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通過對空巢老人進行心理影響因素的分析,并給于治療干預措施,隨后對其心理及生活質量影響進行研究。方法:選取參與本次研究的空巢老人,其就診時間在2018.1-2019.1之間,分為兩組,給予不同治療方式。結果:通過進行了治療干預后,觀察組顯著比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較低。結論:通過對空巢老人進行綜合治療干預,能夠有效改善老人的抑郁抑郁狀態,并有效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關鍵詞】綜合性治療干預;空巢老人;負性心理;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5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3-121-02
空巢老人是指因為沒有子女,或者子女外出進行打工,只有獨身或者夫婦在家的群體[1]。此類群體因為年齡的加大,其身體機能也在逐漸衰退,多患有多種慢性疾病,也受多種社會問題影響,此類群體常具有負性心理狀態,因此本文通過對空巢老人進行心理影響因素的分析,并給于綜合治療干預措施,隨后對其心理及生活質量影響進行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參與本次研究的空巢老人,其研究時間在2018.1-2019.1月之間,隨后將40例老人進行臨床分組,將其分其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于對照組空巢老人來說,年齡在60-75歲之間,年齡平均值為66.34±1.24歲。觀察組空巢老人,年齡在61-71歲之間,年齡平均值為65.30±1.22歲。通過對對照組和觀察組老人來說,資料無較大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對于對照組老人采用常規治療干預,通過對相關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并對其相關情況及干預措施進行了解。
對于觀察組采用綜合干預治療措施。第一,進行心理疏導。對于出現此類情況的老人較為特殊,因此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因此在干預時老人情緒較為不穩定,容易出現自卑等多重心理障礙,對于老人的干預具有一定的影響。針對老人的情況應進行心理疏導,通過對老人進行自身疾病原因性質和防治方式的講解,給予精神鼓勵,醫護人員應多加強老人溝通,在和老人家屬進行溝通時,家屬能夠對老人進行心理安慰,從而確保整體密切配合[2]。
第二,進行發熱和抗感染治療。在目前來說發熱是導致老人出現感染的一種主要因素,其臨床一般以皮膚以及肺部感染較為常見。對于治療人員來說應進行緩和病情的監察,如果老人出現咳嗽、體溫不正常等異常情況,因進行皮膚清潔。除此之外對于出現紅腫瘙癢等情況,應保證其皮膚整體性,指導老人進行皮膚的觀察。治療人員還應指導老人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在保證無菌操作的同時減少感染出現的機會。同時應做好相關藥物敏感性的標本采集工作[3-4]。
第三,飲食治療。通過給予老人高熱量、高蛋白等食物,在維持高維生素的基礎上使老人能夠進行自身飲食的調整。
第四,老人在家期間應和治療人員進行聯系,通過告知其出現的相關癥狀,并按照醫囑進行藥物的定期服用。在醫囑中也要對老人的作息時間進行合理安排,確保老人能夠還有充足睡眠、加強整體營養,從而維持老人自身營養以及相關電解質平衡,增強抵抗能力,避免出現不良刺激,從而影響老人的病情,如果需要外出,應有家人陪伴。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老人心理干預前后的SDS、SAS評分情況進行對比,對其相關情況進行查驗。
2.結果
通過對治療前后兩組老人SDS、SAS評分對比,觀察組整體情況相比對照組較好。
2.1.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前后抑郁焦慮自評量表比對
兩組在開展治療之前的焦慮評分無較大差異,通過進行了治療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在各項評分中均低于對照組患者。
3.討論
隨著快節奏生活的來臨,很多空巢老人出現焦慮抑郁情況,如果不能夠及時進行有效的干預,長而久之會對老人的身體產生嚴重的影響,甚至會導致身體以及心理出現疾病。焦慮抑郁癥狀是因為過度思慮、飲食出現內傷、疲勞過度等內外在因素導致的神經功能損害。致使老人不能夠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空巢老人出現以上負性心理的主要因素有性格特征、慢性疾病、社會支持等因素。在當前來說,社會對于空巢老人的社會支持狀況相比之前也有一定的增加。除應進行一般干預之外,還應進行綜合治療干預,以此來緩解不良情緒,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以使老人的日常心理狀態進行改善。綜上所述,通過對空巢老人進行綜合干預,能夠有效改善老人的焦慮抑郁狀態,并有效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巍,蔡佳佳,董慈,郭豐秀,邢蓓蓓,牛素英.空巢老人負性心理影響因素分析及干預對策[J].治療實踐與研究,2015,12(08):15-17.
[2]王巍,韓克艷,蔡佳佳,郭豐秀,丁勤章.空巢老人負性心理影響因素分析及干預對策[A].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第七屆全國心理衛生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2014:1.
[3],邢臺山區空巢老人負性心理情緒及影響因素的研究.河北省,邢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3-01-20.
[4]楊芳,付偉,劉曉虹.城市空巢老人負性心理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治療學雜志,2012,27(01):93-95.
作者簡介:王長海,1965--,男,漢族,籍貫:北京市順義區,職務職稱:副主任醫師,學歷:本科,單位:北京市朝陽區將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研究方向:全科及精神衛生。
北京市朝陽區將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京?1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