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監測工作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足夠的監測數據,幫助管理者制定科學合理的環境保護政策。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影響著環境監測的整體水平,在監測的整體流程中都有所體現。環境監測站點不能僅僅是更新技術和知識,學習先進的技術,還要立足工作的實際情況,要從現實需要出發調整合理的質量控制方向,通過實驗室的數據信息來衡量工作的進展程度,要重點關注儀器設備的作用,不斷優化相關的質量控制策略,從具體細致的工作去處理質量控制的難題,保持環境監測工作的整體質量,為環境管理注入先進的科學要素,不斷提高環境監測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控制;質量管理
引言
生態環境有每個人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現階段生態環境污染情況比較嚴重,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惡劣的環境不僅會損害人們的健康,還會阻礙社會前進的步伐,降低我國的國際競爭力,不利于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的生存環境也會受到侵害。現階段,我國加大了對環境保護的力度,以可持續發展為各種行業的指導方針,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通過喚醒人們對于美好環境的愿景,來加強環境保護的工作,提高人們的生存環境舒適度,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在現實的環境保護工作中,要實現美麗且健康的生態環境,需要人們持續不懈的努力,要加大對于環境監測技術的投入,通過先進的環境監測技術及時鎖定污染源,盡可能降低污染源對于地方自然環境的影響,優化檢測的方式和手段,通過技術手段排除污染源的消極影響,要為人們的下一代提供良好的生存條件。
1環境監測的質量控制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1.1環境監測標準存在滯后性
環境監測技術是一項重要的技術,科技含量比較高,可以正確引導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方向,為現實的工作任務提供足夠的底層技術,減少工作人員的任務量,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通過檢測技術實時檢測環境的基本情況。然而,這項技術還是存在一些缺陷,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并不能反映現實的真實情況,標準更新滯后,檢測市場也比較閉塞。現階段我國的環境檢測標準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幾乎還是停留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但是經濟社會迅速發展,過去的標準已經不適應人們的生存需求,以標準為依托的管理模式也落后于時代,不能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具體來說,現階段的環境檢測標準上限比較寬泛,對于環境保護的要求比較低,工廠還是可以排出大量的廢物和垃圾,嚴重威脅當地的生態安全,環境控制和管理停留在表面,沒有實際效果。并且,現存的環境監測標準內容缺乏針對性,規定的方面較為寬泛,以精神和原則為主,不從現實環境出發,不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很難執行,效果也不甚理想。監測方法也已經落后于時代,主要通過實驗室的方式進行人工監測,工序復雜且效率較低,工作人員的壓力也比較低,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才能取得監測結果,還有可能造成污染擴散的情況。
1.2管理體系不科學
部門對于環境保護管理工作不重視,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過快,各種行業不斷出現,各行各業的知識結構和工作習慣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其中環境保護的實踐工作中,出現了很多新型的污染物,現實的環境監測制度卻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進行調整變更,無法對這些污染物進行治理,相關的檢查環節也存在缺失,不能有效地保護環境,各項工作的開展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1.3監測人員素質較低
現階段的環境質量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存在很多問題,處在當前工作崗位的技術人員大多出身于實驗室,有些來自現場檢測工作站,這些技術人員對于質量管理的專業知識編輯匱乏,很難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政策,并且沒有能力判斷監測數據的準確性,能夠審查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不能統領和管轄相關的質量控制報告,構筑合理的管理活動評價體系也存在困難。所以,有關部門要集中精力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擴充工作人員的知識儲備,不斷優化質量控制和管理的制度。
2優化環境監測的質量控制與管理的策略
2.1優化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相關部門要根據當地環境的基本情況制定適當的地方法規,要不能偏離環境法的基本原則,協調執法的各個方向,用法律法規指導時間的工作,不斷協調各方主體之間的關系,加快生態環境保護的步伐。政府在進行法律規章制度的修訂時,要從地方的經濟情況出發,并結合執法的現實情況進行調整,要將那些落后于時代發展的條款刪除,并增添一些具有實際效果的條款,要擴充相關條款的內涵,提升法律的客觀性和權威性。政府在編撰法律的過程中,要把法條的內容概括清楚,要有明確的法律依據,能夠適應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符合當地的基本情況,能夠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指導。法律的內容要具體,不能空洞,要針對每種具體的違法情況設置相應的處罰規則,提高企業的責任意識,增加相關部門的工作效率。
2.2完善環境管理體系
現階段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政策還是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現存的環境保護體系并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現狀,制度性構架不合理,不能有效地貼合實際,各項規章制度不能有效落實。各個部門要從社會生活的實際情況出發,更新相關的理論知識,用先進的理論知識和經驗調整管理制度的內容。部門要重點關注檢測工作的效果,對工作人員嚴格要求,工作人員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找出檢測環節不完善的地方,通過技術手段彌補檢測環節的缺失。工作人員要在檢測環節中認真收集分析數據,構筑合理的數據模型體系,為相關的制度建設提供先進的要素,不斷提高制度建設的水平。
2.3提高檢測人員的專業素養
環境保護工作的動力主要來自人才隊伍建設,要加強工作人員的整體素養,提高環境監測的效率,為經濟建設和環境監測保駕護航。部門要重視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堅決執行質量控制的對策,通過加強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水平,提高管理的科學水平,要加強各項工作的培訓工作的質量,并分階段對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進行考察,保證工作人員的實際水平,確保監測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要強化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明晰遵守技術規范的義務,為監測工作提供專業的人員隊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工作內容比較龐雜,需要工作人員具有一定的素質,要盡量選擇工作經驗豐富且各項能力比較凸出的工作人員,讓這些人才履行相關的職責,更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將各項工作任務處理好,把不同的人安排在恰當的工作崗位中。相關部門還要重視監管工作的開展,要設置獨立的監管部門進行監督職能,保證各個環節的正常運行。環保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開展一些理論性和實踐性并重的培訓活動,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擴充工作人員的知識面,讓工作人員擁有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保證人才隊伍的質量。
結束語
總而言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對于經濟發展和人們生存具有重要的意義,需要相關部門投入精力和時間,要將環境保護工作擺在正確的位置上。所以,我國的相關部門要從環境保護的實踐工作出發,吸取經驗和教訓,通過建立一套統一合理的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更新環境保護理念,通過擴充環境管理質量的具體內容,要加強對于監測人員的專業素質的培養工作,不斷提高環境監測的工作質量,最終實現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效果,優化環境保護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夏新. 淺談強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J]. 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2,24(01):1-4.
[2]丁芳.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問題及對策[J]. 科技經濟市場,2019(04):139-140.
[3]李國群.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關鍵因素及對策[J]. 環境與發展,2019,31(06):162-163.
[4]段建澤.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及質量控制措施[J]. 山西科技,2020,35(01):48-49+53.
作者簡介:姓名楊靜,性別男,出生年1986,籍貫到市,湖南省衡陽市,民族漢,職稱助理工程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環境監測
湖南省衡陽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湖南省衡陽市 4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