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燾
1 高中體育教學中限制學生主動參與的問題
1.1 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體育活動要求學生付出一定的汗水,持續突破自己的身體機能,以實現體育鍛煉這個目標,老師在高中體育活動當中,缺少應有的創新意識,僅會借助任務式的命令來讓學生去跑步,而體育課程相關的安排卻少之又少,一周內體育課程的課時本就較少,這時如果讓學生突然去跑步,對部分沒有形成日常鍛煉的學生而言,極易出現“岔氣”的情況,如果長時間面對這樣的體育任務,學生便會開始對其出現抵觸心理,自然無法主動參加到活動中來。
1.2 教學中理論講述的缺失
在高中體育課堂活動當中,老師太過重視課上所取得的運動成果,很多學生并不知道為什么要做這個運動,自然也就缺少該有的體育精神,在心理方面對運動的抵觸無法得到改變,在碰到一些小問題后便會萌生出退縮的心理,體育活動當中應付了事只想要早點去休息,再加上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壓力,使得學生在體育鍛煉期間顯得心不在焉,老師太過集中化的教學,學生很難有機會展現出自己在體育方面所具有的優勢。總的來說,男同學的體育成績要高于女同學,處在體育劣勢的學生很難有展現自己的機會,自然體育能力也就是變得良莠不齊。
1.3 高中生對體育運動不夠重視
體育訓練可以強健學生的體魄,讓本就疲倦的身體能夠得到休息,讓其以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學習與工作當中。但是,對于體育運動而言,部分高中學生總是帶著疲倦,其覺得高中階段的學習,最為關鍵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大部分高中生基本上除去吃飯與睡覺,把時間運用到學習上,以至于認為參加體育訓練就只是在消耗時間,但不知道的是,體育訓練和學習效率間所存在的密切聯系;部分高中生對體育訓練有著畏懼感,總覺得自己難以完成老師所布置的體育任務僅是應付了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習效率。
2 高中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性的有效措施
2.1 彰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以往的高中體育教學當中,老師通常都會把一堂課的內容所事先安排,然而學生只可以被動的去聽取老師所下達的安排,自身所具有的主體性無法得到發揮。為了持續提高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中的主動參與度,就需要把學生在課上的主體地位做相應的突顯,才可以讓學生更為主動的參加到體育課程的學習當中。例如,老師在讓學生做跑步訓練期間,應該摒棄以往的教學觀念,在鍛煉期間為學生設計部分競賽類的環節,競賽的內容通常將跑步作為主要內容,把班里的學生分為多個小組,讓各個小組間展開競賽,接著就學生實際的鍛煉情況來客觀性的評估,對競賽排名前幾位的學生應在行為上進行表揚與鼓勵,能夠使這部分學生有更多自主活動的時間,讓其在進行跑步鍛煉當中能夠擁有更多的動力。
2.2 對高中體育教學的方式進行改革
體育教學的方式對學生主動參加到體育訓練當中也是非常關鍵的。以往的高中體育課程教學,大部分老師都是由演示性的教學方式開始課程教學,然后進行 后續的體育教學,借助自己的演示再加上部分簡單的動作講述,就要學生全然復制所作的體育動作,進而完成相關課程內容的學習。這樣導致高中體育教學缺少生動性與趣味性,最后造成學生在體育課程的學習當中沒有熱情與樂趣。因此,老師應該持續對高中體育課程的教學實施改革,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借助不同的搭配與組合來進行更為高效的體育教學,在對體育課程教學實施改革時,務必要從學生這個角度著手,結合學生所具有的特征,運用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方式來開展教學,進而讓學生在體育課程教學當中得到更多的收獲,以至于喜歡上體育課,想要主動參加到體育課程的教學活動當中。
2.3 優化體育課堂,踐行多元化評價
在之前的高中體育教學當中,老師對學生的進步與存在的問題都極少給予相應的評價,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互動也相對較少,為了能夠達成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老師需要由多個角度來對學生在體育課程學習當中的參與情況做合理性的評價。比如,在講述有關健美操的知識時,老師需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呈現自己的成果,每個小組存在的關系就是競爭關系,在每個小組都完成展現之后,老師應整理雙方學生所提出的評價意見,其中包含源自競爭對手間的評價與源自小組成員給予的鼓勵這些,老師整理學生的意見以及呈現成果,然后對各個小組做最終的評價,讓高中生能夠對體育運動重拾信心,主動參加到健美操的鍛煉當中,體會健美操所具有的魅力,用舞蹈的形式來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給女生參加體育課堂探索出了一條新的道路。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體育教學有著兩面性,老師在體育課程的教學當中不只需要提升學生的參與度,還可以激起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期間,能夠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所存在的距離,以實現強健體魄、綜合發展的教學目標。因此,體育老師在體育課程教學當中有著非常重要地位,應依據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來采取相應的措施,推動學生更為全面的發展。
(作者單位:永康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