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視譯本質是帶稿同傳,要求拿起文本脫口而出目的語,主要考驗譯員的臨場反應和語言功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語言測試方法。具體的技能包括詞性轉化、重復、省略、順句驅動、合理斷句、模糊處理等。視譯中模糊處理十分關鍵,巧妙地使用模糊處理技巧可以幫助譯員達到目標語與源語同等的交際效果。
【關鍵詞】模糊處理;視譯;策略
一、運用條件
作者根據實踐將模糊處理的條件分為兩種:不熟悉專有名詞和直譯為目標語不符合習慣表達。
譯員視譯前幾乎沒有時間查閱資料。因此在接到專業性較強的文本時,文中的專有名詞大多只能直譯,若反復出現則可以采取模糊處理。
例1:It is indeed my pleasure to join you for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is year’s Vinexpo.... This includes events such as Vinexpo like this, as well as other wine-related economic activities.
視譯:我很高興與各位一起參加今年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的開幕式。...包括像該展覽會一樣的活動,以及其他的經濟活動。
“Vinexpo”全稱“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由于該詞過長,且作者對洋酒領域少有涉獵,因此除了第一次譯出該展覽會的全稱以外,下文都模糊處理為“該展覽會”。
例2:There is simply no aspect of our national life of which she does not have both an interest and a deep understanding.
視譯:女王心系國家,體察民情,見解獨到。
這段話如果直譯的話可以譯為“我們國民生活的各方面,女王幾乎沒有不關心的,而且有著很深的見解”,但不太符合漢語表達習慣,翻譯腔明顯。因此作者用三組四字詞語進行概括,使譯文簡潔明了且不背離原文,更容易為目標聽眾接受。
二、技巧
作者根據實踐將模糊處理的技巧分為省略、概括和簡化。
發言稿中難免出現口語化表達或冗余信息,譯員要識別并刪去非必要信息,使譯文簡潔、流暢。
例3:改革開放以后,70年代末,我們的國際貿易和對外經濟合作越來越多,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
視譯: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we have witnessed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boo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原文中的“70年代末”就是指改革開放以后,屬于冗余信息,因此可省略不譯。
例4:其實的話,我們說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發展呢?這其實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存活下來。
視譯:In fact, this is a kin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survive in future competition.
“其實的話”和“我們說”都是口語化表達,并且發言人這種自問自答的形式造成了信息重復,因此只譯“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即可。
概括指譯員可用上義詞替代不熟悉的術語。
例5:天花、鼠疫、出血熱等重大疾病都造成了駭人聽聞的致死人數和巨大的破壞。
視譯:Critical diseases such as smallpox have caused a staggering number of deaths and enormous damages.
這里由于作者只知道“天花”的英文表達,因此直接將三種疾病概括處理為了“critical diseases”。
簡化通常運用于原文本中的表達晦澀且在目的語中缺少對應表達的情況。
例6: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視譯:This year marks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e achieved success through hard work.
“玉汝于成”指“像愛惜玉一樣愛惜你、使你成功”。由于英語中沒有對應的概念,因此可以簡化為“we achieved success through hard work”。
三、結論
模糊處理作為視譯的重要手段,雖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但在忠實于原文且符合語境的情況下,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譯員應根據實際情況和自身的能力,選擇合適的模糊處理策略。此外,模糊處理得當甚至可以為譯文增色,促進兩種語言間的人文交流。
參考文獻:
[1]李雪芹.口譯模糊處理中的語境因素[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11):39-40.
[3]陳振東,黃櫻.口譯中的模糊信息處理[J].上海科技翻譯,2004(01):36-39.
[4]程六一.即興發言中英同傳的簡約處理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8.
作者簡介:
黃璐璐(1998.5—),女,漢族,籍貫:四川南充人,沈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英語口譯,研究方向:英語口譯。
(沈陽師范大學 遼寧省沈陽市 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