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佳麗





歌唱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培養了學生對歌曲的掌握能力,還是表達音樂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新課標中對學生歌曲演唱水平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而反觀我們平時的歌唱教學,教師將講授音樂知識、學習音樂技能等貫穿整個音樂課堂,教學方式千篇一律等情況普遍存在,個性化的指導極度缺乏。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是一種感性教育,尤其是在當下,智慧教育興起,線上教學或將將成為一種常態,如何優化線上歌唱學習課堂教學,進行個性化的歌唱學習指導,更有效地提高線上音樂歌唱課堂的教學效率,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從以下幾點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線上小學歌唱學習課堂的現狀分析
基于小學音樂線上歌唱學習的實際情況,筆者對學生進行了“小學線上歌唱課學習效果評價問卷”的調查,此外還對授課教師進行了訪談,了解他們對此形式課堂的感受以及對學習效果達成度的滿意度。
1.問卷分析
本次問卷調查通過網絡問卷的形式開展,由授課教師在qq群通過分享問卷鏈接的形式發放。問卷共發放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50份,有效率為100%,結果如右:
①學生滿意度分析:調查結果顯示,近69%的學生喜歡線上音樂歌唱學習課的模式,學習資源很豐富;近16%的學生表示不喜歡這樣的方式,缺乏現場的體驗感,基本只有整體的評價。
②效果達成度分析:38%的學生對線上音樂歌唱學習課的內容比較認可,參與度較高,能很好地跟上老師的節奏;但58%的學生認為,線上的歌唱學習沒有實際課堂中指導的效果明顯,互動性不強,不能很好地得到老師的歌唱技能的指導,存在一定局限性。
2.訪談分析
在對授課教師的在線訪談過程中,A老師說:“在線上課真正形成了教學共同體,激發了
教師的無限可能,這也是新時代音樂教師應具備的一種專業素養,但是很難掌握學生現實情況的學習效果?!盉老師說:“線上教學提供了一種便捷式教學方式,也從另一層面豐富了教師的教學經驗,但對于歌唱學習來說,老師以講為主,學生以聽為主,隔屏互動不能關注到學生的學習成效?!?/p>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互聯網背景的發展下,音樂教學需要結合多媒體技術,實現智慧型音樂教學。有效的音樂教學首先應該是建立在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礎之上的,現在大多數小學音樂線上歌唱學習未能從小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出發,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對學生的情感塑造。過度重視音樂知識的傳授,注重技巧化的教學,習慣把自己的情感傳遞給學生,沒有過多的時間聆聽學生對音樂的感受或是指導學生對歌唱技巧的練習,使學生不能真正融入到線上歌唱學習中。
二、線上小學歌唱學習課堂的策略研究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歌唱學習是小學音樂課堂有效學習歌曲的主要途徑。在優化線上歌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科學地應用線上教育平臺的方式做個性化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輔助學生進行有效的歌唱學習指導,提高歌唱學習課堂的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歌唱學習能力。
(一)創設個性化的音樂欣體驗
1.挖掘音像資料,豐富課程資源
線上平臺教學最大的優勢就是利用好強大的信息技術。根據學生好奇心、模仿能力強的心理特點,搭建信息化課堂教學情景,就教學內容進行分解,將不同種類的音樂知識用圖片、視頻等媒介呈現出來,以增強課堂活力。此外,教師要注重不同音樂元素的融入,注重音視頻結合,既要有圖像,也要有聲音,這樣能活躍課堂,更好激發學生興趣。充分利用好線上教學音視頻資源豐富的優勢,讓線上平臺教學更具活力。
2.“浸入”式音樂欣賞,享受音樂課堂
感受與欣賞是音樂學習的重要領域?!敖搿笔揭魳沸蕾p,就是讓學生被濃郁的音樂氛圍包圍,利用周圍的環境及各種學習方式,無意識地啟發、感受和欣賞音樂帶來的美的享受。音樂課本身區別于別的學科,具備著獨一無二的學科特色。
(二)建立個性化的溝通新渠道
1.師生的互動,更具開放性
線上平臺歌唱教學最大的挑戰是隔屏互動,互相看不見對方,只能憑文字或者點對點的連麥才能進行有效的互動。在歌唱教學中,我們可以拋開線下音樂教學課堂管理的束縛,要求學生打開音頻系統,甚至是視頻系統,現場進行提問,比文字互動用時少,效果顯著,同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分不同的時間段進入到各個小組中,互動了解學生自學情況,師生齊唱、分段唱等形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學情。教師利用線上教學系統可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教師既可以利用系統中自帶的軟件工具引入教學主題,也可對學生的學習動態有效監測,時刻把握學生的學習動向。
2.教師的評價,更有針對性
線上平臺歌唱教學的評價不能只停留在文字的總體反饋,正確的唱姿、呼吸、咬字都是
歌唱教學的基礎。隔屏教學的難度在于不一定看得到或者聽得到,以怎樣的形式進行評價才更具價值?首先可以使學生的反饋形式多樣化,課后的小互動,視頻現場秀;還可以課后單獨錄制視頻進行會課,老師在上課前可以點對點進行歌唱學習有效的評價,在音準、節奏、表現力等方面給與相關的點評。利用碎片化的小信息,匯總完成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測。
(三)優化個性化的歌唱心指導
演唱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歌曲學習的過程中,歌曲情感處理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凸顯“個性化”尤為重要,音樂教師在線上教學這樣的平臺中,避免讓學生產生“從師”、“從眾”的心理,挖掘學生的表現欲望,豐富歌曲的表現形式,潛移默化地提升歌曲演唱技巧。
1.接龍發聲練習
發聲練習作為歌唱學習的規定動作,很多老師都會在課中設計,選取歌曲中的難點樂句,
或是歌曲中副歌部分的主旋律,或是提煉幾個主干音,伴隨鋼琴進行半音階式的發聲練習,為整首歌曲學唱奠定基礎。線上歌唱學習過程中,教師可在這個環節以小組連麥的形式,用發聲練習的旋律,進行逐個同伴呼換的形式,豐富線上歌唱學習的形式,抓住學生學習的注意力,用同樣的時間能了解每個孩子的歌唱學習狀態。
【例】:在教授《捉迷藏》歌曲的時候,老師可以根據小組演唱的能力,能力弱的選擇歌曲主干音進行傳遞,主要解決大跳音程的音準問題,能力強的可選擇長樂句,解決長音演唱的穩定性和正確喚氣的方法。4人為一組,組內學生依次進行發聲接龍。
方法一: 方法二:
在這個發聲練習過程中,從學生“本位”出發,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增強了學生合作精神,從學生“學情”出發,給學生不同層次的挑戰,學會傾聽音樂,懂得欣賞,同時調動學生演唱的狀態。
2.擂臺演唱歌曲
歌唱學習課,對學生演唱的水平的檢驗是教師一節課中最關注的的一個點,全班齊唱的方式,
固然是教師檢驗自己教學成果和檢驗學生學習成果最普遍的方法,但對于線上歌唱學習,未必能起到最佳效果,可以在每節課快結束前,設置一個固定的時間,進行“歌唱擂臺”的的展現形式,競爭本節課的擂臺寶座,其實是歌曲學完的個人秀,但要做到收放自如,名額有限,讓學生對此的積極性和挑戰性不斷蔓延,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有針對性的評價和指導,式激發學生大膽演唱。
3.自由拓展表演
音樂課標中指出:表現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為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我們在學習歌曲后,老師會找一些和歌曲相關的音樂資料給大家欣賞,也會提供給學生一些展示的平臺,在以往的線下教學中,以獨唱的形式居多,大多都是本身在歌曲演唱方面較好的孩子敢勇于表現。線上歌唱教學,需要調動所有學生的熱情,不能讓學生僅僅停留在“聽”的層面,更多地讓學生主動參與。
三、線上小學歌唱學習課堂的成效調研
在優化線上小學歌唱學習課堂的教學方式后,筆者又針對“小學線上歌唱課學習效果”進行抽樣調查,了解他們對目前此形式課堂的感受以及對學習效果達成度的滿意度:
本次問卷調查通過書面問卷的形式開展,由授課教師在年級中隨機抽取學生在音樂課堂中進行。問卷共發放80份,回收有效問卷80份,有效率為100%,結果如下:
①學生滿意度分析:調查結果顯示,近94%的學生喜歡目前線上音樂歌唱學習課的模式,認為形式很豐富,而且參與形式多樣化,有個人的,小組的,還有全班的,每個孩子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
②效果達成度分析:92%的學生對線上音樂歌唱學習課的內容認可度很高,覺得這樣的課堂,更有有自己的主導權,尤其是在音樂方面有特長的孩子,有展示平臺的機會,得到了很多同學的贊許和認可,自信心提高不少。
線上教學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在小學的音樂課堂上,教師搭建線上指導的平臺為學生創設更具針對性的音樂活動。在線上平臺,教師為學生搜集和展示更多規范性的音樂藝術,激發學生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獲得情感共鳴,從而讓學生真正地融入到經典曲目中,體驗和理解音樂藝術的內涵。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廣泛地接觸更多的音樂形式,拓寬音樂課堂,使更多的音樂表演形式進入到小學的音樂課堂中。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大學東城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