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摘要:目的:研究舒適化護理對抑郁癥患者護理滿意度和病情的影響。方法:針對入院的時間是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之間我院中收治的抑郁癥患者,通過隨機選擇的方式,來對患者進行篩選工作,并將其中部分患者抽取到本次的臨床試驗之中,患者的總數為56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模式,實驗組患者實施舒適化護理,對比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發生感染的護理滿意度和焦慮與抑郁的評分。結果:此次試驗的相關結果表示,實驗組中患者發生感染的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且p<0.05。結論:對于抑郁癥患者采取舒適化的護理模式,不僅能夠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還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有著非常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舒適化護理;抑郁癥;護理滿意度;治療效果
抑郁癥的在臨床上又被稱為抑郁障礙,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持續的心情不佳[1]。另外,患者還可能會出現郁悶、情緒低落、悶悶不樂、自卑自閉等情緒,發展到后期,患者還可能會表現出傷心欲絕或者是產生厭世心理,若情況嚴重,患者還可能會出現自殺或傷害別人的行為[2]。基于此,文章討論了舒適化護理對抑郁癥患者護理滿意度和病情的影響,相關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之后,每組中有28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模式,實驗組患者實施舒適化護理,在實驗組中相關的基礎資料主要包含了,年齡范圍在51到75歲之間,而平均的年齡在(65.12±3.94)歲之間,男:女的比例為15:13,在對照組中相關的基礎資料主要包含了,患者的年齡52到79歲之間,而平均的年齡在(67.51±3.13)歲之間,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17:11,分析兩組中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幾個方面的數據因素能夠發現,其數據不存在差異性統計學意義。
1.2組間中的納入和排除方面的標準
1.2.1組間中的納入標準:(1)患者的家屬都是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參與到試驗中來的;(2)患者符合抑郁癥的診斷標準;(3)此次試驗為倫理委員會同意的前提之下開展的。
1.2.2組間中的排除標準:(1)患者在肝功能、腎功能、心臟方面都存在著異常;(2)患者存在精神方面的疾病(3)患者無法積極的配合調研。
1.3方法
對照組:對本組患者采取常規的護理模式,也就是應用常規的指導,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
實驗組:對本組患者采取舒適化護理,保證病房整體的干凈和安靜,讓患者能夠安靜的休息,提高治療和護理整體的依從性,盡量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制定出個性化護理方案,如果患者產生了不良的心態和情緒,需要采取相應的心理疏導和糾正,讓患者對病情報以積極的心態,盡量減少患者的負面情緒,及時的糾正患者出現的負性思維。與此同時,開展相關的活動,積極的鼓勵患者之間多進行溝通,分享自己相關的治療經歷,緩解患者的抑郁情緒,加強患者在治療期間的配合度。
1.4相關的實驗指標
對于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中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度為非常滿意、滿意概率之和。再比較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患者護理前后SAS(焦慮)及SDS(抑郁)評分中以國際精神病量表評價中有關焦慮和抑郁的相關條目為患者測評,總分值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慮和抑郁越嚴重。
1.5文章中采取的應用的統計學計算與應用的方式
PSS22.0軟件進行t、x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實驗組中的患者與對照組在患者護理之后滿意度的對比
實驗組中的患者與對照組在患者治療后的有效率的對比,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具備統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具體如表1所示。
3 討論
通常情況下,如果病情輕微,患者能夠進行自我調節,但是絕大部分的患者的病情都會越來越嚴重,對于正常的生活造成影響。因此,需要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模式是非常重要的[3]。
此次試驗結果表明:實驗組中患者發生感染的護理滿意度和焦慮與抑郁的評分要優于對照組,而且差異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且p<0.05。
綜上所述,通過文章的相關研究成果顯示,采用舒適化護理方式相比于常規護理模式,更加適合用在護理抑郁癥患者中,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還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比較高的臨床運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偉,王瑩瑩,謝守付.敘事護理對老年抑郁癥患者康復效果的研究[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20,31(10):1264-1265.
[2]李巍.認知性心理護理應用于老年抑郁癥患者中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28):128-129.
[3]黃松幼,蒙鳳姬,王育紅等.護理干預對老年抑郁癥患者生活質量和療效的作用[J].吉林醫學,2020,41(09):2272-2273.
(內蒙古第三醫院 老年二科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01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