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一、案例綜述
1、課程的基本情況
語文課程是五年制大專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五年制大專語文的責任和使命就是幫助學生深化語文能力、繼承傳統文化,為學生的專業學習和終身發展夯實基礎,從而使學生最終成長為高素質、有文化的現代職業人。
《我很重要》是本課程《語文(3)》的第一講。本講圍繞“我很重要”這個中心,通過研究標題、分析主旨句,歸納文章中心等方法幫助學生領略思想內涵,認識自我的價值,做到“自知”,從而邁向“自信”。
(1)知識目標:反復誦讀,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解作者表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分析結構、理解語言的能力,體會作者獨特的寫作特點。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認識到生命對于每個人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從而認識生命的可貴,珍視自己生存的意義和價值,關注自己內心生活的品質。
(4)價值目標:啟發學生熱愛生活,別輕易貶責自己,樹立生活的自信心和對他人和自己生命的責任感。
2、案例的意義
本專題以課堂講授的方式講授了畢淑敏的《我很重要》,對畢淑敏的生平和作品進行了深入全面的介紹,課堂上鼓勵學生運用聯想與想象的方法,融入學生自身的人生經歷和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從而為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打下基礎。通過對“我很重要”和“我最重要”進行辯論分析,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的時候摒棄“唯我獨尊”的自私態度。同時,穿插花式朗讀游戲幫助學生強化“我很重要”這一觀念,還原作者大聲對世界宣布“我很重要”的場景,鞏固教學效果。本作品教學有很強的思想性和勵志作用,對青年學生的成長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是難得的好案例。
二、案例解析
1. 理念與思路
五年制大專學生在中學期間成績一直都處于中下游,盡管學生成績差很大原因是由于學生個人不努力造成的,但在“分數至上”或“唯分數論”的大環境下,學生難免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導致自信心不足。加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也一直較多宣揚謙虛和隱忍,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學生更容易對自己不自信,忽視自己的價值和意義,不利于學生充分實現個人價值。如今,我們從西方的“人文主義”到當下我們強調的“以人為本”,都是在呼喚個人尊嚴和價值的回歸,也是在倡導人們更加關注自己,重視生命。因此,本案例將從“珍愛生命”“擔當責任”兩個思政元素切入,希望通過本課的教學工作,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重視自我,珍視生命,引領學生從“自知”走向“自信”。
2.設計與實施
3.實效與經驗
(1)從“珍愛生命”“擔當責任”兩個思政元素切入,呼吁學生主動關注自我,珍視生命,明確了課程的價值目標,起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2)注重課程設計,增加了辯論和游戲環節,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生參與度高,課堂互動感強,教學效果突出。
三、案例反思
1.創新之處
(1)思政元素切入的角度新穎
本次課從“珍愛生命”“擔當責任”兩個思政元素切入,一方面引導學生認識到生命對于每個人而言都是獨一無二的,從而認識生命的可貴,珍視自己生存的意義和價值,關注自己內心生活的品質;另一方面強調學生對父母、伴侶、子女、朋友等社會關系負有責任,啟發學生熱愛生活,別輕易貶責自己,樹立生活的自信心和對他人和自己生命的責任感。這兩個角度是相互獨立而統一的,思政元素切入的角度新穎且符合課文傳達的思想。
(2)課程設計多元化增強實效
課程設計增加了辯論和游戲環節,多元化設計有助于將學生融入課堂,提升學生的參與度,進一步增強教學效果。通過學生自主參與,能幫助學生樹立較好的自我意識,增強自信心。正確認識到生命的可貴,自己對父母、朋友、后代的重要性。在成長的道路上遭遇挫折、打擊時能及時進行自我調整,不因一時挫折、打擊而自輕自賤。在認識自我以后,從而結合自己的角色勇于承擔責任。盡管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從事業成功與否的角度進行評價,但只要“我們在時刻努力著,為光明奮斗著,我們就是無比重要地生活著”。
2.下一步改進措施
(1)加強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更多使用學習通平臺,優化課程設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課堂教學效果。
(2)加強對學生課后閱讀的指導和監控力度,提升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和成效。
(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湖南省長沙市 ?4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