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方靜
游戲教學是小學體育學科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游戲教學更加貼近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符合現階段小學生喜歡做游戲的特點,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小學體育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身體,增強他們的抵抗力,還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團隊意識,為學生今后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對此進行闡述與分析。
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具有極強的好勝心理、好奇心理,活潑、好動、喜歡做游戲是此年齡段學生的基本特點。在教學中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還能使學生的身心更加舒暢,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實際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趣味性游戲融入體育教學中,極大程度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增添了體育教學的實效性,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 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優勢
小學教學之所以增加體育這門學科,是因為體育教學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運動還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為緊張的學習生活增添一絲輕松感,排除學習為學生帶來的壓力。但就目前的體育教學來看,教師過于注重講解體育基礎知識,學生對體育動作的理解卻停留在表面上,這種方式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錯誤的體育動作還會傷害學生的身體,大大降低學生對體育學科的興趣。而將趣味游戲融入體育教學中,不僅體現出體育游戲是體育鍛煉的一種,還能讓學生以游戲的形式中獲取相應的體育知識點,體育游戲具有的趣味性能滿足現階段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游戲中的故事情節,能讓學生更好的了解游戲規則,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并且體育游戲具有的競爭性,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好勝心理,這種好勝心還會驅使每名學生都想得到比賽的優勝者,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團隊精神、團隊意識,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 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2.1 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傳統體育教學中,教師認為跑跑步、打打球就是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教學內容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此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感受到教學的枯燥性,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發揮出體育教學的真實意義。為此,在開展體育活動時,教師要將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通過將游戲教學融入體育學科中,并創設相應的游戲情境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都有著比較強的好勝心與好奇心,教師此時就可以以一些吸引他們的新鮮事物為出發點,將游戲情境與新穎有趣的游戲教學結合到一起。通過多樣化、趣味性極強的游戲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玩游戲,在做游戲中學習知識,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游戲之中。
例如,在進行障礙跑體育運動學習時,傳統意義上的障礙跑訓練只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趣,為了增添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采用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故事情境,讓學生在此情境中開展跑步練習,以此提高學生的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教學活動開展前,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抗日時期”的故事情境,每名學生都是八路軍的小通訊員,現在有一件重要的文件要穿過敵人的包圍圈,送到小隊長手中。教師:“小隊員們,現在你們手中是一封重要的雞毛信,我們要通過敵人的包圍圈,將重要信息送到小隊長手中,你們有自信送到嗎?”學生此時的參與興趣已經完全被調動起來,每名學生都表現得躍躍欲試。接下來,教師向學生講解此游戲的參與規則,并開展“送雞毛信”的障礙跑活動。此方式不僅有效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還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2.2 合理設計體育游戲活動
合理、有效的體育游戲活動更容易在激發學生參與興趣的同時,讓學生以輕松愉悅的心情來學習相關的體育技巧、體育知識。為此,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前,教師就一定要跟學生講解游戲的名稱、游戲的規則、怎樣開展游戲等等,為了讓學生更深入了解游戲規則,教師也可通過用自己的肢體動作直觀地展示到學生面前,或者教師也可采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歌曲、繞口令讓學生了解活動規則。在設計體育游戲方面上,教師設計的體育游戲必須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與此同時教師還要考慮到游戲不能太過激烈,防止學生過分消耗自己的體能,使學生能在做游戲的過程中掌握體育理論知識。
例如,本課的學習內容為“長跑”,為了增添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設計一些與“跑步”相關的小游戲,如,搬運競賽、鵲橋相會、兩人三足等游戲,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降低長跑訓練方面的強度,游戲內容不僅要突出體育游戲的趣味性,還要將長跑理論知識灌貫穿其中。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搬運競賽”游戲活動,教師將學生分為4個小組,以接力的方式進行比賽,教師讓一名學生搬運足球由A點到B點,并從B點返回到A點,之后讓下一名學生繼續搬運。教師設計的奔跑長度也不能過遠,可設置為A點到B點的距離為30米,此距離不僅不會讓學生感到疲勞,還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身體,在規定時間內搬運數量最多的那一組,教師還要給予相應的鼓勵。此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樹立自己的自信心,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團隊意識。并且在完成長跑訓練的基礎上,合理適當的體育運動能保證學生在不浪費多余體力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3 合理的選擇體育游戲
體育游戲的種類繁多,游戲內容具有趣味性的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身體,有利于學生今后身心健康的發展。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注意游戲活動的選擇,教師必須要根據每個學生的身體狀況開展不同類型的游戲活動。如,對于體力好、運動細胞強的學生,教師開展的游戲難度可以稍微加強,既鍛煉學生的身體,還能讓學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性。而對于體力差、不喜歡運動的學生,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主要以趣味性高、難度系數低為主,此方式不僅能調動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還能在游戲中讓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一定要在游戲的過程中時刻注意學生的安全問題,防止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因為太過于投入而受到不必要的傷害。當遇到違反游戲規則的學生時,教師也需要在第一時間及時制止,并向學生講解正確的游戲規則。
例如,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可根據班級學生的身體情況合理選擇體育游戲,通過體能上的訓練,教師明顯發現班級中男同學在體力與體能方面明顯高于女同學。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根據男同學的體能特點,可逐漸加強體育訓練的難度,讓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感受到來自體育學科的魅力。而對女同學來說,適當的體育運動既能滿足體能上的訓練,又能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在進行體育游戲“二人三足”時,教師制定的游戲規則,可增強男同學的游戲難度,降低女同學的游戲難度。如,男同學的奔跑長度為100米,女同學的奔跑長度為50米等。在活動中體育教師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活動表現,當學生出現困惑時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教師也要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在引導學生做體育訓練的同時,盡可能的根據自己的經驗幫助學生規避運動中的風險,幫助學生以一個輕松且愉悅的心情進行體育運動。
3 結論
綜上所述,將趣味游戲融入體育學科中,不僅能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還能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學生以一個輕松愉悅的心情參與體育活動,在游戲中不斷鍛煉自己的身體素質。趣味游戲還能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清鎮市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