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縣級黨報深入基層、服務大眾,其作為黨報鏈條的末端,在媒體資源、技術、人才等方面與各大報無法比擬。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為縣級黨報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如何在新時期下謀得良性發展?值得思考。本文就融媒體時代縣級黨報面臨的困境展開探究,并針對性地提出應對策略,供行業參考。
關鍵詞:縣級黨報;融媒體時代;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D26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3-0199-02
“媒體融合”,廣義指一切媒介及其有關要素的結合、匯聚和融合。狹義指不同形態的媒體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媒體形態[1]。媒體融合的深入推進,為縣級黨報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縣級黨報如何順應時代趨勢實現向好發展是從業人員亟須思考的重要議題。
一、融媒體時代縣級黨報面臨的困境
(一)新媒體沖擊下的紙媒衰微困境
基于互聯網設備、設施和理念的持續進步,信息傳播形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類新興媒體悄然而生。新媒體由于內容的廣泛性、獲取的便利性及外觀的時尚性等優點深受大眾喜愛,為傳統紙媒帶來了巨大沖擊。相比以往紙媒“唯我獨尊”的良好態勢,有言論稱,“作為大眾傳媒的紙媒已形成了全球困境,隨著讀者規模的不斷萎縮,其在整體媒體的份額終將會退出25%的大眾傳媒基準線,衰落是不可避免的未來”[2]。
放眼當下,電子閱讀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甚至可以說是主要渠道。尤其是在年輕群體中,微信公眾號、微博等不僅是炙手可熱的社交平臺,更是其獲取資訊的有效渠道。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不少媒體已成功轉型,資訊類APP異軍突起,“人民日報”“新華社”“今日頭條”“騰訊新聞”等資訊類APP成為頗具代表性的新聞媒體客戶端。此外,隨著受眾對資訊表達方式偏好的轉變,短視頻迅速成為熱門的資訊傳遞方式,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休閑性短視頻APP迅猛發展,成為受眾參與娛樂和獲取資訊的重要渠道,許多有影響的主流媒體紛紛入駐抖音,一時成為潮流。
新媒體的出現和迅猛發展給紙媒的生存帶來考驗。截至目前,有不少曾經頗具影響力的紙媒宣布???。當下,對于以往占據大量市場份額的縣級黨報而言,也無法規避發展受阻的問題。
(二)信息傳播渠道增多,黨報地位動搖
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渠道多種多樣。為滿足大眾需求,各級黨委積極開拓黨報之外的新的媒體形式,以應對黨報在新形勢下宣傳力量不足、發聲渠道單一等問題。從地方電視臺到咨詢類彩信短信、地方新聞網、新聞APP,再到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抖音賬號等等,隨著時代的發展,地方新聞媒體與時俱進、不斷發展改變,開拓了多種多樣的信息傳播渠道,增強了官方宣傳的力度、深度和廣度,但與此同時也對黨報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三)信息推送的精準度和與受眾需求的契合度有待提升
融媒體時代,人們不再滿足于從單一的紙媒中獲取信息,而傾向于更多、更新穎的媒體形式。隨著媒體介質和渠道日益多樣化和便捷化,大眾對信息種類和信息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信息的時效性要求越來越強,要求媒體的視野更廣闊、信息傳遞更及時。此外,在海量的信息中,如何避免“信息泛濫”,如何保障信息推送更加精準,更加契合受眾需求,如何有針對性地面向受眾傳達信息,都是縣級黨報發展面臨的新考驗。
(四)存在技術與人才短板
作為黨報序列的末端,縣級黨報在媒體生存環境上有其自身的特點,在發展中大多面臨著技術與人才短缺的問題。縣級黨報往往生根于縣級城市,在技術與人才等方面沒有優勢,甚至面臨著人手不足的問題。此外,大量從業人員奔波于新聞第一線,少有余力進行生產轉變、技術革新等課題研究。
二、融媒體時代縣級黨報的發展對策
媒體融合是當今媒體發展的主要動向和必然趨勢,其雖建立在互聯網和信息數據化基礎之上,但并不表明紙媒就此走到盡頭。相反,紙媒獨有的優勢是媒體融合的重要力量源泉。黨報作為各級黨組織的機關報,歷史悠久,未來仍然大有作為。當下,黨報更應該積極融合轉型,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黨報、黨刊、黨臺、黨網等主流媒體必須緊跟時代,大膽運用新技術、新機制、新模式,加快融合發展步伐,實現宣傳效果的最大化和最優化”[3]。眼下,各級黨報正積極推進媒體融合,如人民日報、新華社等除了繼續發展傳統報紙外,官方APP、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抖音賬號等新媒體形式也應運而生,并成為大眾獲取資訊的重要渠道,可謂各地黨報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典范。
新形勢下,黨報未來大有可為。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相繼成立為縣級黨報的新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在融媒體中心的主導下,縣級黨報的資源更加豐富、素材更加齊全、人才整合更加合理。在媒體發展新的歷史時期,縣級黨報應積極借鑒新媒體發展的成果與經驗,適時進行自我調整和自我革新,與各類新媒體的發展形成合力。就縣級黨報而言,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發展。
(一)強化陣地意識,緊扣“黨的喉舌”主旋律
黨報必須牢固樹立陣地意識,始終堅持自身作為“黨的喉舌”的政治定位。無論媒體形式如何發展,黨報必須堅持自身政治立場,將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視為第一要務,堅守作為“黨的喉舌”的陣地。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強化政治素養,以更加堅定的政治信念和更加完善的理論素養武裝自己,抓住主旋律,堅守主陣地。
(二)掌握群眾需求,做好特色精品內容
縣級黨報面向基層群眾,在內容采編上應充分掌握群眾需求,做好特色精品內容,保障內容傳達與群眾需求的匹配度。具體來說,應注重政策的解讀與宣傳,將民生事務放在報道選取的首位,注重對老百姓喜聞樂道的事件進行追蹤報道。語言風格方面,縣級黨報應在確保精確的前提下注重親民性。
此外,縣級黨報應根據自身特點,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欄目,提升媒體影響力。比如,酉陽報開設了“酉州小議”欄目,針對當地的事件和現象進行言簡意賅的議論,收獲了不錯的社會效果。
酉陽作為重慶深度貧困縣,近年來,扎實抓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很多鄉村領導、駐村干部、幫扶聯系人和貧困戶將自己的朋友圈變成了“扶貧圈”,有的展示山村變化,有的記錄幫扶動態,有的介紹幫扶經驗,有的發布產業信息,有的發表心得體會……大家把主要精力聚焦在助推困難群眾脫貧致富上來,他們的朋友圈成為酉陽扶貧干部務實工作作風的窗口。酉陽報社關注到此現象后,決定開設“扶貧圈”專欄,對朋友圈有關扶貧方面的圖片、文字、視頻進行收集、篩選和整理,然后展示給廣大讀者,為酉陽的脫貧攻堅工作鼓與呼,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脫貧攻堅工作中來。從朋友圈到“扶貧圈”,不是簡單的內容搬家,而是體現了新聞人的獨特視覺和審美價值,體現了主流媒體加強輿論引導的另一戰場。像這樣的新聞,老百姓喜聞樂見。
(三)順應時代趨勢,強化內容和版式的科學性與創新性
媒體融合發展的背景下,黨報必須順應時代趨勢,尋找與時俱進的出口。在內容選取上,應與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數字新聞網等配合協調、融合發展;應充分發揮紙媒長處,形成紙媒與新媒體的協調并進和良好競爭機制,進而形成媒體融合發展合力。在版式編排上,應積極借鑒新媒體的長處,提升閱讀界面新穎性;應充分運用大數據,利用信息技術實現版式創新[4],進而提升報紙的可讀性和從業人員的工作效率。
以酉陽報“扶貧圈”為例,酉陽報社在實施這一欄目編采的過程中,充分運用了消息、圖片、小通訊、短評等形式,并且在新媒體平臺“酉名堂”“酉州城事”同步推送相關報道。要求記者盡量還原朋友圈發布者的特點,用精簡的文字、俏皮的語言、精美的圖片把滿滿正能量的文圖呈現在受眾面前。報紙版面設計方面著重突出朋友圈的特點,用朋友圈作為底色和背景,將朋友圈截圖以及受訪者圖片靈活組合編排,起到了為文字畫龍點睛、增色添彩的效果。
(四)抓實人才工作,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
縣級黨報植根縣級城市,其發展環境中大多面臨著技術與人才短缺的問題。對此,縣級黨報可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人才的選拔、激勵和培養,打造更專業、更優良的人才隊伍。具體做法有:提高人才待遇,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加強人才培養,在實踐中培育與時俱進的優秀人才;完善人才激勵機制,調動從業人員積極性??赏ㄟ^設置各類創新獎、學習獎等,使從業人員主動提升業務能力,積極與時俱進,創新工作方法。比如,酉陽報每周一召開編采例會,會議內容之一就是“周一大講壇”,每位編采人員按照“每周講課表”的安排,輪流講課,分享自己最近的學習心得和編采經驗。年終根據學習交流情況,對學習突出的人員進行加分獎勵,納入年度考察考核。這種交流學習與鼓勵獎勵機制的運行形成了良好效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結語
融媒體時代,縣級黨報擔負著重要使命,面臨著不小的生存壓力。要想長遠向好發展,除開拓多種信息傳播形式外,須不斷總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經驗,對癥施策,大膽轉型革新,進一步推進媒體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 廣播影視業務教育培訓叢書編寫組.廣播電視基礎知識[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6:139.
[2] 欒軼玫.融媒體傳播[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4:127.
[3] 習近平: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共同思想基礎[DB/OL].新華網,http:// 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1/25/ c_1124044208.htm,2019-01-25.
[4] 馮軒.大數據時代主流紙媒的融媒體發展路徑探析[J].新媒體研究,2018(23):82.
作者簡介:冉偉男(1981—),男,重慶酉陽人,本科,助理編輯,研究方向:報紙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