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東 王昕
集團化辦學是一種新型集團組團發展的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是集團化辦學的根本目標。集團化辦學這一平臺,激發的是辦學活力,促進的是主動發展。為的是實現優勢資源共享、管理互鑒、教研聯動,相互學習,相互支持,優勢互補,互促共生,從而打開共同發展的新局面,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實現教育的公平優質,真正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
寧陽縣實驗小學南關小學組建了實體性教育集團,集團化的融合讓薄弱學校得以提升,優質學校實現擴容,優質教學資源互補、共享,帶來了校園環境、師資鍛造、集團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優化,達到了“1+1>2”的良好效應。
一、“四輪驅動”助推集團化辦學優勢凸顯
實踐證明“保持強項,扶持弱項,填補空白,整體提升”的“四輪驅動”是我們集團現階段實現管理和教育事業穩健發展的有效思路。
(一)標桿引領保持強項
縣實驗小學與共和國同齡,七十年的老校,是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形成了“仰圣尚仁愛,望岳敢爭先”的集團精神,在集團教育教學上實行開放式教學,在校園文化建設上體現大育人教育,走成功教育辦學之路,讓集團的每一位學生真正體會到在幸福中成長!充分發揮龍頭集團的輻射帶動功能,真正實現大融合,實現了辦學理念統一、教育科研同步、教育資源共享、集團管理包保,集團辦學優勢進一步凸顯。
辦學理念統一。實驗小學集團秉承“尊重生命成長,奠基幸福人生”的辦學宗旨,恪守“尚美教育”的辦學理念,崇尚孔孟之道,培養少年君子。崇尚經典誦讀,構建德育長廊,學生以《論語》、《弟子規》等為課外誦讀教材,把《文明禮儀》《藝術教育》作為集團特色,把文明禮儀教育落實到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之中,讓每一位學生都養成彬彬有禮的習慣,培養現代小君子,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課程融合,集團現已成為民族非遺與課程融合創建工程示范基地。教學科研同步,實行定期教研制度,相同年級的教師共同教研;實行開放式教學,實現了教學同步、檢測同步、作業同步、評價同步,教育資源共享。縣實驗小學是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集團田徑、籃球、乒乓球都是集團優勢項目,都曾代表縣參加上級比賽,集團發揮優勢項目使優勢更加凸顯。集團管理包保,實行校領導包級部,級部包教師,名師帶徒弟的包保管理方式,積極謀求教師群體健康長足發展。集團要想發展,就要在保持強項的基礎上放大強項、壯大強項,以強項為龍頭,實現強項遷移,使集團發展逐步進入良性循環。
(二)樹立品牌扶持弱項
集團的發展和人的發展一樣,要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鼓勵個性發展,全面發展相當于金字塔的基座,個性發展才是塔身,越往上個性越冒尖。世上沒有哪所集團會致力于培養學生一項技能的,肯定是育人、育知、育能的結合。任何一所集團,在發展過程中的各個階段,都會存在一些弱項,也就是說集團發展的弱項是永遠存在的,扶持弱項既是補短板的工作,也是需要不懈努力的一項重要的工作。為此,面對一所集團,不能因為其在某方面存在不足,而喪失信心,扶持弱項是集團重要的管理項目之一,我們對集團的弱項進行科學排位,哪項需要及時消除,哪項還可以暫緩,哪項需要長期準備,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前提下,逐項解決,而且要把弱項分析傳達給全體教職員工,多方征求解決方案,在充分征求教職工意見的基礎上齊心協力抓落實。其次,千萬不能以特色發展為借口,試圖“以一俊遮百丑”,特色發展一頭熱,顧頭不顧尾,導致弱項得不到扶持,強項得不到保持,空白在增加,集團發展進入惡性循環。要做到居安思危,才能永葆青春。集團要永葆青春不是件容易的事,其要付出的人力、物力、精力并不比差集團少。對扶持弱項要有正確的認識:一是好的集團也有弱項,設法阻止弱項的出現和擴大,才能使名校的地位絕不受損;二是隨著集團的發展,新的弱項會不斷出現,強項還會變為弱項。為此,要有預見性和前瞻性,避免弱項產生和強項變弱項。三是扶持弱項要舍得花本錢花精力,先要有防微杜漸的意識,發現問題,要及時調整,努力把集團損失降低到最小,對集團負責,對學生負責。集團化辦學實現名校帶動戰略,實現教育資源均衡發展,真正使社區居民子女入學后,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實現教育公平,集團化辦學不能僅是名稱與校牌的統一與融合,更應當是師資隊伍的深度融合。集團要在尊重教師意愿,考慮集團實際,滿足工作需要的基礎上,統籌調配教師資源,切實均衡師資力量,推動集團均衡發展。在實施師資隊伍深度融合過程中,要強化集團校一體化的概念與意識,提高教師身份的認同度,既要解決教師合理流動的問題,又要關注教師歸屬感問題,使教師愿意交流,適應流動。同時,在流動過程中激發專業發展的潛力,激活專業進取的欲望,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與提升。真正樹立起品牌,使弱項不弱,逐漸實現高標準高規格發展之路。
(三)填補空白特色辦學
集團要實現持續發展,就必須要有新知識、新內容、新要求的不斷引入,也意味著新的教學空白會不斷出現。因此,填補空白就是集團管理和教育教學發展中永恒的主題。集團發展過程中,對于新生事物,要主動適應與接受,要主動作為。例如:網絡信息時代到來,集團就要添置相應的設備,需要對教師進行相關的培訓,要設置相應的課程,要讓信息技術進課堂等。再如,為了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和教材改編的需要,就要對教材使用、教學方式方法進行相應的改革。例如:為了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在新編統編教材中顛覆性的增加了古詩文和地標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元素的篇幅內容等。教育教學空白的產生,一種是外加的,例如:面對新課改的許多內容是來不得半點馬虎的,需要我們順勢而為,實現從不理解到主動作為的轉變。還有一種是內部產生的。走集團化辦學之路,有利于推進一個集團的教育發展和提升,填補空白,走特色發展之路,挖掘集團辦學特色,豐富集團教育內涵,促進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實驗小學南關小學教育集團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追溯傳統文化之源,以傳統禮儀為載體,在四個校區開展“學榜樣,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禮儀教育活動,設立文明禮儀崗,評選“十佳少年”等。
(四)發動引撐整體提升
保持強項也好,扶持弱項也罷,甚至是填補空白思路的提出,主要目的都是要發動集團發展的引撐,促進集團全面、整體、有效地發展。衡量集團是否健康、有效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集團發展的綜合實力和整體形象。強項得不到重視,弱項得不到扶持,空白得不到填補,集團發展就沒有動力,何談集團的健康、有序發展?何來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張揚?管理機制追求深度融合,必須提高集團運作執行力。要有嚴格系統的管理機制,集團各項工作在管理機制的調控下有效運行。結合集團實際,提高運行機制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建立完善適合集團校整體協作運行的管理機制,提高集團運作的執行力。諸如研究制定集團校發展規劃研討機制,重大事項研究討論機制,保障集團化辦學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與嚴謹性。實行集團連片教學研討機制、名師工作室引領機制、教師研訓一體化機制等,提高集團校教學研究與師資培訓整體質量。為了集團的整體發展:一是要制定好集團整體發展規劃,集團發展的整體規劃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集團發展的科學定位。集團發展整體規劃的制定,可以加入校長的個人意志,但絕不能是校長一個人說了算,要整合政府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其他相關部門、集團班子、教職工意見,在充分醞釀和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產生,還要組織專業班子進行設計,尤其新集團的整體規劃是非常重要的,最后要在全體教職工大會上表決通過,進而做到上下齊心,凝神聚力。二是規劃的落實要有持續性、嚴肅性,要杜絕一任校長換一荏的情況發生,這不僅是浪費、折騰,更是一種內耗,會嚴重阻礙集團發展。三是整體規劃的修正要走正常程序,通過集體討論和專業部門論證后才能決定。四是擺正校長的位置,集團不是校長的私人財產,集團重大事件的決策一定要集合集體的智慧,尤其是“三重大”(重大事項、重大項目,重要人事任免,大額資金支出)必須公開、透明,做到科學決策、程序完善。實現教育的抱團優勢,逐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繼而創生新優質教育資源,提高集團化辦學的整體效益。
二、集團化辦學的未來思考
(一)總體思路
實施集團化辦學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促進基礎教育優勢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旨在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為每個適齡兒童提供公平的公共教育服務。為進一步強化學校群體進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與輻射范圍,探索辦學體制機制創新,提升教育品質,促進教育公平。
(二)主要任務
1.進一步拓展集團規模,充分發揮區域優質學校的輻射作用,彰顯強大生命力,我校作為集團化優質學校,更要擔負起龍頭輻射帶動作用,使集團化辦學路子越走越寬廣。
2.探索帶有區域特點的集團化辦學的多元架構,使集團結構更加優化,多元。現在我們的集團化辦學才剛剛起步,現在只是停留在合的簡單的集團化,師資的融合,探索一條符合寧陽實際的集團化辦學多合理的架構。
3.進一步梳理學習先進地區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經驗,從中找尋集團化辦學成功的要素,制定可行的辦學模式。在此基礎上形成寧陽實驗小學南關小學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推進策略和整體制度設計。
4.初步制定寧陽實驗小學南關小學教育集團化辦學的配套機制,重點指向集團師資柔性流動,并在運轉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與完善。
5.形成與“綠色指標”對接的集團考核細則,考核方案,細化指標體系,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三)具體舉措
1.辦學體制的創新,不斷擴大優質的教育資源。辦學形式靈活多樣,并吸納一些社會資金來投資辦學,緩解了政府辦學的經費困難。利用名校品牌的無形資源、先進的管理方式、優良的師資隊伍,使其辦學積極性得到空前的調動,使集團辦學形式靈活多樣。
2.論證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保障,通過專家論證、校長研討、教師論壇、開放展示等平臺,總結經驗,宣傳亮點,營造氛圍,輻射推廣。
3.不斷創新學校的管理機制,逐步建立起了符合集團化發展的內部管理制度。一是扁平化管理,管理層次少、簡政放權、統一指揮、消除內耗,管理幅度大,管理效能高,是一種人性化的新型管理模式。二是網絡化管理。三是全面質量管理,集團建立一整套管理標準和制度,使集團內部管理更加專業化,現代化、標準化、制度化。
優質均衡發展是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未來,我們將加強教育集團化辦學綜合改革實踐項目的理性思考,積累集團化辦學實踐創新的案例,以研究優化行動,破解難點、積累經驗、形成特色,做精寧陽實驗小學南關小學教育集團品牌。
(作者單位:寧陽縣實驗小學南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