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梅
摘要: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的創造更離不開生活。《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教育應該貼近生活,回歸生活。所以,在當代學前教育階段,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對幼兒的教育方式中應該與生活緊密相連,尤其是幼兒的美術教育中需要更加凸顯生活化。幼兒的美術教育生活化能讓幼兒更加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幫助幼兒理解生活并利用生活經歷進行美術創作,激發幼兒的創作靈感,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基于上述,本文中筆者就新時代幼兒美育工作的優化策略展開研究。
關鍵詞:幼兒美育;優化策略;以美育人
1幼兒園美育教學現狀
當前部分幼兒教師因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對于幼兒的教學簡單地只以“玩樂”為主,缺乏對于“美育教學”的正確認知,他們對于將信息技術引入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還有待提升,導致當前部分幼兒園對于幼兒的教育并不能取得很好地成果。因此,學校對于幼兒教師的培訓刻不容緩,應培養教師們善于利用“信息技術”并有效地將“美育教學”滲透進對于幼兒的教育中,這不僅可以帶動幼兒對于認知新事物的積極性和培養其興趣,還可以幫助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做好對于幼兒時期的教育,這不僅可以為國家培養更多更有用的人才,還可以為社會創造更加優秀的人才,同時也對幼兒們的未來良好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教師們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逐漸開展信息技術中“美育”教育,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夠有效地激發他們對于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教師們在對于幼兒們的教育中,不能單單以“啟蒙式”教育形式為主,應該積極地轉變新的思路接受新的教育模式,主動借助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讓幼兒們能夠在一個愉快地環境中快樂地學習,以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2以美育人——新時代幼兒美育工作的優化策略研究
2.1通過多樣化的版畫制作豐富游戲環節
教師需要結合游戲化教學的目標和版畫的多樣化制作方式,不斷豐富游戲的環節,引導幼兒在不同的環節中獲得思考與提升。這主要包括三個方向的基本路徑:第一是通過版畫制作的不同環節,豐富游戲的環節。木版畫、紙版畫等不同版畫種類,制作的環節是不一樣的。這種差異性的制作環節為游戲環節的設定提供了基礎,例如:在石版畫中,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幼兒基于不同石頭造型的對比,進行游戲化的設計,要求幼兒快速挑選造型獨特的石頭,并說出它們的特點;而在紙版畫中,造型更加強調幼兒的創造性,教師便可以通過主題的設定,引導幼兒在同一主題下進行想象。第二是根據版畫制作的過程,擴展和延伸游戲化的環節。例如:教學中所選擇的吹塑紙等簡單的版畫制作方式;教師還可以選擇泥版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版畫創作與游戲。泥板相比于吹塑紙而言雖然較為復雜,但是幼兒在版畫的制作中不僅可以通過泥版的形成認識泥土的化學變化過程,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刷技術,不僅游戲的內容獲得了擴展,游戲的形式也可以獲得擴展。第三是在區域活動中投放版畫制作的材料,可以根據版畫不同的材質,進行分類投放,在版畫游戲區內設置不同的內容區和材料區,在版畫游戲選擇的過程中,關注幼兒的興趣差異,來補充集體教學活動的不足,同時也為老師后續的教學活動提供游戲化課程的新思路。
2.2借助多媒體通過主題活動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
在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時,主題活動中的生活話題對幼兒來說有很強的吸引力,是幼兒園美術生活化教學的重要形式。在進行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去體會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給幼兒提供感知和認識美的機會,并幫助幼兒借助美術的形式展現自我,從此帶動幼兒將自身對美的感受融入到美術創作之中,同時體會到生活的美好。例如,在進行“我的家鄉”主題活動時,首先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幼兒展示家鄉的美麗的圖片,讓幼兒仔細欣賞、品味其中的特點,并用發言的形式,把自己的家鄉講述給大家聽。讓幼兒在欣賞了圖片后能根據主題的發揮,創作出屬于自己家鄉的繪畫作品。在這樣的主題活動下,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學到了繪畫技巧,同時還增加了幼兒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之情。
2.3積極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美育”教學水平
幼兒教師作為幼兒的啟蒙老師,對于幼兒的教育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教師是幼兒接觸社會的第一群體,對于幼兒的影響意義重大,幼兒教師的教育對于他們以后人格的塑造產生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幼兒教師應該積極提升自身信息技術水平,以實現對于幼兒的“美育”教學要求,應該嚴于律己,從自身做起,給幼兒的發展起到一個很好地榜樣學習的作用。教師們也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和良好地教育修養。比如,教師們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定期利用網絡資料進行自我學習,并不斷掌握“美育”教學方法、策略,以便可以更好地應用到幼兒們的身上。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將所學知識展現在幼兒的面前,培養其“美育”素養的提升。讓幼兒可以不斷地發現身邊的美,產生自我審美意識,以充實自我思想世界。根據“美育”和信息技術的雙重教學特點,將“美育”教育和信息技術的教學合理的安排,以實現其可行性。幼兒每天接觸的教師們身上散發出來的“美育”精神,可以很好地得到渲染,在每天的學習中充實自己,在快樂中茁壯成長。教師應當首先必須具備一些過硬的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和一些較高的教育能力,能夠形象地具有情感性和創造性地給幼兒們帶來一節生動的課堂,以便幼兒可以完成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啟蒙教育,身心得到健康成長。
結束語:
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作為新時代的幼兒教師,在對幼兒的美術教育方面要改變觀念,不斷創新,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美術素材,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幼兒在幼兒園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離不開生活,讓幼兒充分體會到生活經驗給美術活動帶來的影響,以此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熱愛美術。與此同時,家庭教育在幼兒的美術教育中也要發揮其作用,讓家庭和幼兒園充分配合幫助幼兒在生活中學到美術知識。
參考文獻:
[1]玲玲許.淺談幼兒美術教育教學的策略及其措施[J].教育研究,2019,2(3).
[2]張云亮.審美與立美——探索基于完整美育觀的幼兒美育[J].福建教育,2019,000(024):P.10-12.
[3]張丹.淺談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幼兒創造能力的培養[J].新絲路:上旬,2020,000(002):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