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意解除權作為一種特殊性的合同解除模式,其適用于多種合同類型,能促進合同雙方從合同的條款中解放出來,享受自由人的身份。本文立足于我國《合同法》,探究任意解除權在我國《合同法》中的運用范圍,并提出我國《合同法》中任意解除權的問題,以此推助我國《合同法》的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任意解除權;我國;《合同法》;問題
引言:在我國《合同法》中,并未規定任意解除權,但其在我國《合同法》的分則中具有明確的規定。任意解除權也被稱之為隨意解除權,是指在合同履行之際,合同雙方任意一方都可無條件的解除成立的合同。同時,在我國《合同法》中,任意解除權也包含法定與約定之分,都為合同的確立及解除指明方向。因此,進一步探究我國《合同法》中任意解除權的問題,可促進我國《合同法》的完善性。
一、我國《合同法》中任意解除權的運用范圍
(一)承攬合同中運用
我國《合同法》適用于承攬工程建設中,在承攬工程建設中,我國的《合同法》規定:定作人可隨意解除承攬合同,所造成的工程損失,由承攬人承擔。在該條款中,賦予了定作人的任意解除合同的權利,但未規定承攬人的任意解除合同的權利。基于承攬工程是一項特殊性的工作,《合同法》的任意解除權在其中的運用,可使雙方都肩負著任意解除權益,以此達到合同履行的公平性。
(二)運輸合同中運用
在《合同法》中規定:旅客根據自身原因,不能夠按照客票上的時間乘坐車次,應當根據旅客的需求,在約定的時間進行退票及改簽等業務的辦理。同時,規定逾期退票者,運輸方將不退退票款,并不承擔運輸的義務。該規定中,只是賦予旅客一方的任意解除權,使旅客享受乘車的自主權,但該規定中并沒有賦予運輸方的任意解除權。
(三)委托合同中運用
我國的《合同法》中的相關規定,也為委托合同的任意解除權提供保障。在我國《合同法》中規定,委托人、受托人可隨意的解除生效的合同。針對合同解除之后,所產生的損失額,由解除合同的一方承擔。我國《合同法》針對委托合同的規定,可為委托合同的進一步實施及解除提供保障,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發展和諧進程。
(四)保管合同中運用
我國《合同法》中對保管合同進行規定:寄存人可隨領取保管物品。當事人對物品的保管期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條款事項,保管人可隨時要求寄存人領取保管物品。同時,約定保管的期間,保管人無特別事由,不得要求寄存人提前領取保管物。”該保管合同的規定,賦予了寄存人任意解除權,但保管人并沒有賦予其任意解除權??梢哉f,我國《合同法》運用到保管合同中,進一步維護保管事項中所涉及的寄存與保管內容,為這些內容的進一步實踐指明方向,彰顯我國法律法規實踐的權威性。
二、我國《合同法》中任意解除權的問題
(一)我國《合同法》中任意解除權定位
在我國《合同法》中,并未規定任意解除權,但其在我國《合同法》的分則中具有明確的規定。但一些法學研究者認為,任意解除權是我國法定合同解除權的一種形式。首先,任意解除權在我國《合同法》中的條款中具有一定的體現,這為向的合同解除提供了支撐,使合同的解除更為法律化?;诖?,在《合同法》中,任意解除權規定并無需做出多元的解析,其可在實踐實施中,依照相關的法律條款,就可促進合同的順利解除。其次,在我國法律法規實踐中,任意解除權的運用范圍維度小,而這一點說明了我國的任意解除權的特殊性,其是在制定的范圍內進行實施,以此協調合同雙方事項,促進合同的順利解除。最后,在我國《合同法》中,任意解除權的信息內容在法規的條款中呈現,但其所闡釋的信息較為簡略,可根據這一信息,推助任意解除權在多領域中運用,作為多類型合同解除的參照。
(二)任意解除權和合同的嚴守原則形成沖突
合同的確立是在雙方當事人平等、公平的視域下生成的,通過合同規章的確立,雙方在合同生成之日,需要履行合同的相關事宜。在此背景下,合同的生成彰顯了合同的嚴守原則,包含合同的相關事項、合同的規定、合同的運用范圍等,這些都需要雙方進行守約,促進合同的進一步實踐。而任意解除權與這也規定背道而馳,其主張雙方在合同履行中,一方可隨意的解除合同,但賠償響應的合同解除損失。同時,任意解除權的實施,這有符合我國的《合同法》規定,才能夠促進合同的順利解除。反之,如果合同的規定及相關制度規章不符合我國《合同法》的規定,促進任意解除權運用效能低。基于此,在我國《合同法》發展進程中,應重視任意解除權內容的融入,細化任意解除權內容的適宜,從而完善我國《合同法》體系,促進任意解除權在合同解除在中良好的實踐,確保人們生命財產安全。例如:明確合同的雙方任意解除權的規定,不僅保障合同建構的科學性,也為雙方解除合同指明方向。同時,明確合同雙方的解除約定權益,立足于合同雙方當事人,針對任意解除權的問題,可實施約定放棄的法律規定,以此促進合同的快速解除。
結語:我國《合同法》中任意解除權的問題探究,能立足于我國《合同法》與任意解除權之關聯,探究我國《合同法》中任意解除權的運用范圍,并在此層面,進一步明確我國《合同法》中任意解除權實踐問題,以此完善我國《合同法》體系,推助任意解除權更好在我國《合同法》中實踐。因此,在我國《合同法》發展進程中,研究任意解除權在其中的實踐問題的關鍵,從而拓寬我國《合同法》法律規制的范圍,彰顯我國法律法規的權威性。
參考文獻:
[1]何麗新,陳諾.利他保險合同下任意解除權的利益失衡與解決路徑[J].政法論壇,2021,39(01):101-111.
[2]寧紅麗.《民法典》中定作人任意解除權的適用要件與法律效果[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20(06):30-43.
[3]于海英.關于我國《合同法》中任意解除權問題的思考[J].法制博覽,2019(19):151+154.
作者簡介:王菲(1973.12-),女,河南開封人,碩士,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經濟法。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河南鄭州 45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