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麗 馬玉欽 婁文
【摘要】目的:該研究中對腦卒中患者應用健康教育干預,對其康復鍛煉依從性的影響予以探究。方法:58例腦卒中患者篩選自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間,將上述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發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29例),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健康教育(29例)。觀察2組干預后的效果,對比2組康復鍛煉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康復鍛煉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2組數據輸入統計學軟件中分析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此次研究中,對腦卒中患者應用健康教育干預,可較好的提高的腦卒中健康知識,進而提升其康復鍛煉依從性。該方法可在腦卒中患者的護理中予以推廣。
【關鍵詞】健康教育;腦卒中;康復鍛煉;依從性
腦卒中是臨床上比較多見的老年性疾病,該病多因腦部血管發生引起腦功能異常所致。該病可嚴重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 [1-2]。由于患者多為老年患者,其對腦卒中以及康復鍛煉的相關知識了解較少,因此其康復鍛煉依從性較差,進而影響康復效果。為此,本次研究中58例腦卒中患者篩選自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間,對腦卒中患者應用健康教育干預,對其康復鍛煉依從性的影響予以探究。結果詳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58例腦卒中患者篩選自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間,將上述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發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29例),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健康教育(29例)。基礎資料:性別(實驗組:男13例,女16例;對照組:14例,女15例);年齡(實驗:67-84歲,平均年齡74.32±4.65歲;對照組:68-85歲,平均年齡74.65±4.65歲)。2組基礎資料輸入統計學軟件分析后差異不明顯(P>0.05),無統計學意義。上述患者均滿足本次研究標準,且自愿參加,該研究滿足倫理審核標準。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給予患者病情觀察、飲食護理、生活護理以及藥物護理等。實驗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健康教育,詳情見下文:
給予患者臨床健康教育路徑,對患者進行臨床培訓,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計劃,從入院到出院的不同階段對患者進行不同的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嚴格按照計劃進行健康教育,同時對效果予以觀察。 ①在患者入院的第一天,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例如康復訓練方法、康復訓練對運動功能恢復的重要性,以及相關注意事項。 ②在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應與臨床醫生結合在一起,按照健康教育路徑的要求制定和實施針對患者的個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并做好相關記錄。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健康宣傳手冊、手法指導等,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健康教育路徑,且給予相關指導完成。 ③患者出院后,每周進行一次隨訪評估,以幫助患者解決問題,同時對效果進行記錄。
1.3效果標準
觀察2組干預后的效果,對比2組康復鍛煉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依從性采取自制依從性問卷調查予以評估,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以及不依從。滿意度應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進行統計,滿意標準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結果數據輸入到SPSS17.0軟件中予以分析,康復鍛煉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采用χ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康復鍛煉依從性
實驗組康復鍛煉依從性為93.10%(27/29):完全依從18例,占比62.07%;部分依從為9例,占比31.03%;不依從2例,占比6.89%。對照組康復鍛煉依從性為72.41%(21/29):完全依從11例,占比27.93%;部分依從為10例,占比34.48%;不依從8例,占比27.59%。χ2檢驗值:康復鍛煉依從性(χ2=4.350,P=0.037)。實驗組康復鍛煉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2組數據輸入統計學軟件中分析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2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6.55%(28/29):非常滿意 17例,占比58.62%;一般滿意為11例,占比37.93%;不滿意1例,占比3.4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5.86%(22/29):非常滿意 12例,占比41.38%;一般滿意為10例,占比34.48%;不滿意7例,占比24.14%。χ2檢驗值:護理滿意度(χ2=5.220,P=0.022)。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2組數據輸入統計學軟件中分析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討論
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需要較長的時間,早期腦卒中偏癱的康復是一個重要時間創口,能夠對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起到較好的促進效果,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同時能夠有效降低殘疾率[3-4]。在康復過程中,患者的依從性會對患者的康復產生較大的影響。
健康教育路徑能夠對患者的健康知識予以提高[5-6]。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可以使時間框架標準化,便于護理人員計劃,以免出現盲從和隨機性,并確保住院和出院后患者可以標準化。 系統地指導和促進健康,進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7-8]。在此次研究中,實驗組康復鍛煉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9-10],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2組數據輸入統計學軟件中分析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經本次研究結果對比可知,對腦卒中患者應用健康教育干預的效果顯著優于常規護理。
綜上所述,此次研究中,對腦卒中患者應用健康教育干預,可較好的提高的腦卒中健康知識,進而提升其康復鍛煉依從性。該方法可在腦卒中患者的護理中予以推廣。
參考文獻
[1]彭麗. 健康教育在腦卒中康復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 006(028):119-120.
[2]景穎穎, 唐麗春, 唐雪敏. 跨理論模型健康教育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0, 017(007):966-969.
[3]王彥鑫, 謝家興, 孫鳳梅. 健康教育格林模式對缺血性腦卒中偏癱患者健康行為的影響[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9, 025(005):616-620.
[4] 劉嬋,彭淑華.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腦卒中偏癱患者功能鍛煉中的運用效果探討[J]. 當代護士(下旬刊), 2020, 27(11):159-161.
[5]王玉蓮.微信隨訪對康復期腦卒中患者焦慮情緒及康復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2021,2(2):96-99.
[6]呂俊麗.基于思維導圖的三級康復訓練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5):665-669.
[7]徐曉冰,宋潤珞,李雪陽,趙孌,韓玉,李心怡,皇甫登科.首發中青年腦卒中患者對腦卒中認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調查[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21,32(3):211-213,220.
[8]趙慢.社區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課程的開發[D].河北大學,2020:.
[9]劉嬋,彭淑華.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腦卒中偏癱患者功能鍛煉中的運用效果探討[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0,27(11):155-157.
[10]文艷.動機性訪談健康教育模式對腦卒中患者康復鍛煉認知度與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0):114,118.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奎屯醫院?新疆 8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