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晶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透過文本內容的表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開展有思想深度、有文化內涵的教學活動。因此,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
一、統編教材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狀況
在現有的教學形式上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簡單的知識陳述,然后進行簡單粗糙的技能練習,或者為了應對考試題目直接給出問答題及其答案讓學生背誦;另外一種是發掘文本教材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底蘊,進行多角度、多方面和多層次的循序推進,讓學生在深度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身內在的品質,使學生在文本內容的設計中加強人文素養,實現語文學科的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有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發揮統編教材在新課改后教學中的最大教育價值。
二、深度學習與有效教學的關系
深度學習是有效教學的基本保障?!坝行Ы虒W”是在課堂教學改革深入的過程中產生的一個有代表性的名詞。在新時期的課堂教學發展中,指的是課堂教學要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和小學生個體在一定時空內,建構不低于平均水準的學習價值。其目的是引導和激發學生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學習能力的養成,在調動主觀學習意識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而深度學習是新課改下的有效教學的發展方向,是適合學生全面發展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構建。讓學生在深度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把新知識、新理論,學習的感受、感知與感悟有機地融入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中。
三、課堂深度學習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多角度的文本建設
多角度的文本建設是打開學生思維和拓寬學生認知事物視野的途徑。“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養成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倍嘟嵌鹊奈谋窘ㄔO是教師根據教學的文本內容,發掘學生熟悉的生活資源,遷移到學習目標之中,讓熟悉的事物作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切入點,降低學生對新知的畏難心理,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深度的語文學習還應該是富有情趣的,能給人以思想潤染、情感熏陶、人生啟迪才行,要能引導人幫助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币獙崿F這樣的教學目的,首先要根據文本內容的特點,提煉核心內容,并且讓學生初步感知學習內容的過程中,找到感興趣的話題或是認為對自己有益的技能點、能讓自己感動的情感點,以及一些感興趣的修辭手法、好詞好句等,都是領引學生切入對文本建設深入學習的一個契機。多角度的文本建設是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認知文本內涵的相互啟發,促進學生的語言交流,內化文本展示的主題思想,把學習的感受、感知與感悟巧妙地融入原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結構之中生成適合學生發展的新的語文學習能力。
(二)多方面的思維激活
在文本的學習過程中多方面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是統編教材編寫的最大特點??v觀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原則和思路,發掘文本編寫的教育含義,在透過知識表面的深度學習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特點,加強學生的家國情懷,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巧妙地融入教學內容中,提升學生文化底蘊的同時,實現語文教材的育人功能。例如:小學三年級下冊的一組古詩的教材編寫,在文本內容上確定了以傳統節日為主題的古詩,即:《元日》、《清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三首古詩之所以有“清明時節雨紛紛”以及“每逢佳節倍思親”等膾炙人口廣泛流傳的佳句,是因為與人們的生活環境和文化背景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文本的研讀過程中,突破詩句本身的內容,進行更廣泛的傳統節日文化和生動有趣的民族習俗的探究,才是對學生閱讀期待的激發,促進學生挖掘更多文本空白進行自主學習的動力。
(三)多層次的深度學習
多層次的深度學習,在于調動學生對學習內容的主動探究意識。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是學習動力上一個至關重要的內因,是提高學生廣泛參與學習之中的主要動力,因此需要構建一種適合學生思維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結合新課改對學生能力培養的需要,在語文課堂上構建學習小組是多層次深度學習的科學平臺。例如:《火燒云》的課堂教學,學習小組就發揮了深度學習的作用。這是一篇典型的寫景之作,為了激發學生的深度學習,學習小組隨著教學環節中開展對文本美的感受、美的欣賞、美的創造等領悟深刻,對深度學習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師在課堂導入中,小組成員可以根據老師展示的火燒云的教學課件進行“欣賞美”的討論。成員結合云彩形狀多,變化快的特點說出云彩美麗的特征。為了加強學生對火燒云這種自然景觀美景的認識,小組成員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分享曾經看到過哪些留下深刻印象的云朵,成員之間的分享不但提高了口語的交際水平,而且為本文的深度學習找到了良好的切入點,為文本研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次,《火燒云》一課的學習滲透學生進行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德育教育。
四、結語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課堂深度學習有效策略的研究,是結合文本編寫的意圖和小學生語文素養發展的時代需要,在深度學習與有效教學關系的探討中得出了深度學習是保障有效教學的結論。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運用多角度的文本建設,加強對學生多方面激活思維的教學設計,在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課堂教學學習小組的模式構建中,展開對文本內容的深度學習,使文本內容蘊含的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以及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培養,能夠最大限度地得以實現。
(作者單位:諸暨市實驗小學城東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