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華
摘要:社會發展中,對林業的發展也愈加重視,在林業大規模建設過程中,要保證其健康發展,必須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林業遭受病蟲害影響下,其生態作用和經濟價值都會大大降低。以松材線蟲病為例,其傳播快、影響范圍廣,實際防治起來難度較大。常見的化學藥劑處理方式雖然可以快速治理病蟲害,但難以根治該蟲害,對環境也會產生不利影響。當前林業發展中,依然面臨著嚴峻的病蟲害防治難題。文章簡要分析了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的意義,探討當前其中出現的問題和缺陷,特別是松材線蟲病的防治技術,以促進林業更加健康發展。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防治意義;存在問題;松材線蟲病;綜合防治技術
林業建設發展中,病蟲害對其造成的危害是相當大的,不僅會損害樹木自身生長,且會引發嚴重經濟損失,影響到林業的健康發展。作為我國經濟組成中重要部分,營林經濟生產質量關系著經濟發展速度,林木病蟲害問題也一直是一大困擾。對此,需加大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探討,特別是對于松材線蟲病這種具有極強毀滅性的病蟲害,更應改進防治策略,運用科學有效方法加以控制,以保護林場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
1.林業病蟲害的危害及防治
1.1危害
樹木的蟲害和病害是不同的兩個概念,蟲害主要是昆蟲取食樹木表皮和樹葉等,導致樹木光合作用、新陳代謝受影響等。病害則是樹木存在真菌、細菌感染,導致其無法正常生長。我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數十年發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外來物種侵襲、病蟲害抗藥性提升的因素影響,當前其防治工作仍面臨嚴峻挑戰。
在我國,林業病蟲害是比較常見的,特別是林業發達地區,此類型地區林業的經濟價值高,一旦發生病蟲害就會產生嚴重影響。林業病蟲害的危害范圍大,且會產生很大破壞力,導致林業減產、林業病等,甚至影響樹木的種子,危害到其下一代生長。
1.2病蟲害發生原因
林業病蟲害的發生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嚴重的自然災害會對林區生態系統造成破壞,使其抵抗力降低,一些病蟲的天敵隨之減少,導致此類型病蟲不斷繁衍、發展。另一方面則是人為因素引發,人們亂砍濫發會破壞其生態系統,降低生態穩定性。同時隨意侵占林地也會導致生態系統惡化。外來物種盲目引進導致其它病蟲進入我國,在其天敵匱乏的環境中大肆繁殖,進而威脅到林木的順利生長。
1.3當前防治手段
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其原則就是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此思路開展防治工作,主要防治手段如下:
第一,定期進行檢疫,以及時發現植物病蟲害發生跡象,從而及早進行控制、處理,將其消除在萌芽狀態。第二,因地制宜開展病蟲害防治,不同地區其氣候條件等存在差異,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手段,具體考慮到當地林業面臨的病蟲害問題,以及自然環境條件,采取合適的治理方法,保證治理成效。第三,合理應用生物防治技術。雖然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就地銷毀、噴施農藥等措施見效快,但也會危害到樹木本身和當地環境。而生物防治措施對林業的傷害則比較小,比如可利用病蟲害的天敵對其進行防治。第四,謹慎使用化學農藥,在上述方法無法達到目的的情況下才可使用化學農藥處理,通常情況下不可隨意使用。農藥不僅可以處治病蟲害,也會對樹木、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所以該方式并非理想的病蟲害防治手段。
2.林業病蟲害防治中存在問題
2.1病蟲害發生面積不斷擴大
當前我國林業病蟲害種類逐漸增多,多為本地變異和外地傳入,一些次要蟲害成為主要害蟲,導致病蟲害發生數量增加,一些嚴重地區病蟲害得不到有效控制。在氣候因素、環境變化和人造林面積增加下,林業病蟲害發生面積也在不斷擴大。
2.2病蟲害防治管理存在漏洞
當前我國在林業病蟲害防治方面存在一定漏洞,導致一些危險病蟲害入侵我國,產生潛在的威脅。以前在病蟲害防治中,化學藥物是主要的技術手段,但其使用導致病蟲產生較高耐藥性,防治難度進一步加大,且一些病蟲害雖之前得到控制,但容易再次復發,危害面積不斷擴大,進而影響到林業發展,產生嚴重經濟損失和生態破壞。
2.3工作人員缺乏防治知識
與其它產業相比,我國林業發展較慢,主要依賴護林人員開展病蟲害防治,在護林人員缺乏相關知識和經驗的情況下,即無法全面保護林業,容易受到病蟲害侵襲,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大面積的樹木病死,導致林業面臨巨大損失。當前這一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進一步加大了林業病蟲害威脅。
2.4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平低
遭受過病蟲害侵襲的林場,需要較高技術水平來根治,其根治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林業建設但當前我國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水平還比較低,主要問題在于缺乏專業人員、專項資金不到位,技術手段無法有效提升的情況下,將阻礙我國林業的進一步發展。
2.5病蟲害監測工作不到位
無法全面落實林業病蟲害監測工作,容易導致其出現大范圍病蟲害侵襲,加大實際損失,但在經費不足、技術水平有限的條件下,很多林業部門對監測工作不夠重視,其中僥幸心理嚴重,而在病蟲害實際發生后則難以控制,進而產生更大損失。監測工作不到位這一問題在當前林業建設中比較常見,需重視起來。
3.林業病蟲害防治意義
3.1控制病蟲害蔓延
對病蟲害及時采取措施防治,可以控制其發展、發育,避免產生更大范圍、更深程度的影響。以化學防治手段為例,這種技術主要利用化學藥劑的毒性抑制病蟲害,及時、合理用藥下可以控制好病蟲害發展,適合在一些病蟲害即將大發生、已經大發生的情況下采用,以控制病蟲害的蔓延。但不可長期大量使用農藥,否則也會產生不良后果。
3.2具有積極的生態意義
在過去我國林業建設發展中,由于護林人員病蟲害防治方面知識和經驗的欠缺,存在濫用化學藥劑的情況,導致林業建設規模變小,林業發展受到阻礙。同時生態環境也遭到污染、破壞,土地、空氣和水體中殘留有害物質,甚至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化學物質殘留不僅導致土地無法繼續耕種,且破壞了當地生態平衡,需采取安全、環保、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3.3發揮林業經濟價值
采取無公害措施進行病蟲害防治,其意義深遠。一方面不需要多次、重復購買化學藥劑,不需顧慮藥劑耐藥性、環境污染方面問題。另一方面減少了成本投入,其經濟性好。同時,有效的防治手段下樹木、植被健康生長,減少了林業損失,有助于充分實現經濟效益目標。無公害防治林業病蟲害,也利于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推動生態建設發展,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林業才能進一步發展。
4.松材線蟲病危害概述
松材線蟲病也稱為松枯萎病,主要傳播方式就是松墨天牛等昆蟲在松樹中產卵,寄生在松樹脂道中快速、大量繁殖,引發病蟲害,此時松樹停止分泌樹脂、植物失水,阻礙樹木生長、加快其死亡。
通常情況下,松材線蟲病害發展經歷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松樹外觀并無異常,可觀察到的現象就是嫩枝上存在松墨天牛啃食痕跡,此時其樹脂分泌有所減少、蒸騰作用變弱。第二階段,松樹針葉開始變色,松樹停止樹脂分泌,天牛從啃食轉為產卵。第三,松樹松針變色進一步加重,呈現黃褐色,植株逐漸萎焉,天牛啃食轉為蛀屑。到達第四階段后,松樹松針顏色進一步加重,幾乎全部呈現黃褐色、紅褐色,松樹整個染病干枯而死。此時松材線蟲繁殖過盛,會破壞整個病害區域的生態環境,染病的樹體上會進一步產生多種蟲害現象。
松材線蟲害有以下幾項特點,一是其寄生類型較多,且分布相對廣泛,主要寄生對象為松樹,其它樹木主要是一些針葉樹。二,松材線蟲危害范圍廣,我國不少地區林場都有此病發生。三,其傳播速度相當快,一旦感染就會快速蔓延。同時染病對象死亡速度快,難以徹底進行根治。
雖然難以徹底根治松材線蟲病,但可以根據其發病周期提前做好防治工作。溫度高、海拔低、干燥地區,通常是5~10月會發生松材線蟲病。夏季溫度升高,該病害侵害范圍會隨之擴大。高發時間段為10月,常見大片樹木枯死的現象。
5.林業松材線蟲病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5.1嚴格檢疫工作
松材線蟲在繁殖期間一直在松樹體內,通過昆蟲以及一些人為活動發生傳播。傳播媒介昆蟲攜帶松材線蟲到健康的松樹枝條,然后松材線蟲進入松樹中開始繁殖,主要的媒介昆蟲就是松墨天牛,其活動范圍相對較小,后期林內出現衰弱樹之后其成蟲擴散范圍會縮小。因此出現大規模松材線蟲感染主要是人為活動引起的,比如運輸疫木和相關制品等。在綜合防治松材線蟲病中,需做好檢疫這一基礎工作,依據松林分布設置好檢測點,并完善相關檢疫機制、制度、程序、內容和標準,嚴格落實好防控工作,全面、詳細普查松材線蟲病爆發下林業人員掌握的疫情情況,了解該區域病蟲害以往發生情況、發生程度和擴散面積等,實現動態監測管理,針對性完善防治計劃。
5.2加強松材線蟲病預防
要預防松材線蟲病,首先需阻斷感染源,已感染地區要實行出入境檢疫,特別是松木材及其制品。其次,發生松材線蟲病的一大原因就是松樹林結構比較單一,當前很多松樹為人工林,其品種單一,一旦發生松材線蟲感染,容易影響到整片樹林,產生巨大損失。對此在栽種前,需合理規劃種植。最后要掌握松材線蟲病的發病原因、感染規律等,了解其天敵從而實施生物防治。
5.3化學與物理防治
化學防治措施是在其它措施無法發揮作用情況下才可使用的手段,對染病林木噴灑化學藥劑達到滅蟲效果。但要注意需控制好農藥用量、用法,選擇低殘留、易分解、毒性低的農藥,避免傷害天敵、污染環境。
物理防治措施通過利用蟲害成蟲的趨光性,選擇黑光燈誘殺。同時,對種子實施消毒處理,強化對林木的管理,使其抗病性得以提升。利用高溫滅殺害蟲病菌,避免病蟲害持續發展、蔓延。
5.4生物防治
在松材線蟲病防治中,生物防治是最獨特最核心的技術。釋放松材線蟲天敵花絨寄甲實施生物防治,這種蟲初孵幼蟲很小,可以沿著天牛排糞氣息找到記住,在天牛幼蟲或蛹體表節間褶皺中叮咬,直到天牛麻醉不動。之后幼蟲頭部長出外彎鉤體,頭部插入寄主體重固定、取食。在綜合防治中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在合適季節釋放花絨寄甲,對釋放的松林定位,保證釋放路線合理、分布均勻。選擇好釋放路線后按照一定距離打開指形管,將其中花絨寄甲和飼料倒在松樹基部。
5.5建立病蟲害防治體系
一方面需改變林區單一樹種結構,選擇多種樹木混合栽種,林木種類更加豐富。同時,政府需加大對松材線蟲防治的密切關注,加大技術投入和資金投入。另一方面,需要群防群治,加大松材線蟲病宣傳,樹立起正確的防治理念,加強對病蟲害檢疫、防治知識的學習,掌握病蟲害傳播規律等,完善當前檢疫制度,保證檢疫工作的有效落實,降低病蟲害記錄,維持生態系統穩定。
5.6?林業措施
在松材線蟲已經發生的區域可以采用該方法,需要徹底清理染病松材所在林場,砍除、燒毀病株和可疑病株,徹底清除病株殘體,避免病原的進一步擴散。使用該方法時需注意要在砍除樹木后將其燒毀,否則會成為新的感染源,同時設立好隔離區避免松材線蟲并擴散。
此外,可以引入線蟲真菌來治理松材線蟲病害。除了防治外,在種植松樹中可引入抗病品種,具體要依據各地區氣候等自然條件來選擇抗病品種。
結束語:
松材線蟲病是一種難以控制、治愈的病蟲害,因此更需要做好其防治工作。林業工作與管理中,需認真對待病蟲害防治各環節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開展綜合治理,采取多方面手段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降低由病蟲害引發的損失。
參考文獻:
[1]吳艷梅.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及方法[J].現代農業科技,2020,(10):92,94.
[2]高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0,(9):123,125.
[3]肖根君.關于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20,40(4):94-95.
[4]張丹丹.林業病蟲害防治意義及松材線蟲病綜合防治技術探討[J].種子科技,2018,36(6):98.
[5]羅德友.松材線蟲病綜合防治技術探討[J].南方農業,2016,10(15):94-95.
南寧市武鳴區朝燕林場?廣西南寧?5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