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 張偉
摘要:融媒體時代,國有企業必須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通過加強媒體平臺的規范化建設,不斷深化媒體融合發展,構建融媒體大宣傳格局,強化國有企業宣傳思想工作的功能效用,充分發揮聚人心、興文化、展形象的作用,筑牢思想根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本文通過中央企業煤科院的媒體融合建設實踐,為融媒體時代國有企業打造一體化融媒體矩陣,厚植企業思想根基探尋路徑和方法。
關鍵詞:融媒體;媒體融合;國有企業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3-0026-02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煤科院科技發展基金項目資助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0CX-II-35
一、融媒體及媒體融合建設概述
(一)何為融媒體
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信息技術革命拉開序幕。對于傳媒領域而言,以互聯網為基礎進行信息傳播的時代到來。1983年,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教授伊契爾·索勒·普爾指出,“融媒體”是將電視、報刊等媒介融合呈現出的多功能一體化趨勢。美國新聞學會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魯·納什森強調“媒介融合”指媒介間的合作與聯盟[1]。
媒體融合的基礎是媒介平臺,核心要義是“融”,即將傳統媒體的圖、文、聲、畫、視頻,同新媒體的互聯、互通、便捷特性,自媒體的交互性、能動性有機融合,通過方式與內容的凝聚、互補,傳播格局的重構,實現功能效用的提升和擴大。
(二)融媒體時代傳媒生態的重構
互聯網的興起,媒介技術的更迭,媒介平臺的多元衍生,帶來了全新的信息傳播方式。各類媒介相互融合與融通,不斷重構與創新,媒介方式互融、傳播內容交織、受眾對象重疊的傳播格局逐漸形成,融媒體時代到來。
我國媒體在2017—2018年由相“加”進入相“融”階段,各級各類媒體向區域融合邁進,逐步走向整體融合。媒體融合由形式與內容的融合,不斷延伸和深化,實現了體制機制的融合,融合3.0時代出現[2]。媒體融合3.0時代,帶來了全新的傳播方式,形成了全新的傳媒生態:媒介格局重構,傳播關系重疊,輿論生態復雜。這既給我們帶來了機遇,又讓我們面臨挑戰。媒體融合已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我們的新聞輿論和宣傳思想工作面臨全新的考驗[3]。
(三)媒體融合建設的開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十分重視宣傳思想工作,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對媒體融合發展作出部署。在201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所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4]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意見》,進一步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走向深入。對于國有企業而言,企業媒體平臺承擔著縣級融媒體中心把準政治方向,把握輿論導向,引導價值取向,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功能[5],因此,必須順勢而為,主動融入媒體融合大潮,通過媒體平臺融合建設,推動融媒體建設大宣傳格局的構建。
二、煤科院媒體規范化建設實踐
(一)煤科院基本情況
煤炭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煤科院”)作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的中央企業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所屬公司,在融媒體時代,加快媒體平臺的融合提升,實現功能效用的疊加升級,對充分發揮國企宣傳思想工作的作用,凝聚員工精神力量,打造品牌形象,增強影響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煤科院媒體融合建設思路
為推動媒體資源融合,優化平臺建設,提升宣傳質量,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煤科院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媒體融合發展的指示精神,在強化“黨管宣傳”“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大宣傳”建設理念的同時,明確“融媒體建設是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拓展宣傳文化陣地,展示煤科院品牌形象,凝聚強大精神力量,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的指導思想,提出“融合媒體平臺,完善工作機制,提升功能效用”的建設思路,從重塑宣傳格局、規范媒體運維、完善功能補位三個方面著手,同步推動媒體平臺在內容、管理、效用上的融合建設與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國有企業獨具特色的媒體平臺融合建設道路。
(三)煤科院媒體融合建設情況
融合建設前,煤科院擁有四類媒體平臺共計26個。通過融合建設,媒體平臺由26個減少至12個,同比壓減54%。其中,網站由10個減少至5個,公眾號由11個減少至5個,紙質媒體由3個減少至1個,抖音號由2個減少至1個。以網站、公眾號等網絡媒體為主,保留院級媒體平臺3個,二級媒體平臺9個,除公開發行的《煤質技術》雜志外,取消傳統紙媒。媒體矩陣規范化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
三、煤科院媒體融合建設路徑
(一)從建章立制中破題,完善機制規范運維,夯實融合建設基礎
從制度建設入手,自上而下,強化媒體機構設置,完善運營和管理,建立一體化的媒體融合機制,推動人員、管理、運行融合。
完善宣傳制度。從制度建設入手,融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融匯原有制度內容,通過修訂《宣傳工作管理辦法》,梳理出一體化工作流程,進一步強化“采、編、審”三審工作機制。
規范建設運維。自上而下,建立“黨委統一領導,宣傳部門規范平臺屬性和建設方向;主管主辦制定建設內容,細化管理流程”的一體化媒體運維管理機制。
加強考核評價。將媒體建設納入年度綜合考核,以主管主辦為主體,將內容質量、運維建設、功能作用等作為考核的定量,完善考核標準,建立媒體平臺建設的評價體系,構建獎懲分明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二)以整合平臺為重點,有效融通媒體資源,打造立體宣傳格局
打破固有藩籬,從平臺整合入手,強化平臺功能和宣傳策劃,推動媒體建設實現“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優化升級。
規范媒體平臺建設。針對網站、公眾號、個人社交媒體和傳統紙媒4類平臺進行整合,通過精準定位、規范名稱、有序撤銷等9個步驟的整合,將功能重復、內容同質、個人開辦的14個平臺撤銷,規范了7個平臺的名稱和企業標識。保留5個網站、5個公眾號、1個學術期刊、1個抖音號,企業報刊以數字化方式呈現。
構建立體宣傳矩陣。以煤科院公眾號和網站為官方媒體,輔以數字企業報刊,打造品牌化載體;以“煤科招標采購”“煤科后勤”等平臺,打造管理型載體;以“檢測中心”網站、“材料分院”網站等平臺,打造業務型載體。通過品牌化、管理型、業務型的“一化兩型”載體建設,構建起立體媒體矩陣。
強化信息內容支撐。對官網進行改版,設置8個板塊35個專題子欄目,從煤科要聞、科技創新、產業聚焦等方面立體傳播工作動態,展示產品技術,展現企業形象。煤科院公眾號規劃建設“煤科動態”“黨群建設”“專題專欄”3個欄目,設置10個專題子欄目,突出黨建宣傳和黨建與業務融合。“檢測中心”網站等4個功能型網站、“煤科招標采購”等4個功能型公眾號與《煤質技術》期刊,重點突出企業管理、科技創新,實現媒體功能補位。
(三)在提升效用上發力,推動平臺功能拓展,深化媒體轉型升級
以融合建設為手段,以內容為基礎,突出企業屬性,把握網絡傳播賦能,從品牌宣傳、對內管理和對外服務出發,通過拓展平臺功能,有效優化融合效果。
提升品牌形象。官網和官微自改版以來,重點圍繞技術創新、市場開拓、交流合作等內容開展專題宣傳。“煤科院idol”主題宣傳,找準企業與基層共振點,對“科技創新”“科技經營”“項目生產”“服務管理”四類員工,開展接地氣、暖人心的宣傳報道。圍繞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編發相關報道百余篇,為奪取疫情防控的勝利提供了強大的輿論支持。
強化管理效用。“煤科招標采購”公眾號,指導968家供應商成功入圍煤科院合格供應商,切實提高招標采購質量和效率;“煤科后勤”公眾號,處理線上設施設備報修、安全隱患申報等維修服務935件,有效提升了服務便捷化、智能化水平。
拓展業務功能。“檢測中心”網站提供各類合格證書、檢測報告、培訓證書查詢服務2504次,煤質培訓在線報名44人次,能力驗證在線填報375家;“材料分院”網站,為客戶在線提供產品樣液、礦井水樣監督數據及分析報告,有效提升產品服務質量。
四、結語
融媒體時代,企業宣傳思想工作任務艱巨,必須緊扣企業發展主題,以媒體平臺融合建設為基礎,通過整體布局、個性打造、規范管理,不斷提升媒體平臺的建設質量,融入融事融心,充分發揮企業媒體平臺在“展形象、強管理、促提升”等方面的功能效用,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弘揚優秀企業文化,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聚人心、凝力量、匯合力。
參考文獻:
[1] 陳海瑞.前夕科技傳媒企業融媒體發展的路徑及對策——以山西科技傳媒集團為例[J].科技傳播(下),2015(11):128-130.
[2] 中國媒體融合已進入3.0時代呈現四大新特征[EB/ OL].人民網,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9/ 0220/c190972-30808295.html,2019-02-20.
[3] 范紅娟.全媒體是媒體深度融合的方向[J].新聞愛好者,2019(7):29.
[4] 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網,http://www.gov.cn/xinwen/2019-01/25/content_ 5361197.htm,2019-01-25.
[5] 張麗萍.加快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EB/ OL].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http://theory.people. com.cn/n1/2019/0219/c40531-30804433.html,2019-02-19.
作者簡介:趙欣(1981—),女,天津人,碩士,政工師,研究方向:新聞宣傳。
張偉(1979—),男,江蘇泰興人,本科,高級政工師,研究方向:企業文化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