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燕

【摘要】目的:探究預見性護理實施在接受游離皮瓣手指創面修復手術的患者護理中對降低血管危象發生率所發揮的價值。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4月~2020年10月進行游離皮瓣手指創面修復手術治療的6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并對患者進行分組護理。分成研究組32例和對照組32例。研究組:實施預見性護理,對照組:對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評價的指標:術后血管危象發生率。結果:術后血管危象發生率:研究組是3.13%,對照組是15.63%,研究組術后血管危象發生率低,組間數據對比有差異,P<0.05.結論:在游離皮瓣手指創面修復手術患者的護理中對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提升治療效果,明顯減少術后血管危象的發生風險,護理價值高,建議推廣。
【關鍵詞】游離皮瓣;手指創面修復術;預見性護理;血管危象;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124
游離皮瓣是現階段臨床上應用成熟的創傷修復治療方式,其治療優點是能夠將皮瓣所攜帶的血管、神經、皮下脂肪等組織與原有的血液供應體相連,修復效果好。但是在術后容易出現血管危象事件,使游離皮瓣壞死,影響手術治療的效果[1]。為了提升皮瓣存活率,需要在治療期間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規避術后不良風險,促進患者康復[2]。本文提出預見性護理方式,分析其實施在游離皮瓣手指創面修復手術患者的護理中對減少防血管危象發生率所取得的作用,現總結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分析護理的時間范圍是2019年4月~2020年10月,將接受游離皮瓣手指創面修復手術治療的64例患者作為本次的護理對象。患者意識清醒,同意接受本次護理分析。排除標準:創傷嚴重無法接受本次修復治療;合并骨折;患者不愿參與等。按照隨機的分組方式,將患者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單組的例數是32例。研究組:男性是18例,女性是14例,年齡范圍22~64歲,平均(40.63±0.31)歲。對照組:男性是17例,女性是15例,年齡范圍23~65歲,平均(41.36±0.28)歲。年齡、性別數據經過對比后,無差異,P>0.05.
1.2護理方式
對照組:采用的護理方式是常規護理,做好基礎性護理工作,遵照醫囑對創面進行用藥護理,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等。
研究組:向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主要的內容有以下幾點:(1)體位護理。手指創面的游離皮瓣吻合血管較細,皮瓣面積小,影響靜脈回流,因此要做好術后體位護理。將患指上臂抬高至心臟上方15cm的位置,促進靜脈回流,緩解水腫。平臥時將床頭抬高30°,敷料包扎時注意在皮瓣末端根部和體部適當留有間隙,便于觀察。家屬要關注患者睡眠期間的體位,避免患者睡眠中無意識的更換體位導致血管受壓及牽拉[3]。(2)心理疏導。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溝通,在交流過程中加強對患者的關懷。當患者有不良情緒時,要充分地理解與鼓勵,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當前的負面情緒,積極配合護理和治療。心理疏導的方式包含家庭情感支持、認知療法和心理暗示等,結合成功治療病例的方式來提升患者的康復信心。耐心解答患者的提問,增加患者對自身疾病、術后護理要點的認知,提升患者對護理的配合程度。(3)疼痛護理。術后會有疼痛癥狀,這種刺激會增加患者的痛苦,影響患者的心態和睡眠,不利于康復。應用數字疼痛評分法和患者的面部表情、疼痛自述等綜合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做好疼痛護理。當患者疼痛癥狀較輕時,可不用藥鎮痛,采用溝通交流、播放音樂等方式來轉移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如果疼痛明顯,患者無法忍受時,需要與醫生充分地溝通后實施藥物鎮痛[4]。耐心向患者解釋疼痛的發生原因和顧慮,使患者不要恐慌。(4)皮瓣觀察。手指皮瓣面積小,護理人員需要仔細觀察,不得忽略血液循環不佳以及動靜脈血管痙攣等情況。護理人員要提升觀察重視程度,對組織張力、皮膚顏色、溫度和毛細血管等進行仔細的觀察和記錄,警惕術后血管危象的發生。一旦發生異常情況,要立即通知醫生給予處理。
1.3護理評價標準
統計兩組患者術后血管危象的發生率。血管危象的判定:動脈:患者的手指呈現萎癟的狀態,皮膚的張力下降,顏色蒼白。測量指溫,比健側指≤4℃,降低明顯,毛細血管的充盈減緩。靜脈:指溫下降,患指皮膚的顏色呈現暗紫色,腹張力增加,毛細血管無充盈狀態。
1.4統計學方法
選用的統計學軟件是SPSS26.0,術后血管危象的發生率記錄方式是(n,%),組間數據的對比工具是x2。只有當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時,P<0.05.
2? 結果
研究組術后血管危象發生率低,P<0.05。
3? 討論
血管危象是手指創面接受游離皮瓣修復術的常見術后并發癥,會直接影響皮瓣成活。為了保證治療效果,需要規避容易引發血管危象的因素,降低血管危象的發生率。對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可充分發揮預防護理的價值,通過對患者實施體位護理、心理護理和疼痛護理等護理內容,提升患者術后的舒適度,促進靜脈血液回流,及時發現皮瓣異常情況,綜合降低血管危象發生風險。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應用預見性護理,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研究組術后血管危象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示預見性護理可提高游離皮瓣手指創面修復術患者的治療效果。
綜上,在游離皮瓣手指創面修復手術患者的治療中實施預見性護理,可明顯降低術后血管危象的發生幾率,保證治療效果,由此可見預見性護理是有效的護理方式。
參考文獻:
[1]古蘭,王玲.多元化護理干預對游離皮瓣移植修復皮膚缺損圍手術期臨床效果的影響[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20,15(04):326-328.
[2]卜愛華.預見性護理在游離皮瓣修復手指創面術后預防血管危象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20):31.
[3]萬花平,張紅,梁文仙,江雪燕,劉汶芳.快速康復理念在游離皮瓣移植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罕少疾病雜志,2019,26(05):102-104.
[4]張慧,李玉其,曠玲玉.延續性護理對手外科患者術后患指功能訓練的效果評價[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23):24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