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諾
基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指示精神的引導,本研究對高校網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進行探討。旨在于合理開發網球課程資源,實現課內與課外教學活動的有機結合,通過豐富教學內容、增添網球比賽、營造高校網球氛圍等方法來促進高校網球課程的建設,提高學生參與網球活動的積極性,進而達成增強高校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其終身體育思想的目的。
“課內外一體化”主要涉及兩個部分:“課內”和“課外”,“課內”是“課外”的基礎,“課外”完善“課內”。“課內外一體化”是在進行課內教學的基礎上,與課外教學活動相結合,共同完成課程的教學目標,為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培養終身體育的形成。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1 高校網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現狀
1.1 高校網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方式單一
網球課程的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結合的。目前,我國高校網球課主要是以技術掌握為主,教學內容主要是網球站姿、握拍、擊球等教學為主。然而網球是一項對技術要求較高的運動,主要體現在一些細節方面,需要學生不斷的練習才能掌握,但是高校網球教師通常使用演示法和講解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仍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導致學生后期對于網球的練習積極性不高。
1.2 高校網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基礎設施不完善
網球運動對于場地的要求較高,一塊標準的網球場地長23.77米,雙打寬度10.97米。同時,網球課程的硬件設備也決定著網球課程的教學質量。然而,在我國高校開展的網球課程中,常出現場地不足,不能夠滿足學生們參與練習的問題。在網球課上,學生即使學習了網球課程的內容,也常常被沒有足夠的場地進行練習所限制,極大的影響了網球課程的教學效果。
1.3 高校網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師隊伍專業度不高
由于學生大多數是之前從未接觸過網球運動的,僅僅是從觀看網球比賽或網絡所了解的,所以需要專業的教師隊伍。由于網球運動在我國起步較晚,高校缺乏專業的網球教師人才。一些高校網球教師并非網球專業出身,依靠后期對網球的練習才擔任網球教師。而一些教師雖然是網球運動出身,但是由于教學時間短,缺乏對高校學生教學的經驗,導致高校網球課程中學生參與度不高等結果。
2 高校網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2.1 高校網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相結合
“課內外一體化”是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的,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應將課內與課外之間統籌兼顧,這樣才能最大的發揮“課內外一體化”的優勢及作用。因此,應充分發揮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并且將課外指導通過有組織、有目的的方式納入到體育教學體系中來。在網球教學的課內,可將學生按照技能水平進行分組教學,做到區別對待;在練習中,可采用異質分組進行練習。而在課外,則完全打破課內的教學模式,練習的時間、內容等均由學生自主分配,將網球課堂內的內容延續到課外,使得課內的網球內容在課外得到延續。同時,各高校也可以開展網球社團,通過群體效應使每個學生都能更好的發展。
2.2 借助信息化技術,構建網球課內外一體化平臺
在高校網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中,也可借助信息化技術。網球課內外一體化平臺的構建,可以將網球課程的教學內容集合整理,構成課內與課外、線上與線下雙重的教學模式。教師可通過微信、QQ等APP將網球理論內容等資源以PPT的形式分享給學生;教師也可錄制一些網球技術動作的講解,通過微課、慕課等與學生們分享。學生們收到教師們分享的教學資源后,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將網球課內教師所講解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學習,為實現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2.3 通過舉辦校園網球比賽來營造良好的網球氛圍
校園網球比賽作為網球課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既能營造良好的校園網球氛圍,散發獨特的魅力,又能夠使學生們參與到網球運動中來,吸引學生自主鍛煉,增強學生們對網球的喜愛,這對培養學生們終身體育的觀念具有重要的意義及作用。網球比賽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其競爭性,如果一項運動缺乏競爭性,就會缺少活力,就會降低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因此,各高校應積極開展校園網球比賽,同時也可舉辦校際網球聯賽,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
3 結語
高校網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能夠有效“延長”課內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課上的內容轉移到課外,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同時能夠凸顯出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豐富高校的體育文化。如今,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逐步下降,尋找新的教學方法勢在必行。高校網球“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不斷優化,才能夠有效的提升現階段高校學生身體素質問題。
基金項目:2017年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L17BTY
006)。
(作者單位:沈陽工程學院)