆者將橡皮泥分發給孩子們,并演示包餃子的動過和技巧。幼兒們在教師的帶領下包出了五花八門的“餃子”,這種勞動技能的學習對幼兒以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增加美術素材,趣味化教學
美術學習不局限于彩筆與紙張的繪畫,而應將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繪畫素材整合起來進行創意繪畫,增加繪畫的趣味性。這種教學內容能夠幫助幼兒打破常規的束縛,將思維延伸化。在以后的學習中這種延伸化的聯想思維會起到重要的作用。筆者在教學中經常為幼兒準備3—4種材料,在給出主題后,幼兒可以自由發揮。有一次,筆者以“玉米粒”“玉米須”“玉米葉”為原材料讓幼兒們以“豐收”為主題創作一幅美術作品。有的孩子將玉米粒與玉米須結合在一起拼成了一個正在勞動的小人;有的幼兒見過農民豐收的場景,便將玉米葉與玉米須進行了結合,創作了一個個的谷堆。玉米粒、玉米須、玉米葉的應用也讓幼兒們認識到了真正的玉米各個組成是什么樣的,豐富了幼兒的常識。這種多種材料相組合的方式打破了傳統美術創作的常規,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們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結? ?語
總而言之,幼兒園教育正在不斷向著激發幼兒本身的優勢以及培養幼兒個人學習能力的方向發展,創意美術活動無疑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教學策略,利用了幼兒的先天優勢。通過創意美術活動將幼兒的這些能力進行引導,形成科學、合理、系統的創造思維,能夠為幼兒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我國幼兒的人格健全發展。為此,教師要積極、合理開發創意美術活動,為幼兒園教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